-
公开(公告)号:CN101565262A
公开(公告)日:2009-10-28
申请号:CN200910052495.1
申请日:2009-06-0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联合预处理提高污泥破解效果并强化后续厌氧消化的方法。具体步骤为: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沉池产生的剩余污泥经过重力沉降浓缩后,送入超声波反应器中进行超声波辐照,并投加NaOH。经超声波和NaOH的共同作用后,送入污泥厌氧消化反应器中进行后续的中温厌氧消化;消化产生的沼气经过气体收集装置进行收集和测定甲烷产量。本发明首次将超声波和NaOH联合用于污泥处理,经处理后污泥液相中的溶解性COD浓度提高了约52倍,产甲烷量提高了40.6%。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超声波能耗较高应用受到限制的问题。本发明适用于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处理,针对不同规模的污水处理厂,需在污水处理厂现有的处理设施上做相应改造即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549933A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910051854.1
申请日:2009-05-22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 上海建瓴建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主要包括池体,池体上部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池体下部为活性污泥区,上部为轻质滤料区,进水管与池体下部的活性污泥区连通,出水管设在滤料区上方。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体现在:复合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将厌氧活性污泥法和厌氧生物膜法相结合,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出水水质好;复合厌氧生物处理装置上层填充轻质滤料,起到良好过滤作用,可防止污泥流失,降低出水悬浮固体浓度;复合厌氧生物处理装置占地面积小、无动力消耗,操作简单、管理方便,满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1251473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810035364.8
申请日:2008-03-28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微生物活性检测方法,包括人工湿地微生物取样、培养、萃取、测定和计算的基本步骤,本发明采用碘硝基四氮唑作为电子受体,基于INT的强电子亲和性取消除氧步骤,培养时间为2h,以乙醇为萃取剂常温提取微生物细胞内的INTF。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体现在:INT的电子亲和力大,与氧竞争电子能力强,并可用于检测人工湿地系统中好氧、厌氧及反硝化脱氮微生物的电子传递体系活性,在常温条件下完成萃取过程,避免了高温产生的萃取不完全、萃取剂蒸发等问题;将微生物干重直接测定法与微生物电子传递活性检测过程相结合,避免了因基质和植物根际生物量不同和取样不均而导致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2910740B
公开(公告)日:2014-05-21
申请号:CN201210447435.1
申请日:2012-11-09
Applicant: 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复合炉渣填料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强化反硝化处理高硝氮污染水体,该处理系统包括一构筑物,构筑物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管及出水管,构筑物内部从前到后分为蓄水区、布水区、处理区及集水区,布水区与集水区内的基质均为卵石填料,处理区包括由上到下的腐殖土层和填料层,腐殖土层栽植植物,填料层内的基质为有机复合炉渣填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需要额外投加碳源,运行管理简单,建设运行成本低,本发明对硝氮的去除能力强,出水水质好,在冬季低碳源的情况下也能保证一定的硝氮去除率,在夏季有一定碳源的情况下即能达到50%以上的去除率,并随着进水碳源的增加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3537189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210244876.1
申请日:2012-07-16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臭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设有阳极颗粒物和阴极颗粒物,阳极颗粒物与阴极颗粒物按照1:1—5混合设置在壳体内,阳极颗粒物和阴极颗粒物总体积占壳体内腔体积的50-95%。本发明为一种微观电动力高效除臭填料,阳极填料材料可以为铁屑及其他金属材料,阴极填料材料为颗粒活性炭、陶瓷及矿石材料。两种填料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后,可以在其内部形成无数个微观原电池,从而依靠内部电子的不断移动形成电动力作用。阳极及阴极材料以集成化填料的形式结合成一体。该填料可使用于生物除臭工艺的场合,也可作为电离、化学洗涤除臭和吸附除臭工艺的填料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520972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210233037.X
申请日:2012-07-06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处理的滤布滤池,池体由原水区、过滤清水区、出水区、储泥槽及进水管、出水管、排泥管等组成,过滤主体设备滤芯由滤布、中心管、滤布支架、滤芯法兰、法兰垫片、法兰卡箍等组成,反冲洗设备主要由抽吸水泵、抽吸盘、吸泥干管、吸泥支管及行车框架等组成。原水区位于过滤清水区上方,二者之间由PVC板及不锈钢板相隔;滤芯上端仅有中心管进水口与原水区相通,滤芯法兰顶端与PVC板顶端水平;中心管具有导流及反冲洗时将滤芯底部沉积物抽出的双重作用;抽吸盘的吸口四周设防护边并安装弹性密封圈。本发明的新型滤布滤池较其他滤布滤池的最大优势是同时具备水下无动力设备、反冲洗不接触滤布、阀门数量少三大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408178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010289929.2
申请日:2010-09-2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C02F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深度脱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浓缩污泥用酸调节pH值到2.5~3.5;b.加铁盐,加H2O2或过氧乙酸后快速搅拌;c.加骨架材料,将污泥pH值调至6.8~7.2;d.污泥脱水。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用药剂便宜易得,污泥经调理后得到一定程度的稳定,病原菌得到杀灭,同时除掉污泥的恶臭,有利于污泥的后续处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344222A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1010240579.0
申请日:2010-07-29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 上海斯美市政工程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防控活性污泥膨胀功能的氧化沟工艺,其特征在于污水首先进入厌氧区,在厌氧区内与预缺氧区输出的污泥进行混合反应,厌氧区输出的混合液进入氧化沟,混合液在氧化沟发生反应后通过氧化沟出流通道进入二进沉池进行泥水分离,二沉池产生的上清液从出水口出水,二沉池产生的一部分污泥回流进入预浓缩池,剩余污泥排出系统外,预浓缩池底部形成的高浓度污泥输送至预缺氧池,在预浓缩池上部形成的上清液通过上清液输送管道送至氧化沟出流通道与氧化沟出流混合后进入二沉池。该工艺不仅能够在系统内维持高污泥浓度,显著提高污染物去除速率,而且可以有效防控氧化沟常见的活性污泥膨胀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838262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110169395.4
申请日:2011-06-22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厌氧消化的化学强化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污泥中投加高铁酸盐生产废液,并且控制污泥pH值不超过11;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将污泥投加到厌氧消化系统进行中温厌氧消化。本发明预处理后污泥的厌氧消化产气量比未经处理原污泥厌氧消化产气量提高60%以上。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提高污泥厌氧消化效率的同时,解决了高铁酸盐生产废液的处理与处置问题,避免因排放而对环境和公众健康产生的危害,实现了高铁酸盐生产废液的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508643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310436349.5
申请日:2013-09-24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污泥和餐厨垃圾的处理装置及其方法,该装置包括均质浆化处理装置、污水污泥预处理装置以及餐厨垃圾预处理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使用餐厨垃圾预处理装置对餐厨垃圾进行预处理并调节含水率;二、将经污水污泥预处理装置预处理的脱水泥饼和经步骤一处理后的餐厨垃圾按比例混合,进入均质浆化处理反应器进行均质浆化处理后成为产酸相进料;三、将产酸相进料加入产酸相反应器,进行水解和酸化后成为产酸相出泥;四、将产酸相出泥加入产甲烷相反应器中,进行厌氧发酵产生甲烷。本发明的污水污泥和餐厨垃圾的处理装置及其方法,有效解决了两者各自单独处理所存在的问题,具有更高的甲烷产量和有机物降解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