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控活性污泥膨胀功能的氧化沟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344222B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010240579.0

    申请日:2010-07-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防控活性污泥膨胀功能的氧化沟工艺,其特征在于污水首先进入厌氧区,在厌氧区内与预缺氧区输出的污泥进行混合反应,厌氧区输出的混合液进入氧化沟,混合液在氧化沟发生反应后通过氧化沟出流通道进入二进沉池进行泥水分离,二沉池产生的上清液从出水口出水,二沉池产生的一部分污泥回流进入预浓缩池,剩余污泥排出系统外,预浓缩池底部形成的高浓度污泥输送至预缺氧池,在预浓缩池上部形成的上清液通过上清液输送管道送至氧化沟出流通道与氧化沟出流混合后进入二沉池。该工艺不仅能够在系统内维持高污泥浓度,显著提高污染物去除速率,而且可以有效防控氧化沟常见的活性污泥膨胀难题。

    一种具有防控活性污泥膨胀功能的氧化沟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344222A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1010240579.0

    申请日:2010-07-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防控活性污泥膨胀功能的氧化沟工艺,其特征在于污水首先进入厌氧区,在厌氧区内与预缺氧区输出的污泥进行混合反应,厌氧区输出的混合液进入氧化沟,混合液在氧化沟发生反应后通过氧化沟出流通道进入二进沉池进行泥水分离,二沉池产生的上清液从出水口出水,二沉池产生的一部分污泥回流进入预浓缩池,剩余污泥排出系统外,预浓缩池底部形成的高浓度污泥输送至预缺氧池,在预浓缩池上部形成的上清液通过上清液输送管道送至氧化沟出流通道与氧化沟出流混合后进入二沉池。该工艺不仅能够在系统内维持高污泥浓度,显著提高污染物去除速率,而且可以有效防控氧化沟常见的活性污泥膨胀难题。

    一种具有防控活性污泥膨胀功能的氧化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1770582U

    公开(公告)日:2011-03-23

    申请号:CN201020276033.6

    申请日:2010-07-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防控活性污泥膨胀功能的氧化沟系统,包括厌氧区,其特征在于厌氧区的第一输入端与系统进水端连通,厌氧区的第二输入端与预缺氧区的输出端连通,厌氧区的输出端与氧化沟的输入端连通,氧化沟的输出端通过氧化沟出流通道与二沉池的输入端连通,二沉池上部设有出水口,二沉池底部设有出泥端,二沉池的出水口与系统出水端连通,二沉池的出泥端通过污泥回流管道与预浓缩池的输入端连通,预浓缩池底部设有污泥输出端,该污泥输出端通过污泥管道与预缺氧区的输入端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不仅能够在系统内维持高污泥浓度,显著提高污染物去除速率,而且可以有效防控氧化沟常见的活性污泥膨胀难题。

    一种污泥深度脱水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08651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310412761.3

    申请日:2013-0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泥深度脱水系统及方法,属于污泥处置技术领域。所述污泥深度脱水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污泥浓缩机房、污泥调理池、污泥脱水机房、污泥焚烧炉以及飞灰储仓,其中,所述飞灰储仓与所述污泥调理池连通。在采用上述污泥深度脱水系统所进行的污泥深度脱水方法中,将焚烧飞灰作为污泥化学调理助剂循环投入到污泥调理池中,以此减少污泥化学调理药剂的投加量,同时又充分利用了焚烧飞灰的有效成分,避免了污泥焚烧飞灰的排放对环境和公众健康所产生的危害,实现了污泥焚烧飞灰的资源化利用,降低了污泥处理过程对外部环境的污染。

    一种污泥厌氧消化的化学强化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38262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110169395.4

    申请日:2011-0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厌氧消化的化学强化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污泥中投加高铁酸盐生产废液,并且控制污泥pH值不超过11;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将污泥投加到厌氧消化系统进行中温厌氧消化。本发明预处理后污泥的厌氧消化产气量比未经处理原污泥厌氧消化产气量提高60%以上。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提高污泥厌氧消化效率的同时,解决了高铁酸盐生产废液的处理与处置问题,避免因排放而对环境和公众健康产生的危害,实现了高铁酸盐生产废液的资源化利用。

    一种电解制备高铁酸钾的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3078A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910196136.3

    申请日:2009-09-22

    Abstract: 本发明属水处理药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解制备高铁酸盐的装置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以平板式电解槽为基础进行高铁酸盐的制备,向阳极电解液NaOH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过碳酸钠,并以小孔径的聚偏氟乙烯膜(PVDF)为隔膜隔开阳极、阴极电解液;通过这些改进,再控制适当的反应电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可有效制得高浓度高铁酸钠溶液。再加入氢氧化钾,制备得高铁酸钾。本发明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适合于大规模生产高铁酸盐。

    一种污泥厌氧消化的化学强化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38262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110169395.4

    申请日:2011-0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厌氧消化的化学强化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污泥中投加高铁酸盐生产废液,并且控制污泥pH值不超过11;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将污泥投加到厌氧消化系统进行中温厌氧消化。本发明预处理后污泥的厌氧消化产气量比未经处理原污泥厌氧消化产气量提高60%以上。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提高污泥厌氧消化效率的同时,解决了高铁酸盐生产废液的处理与处置问题,避免因排放而对环境和公众健康产生的危害,实现了高铁酸盐生产废液的资源化利用。

    一种污泥深度脱水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08651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12761.3

    申请日:2013-0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泥深度脱水系统及方法,属于污泥处置技术领域。所述污泥深度脱水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污泥浓缩机房、污泥调理池、污泥脱水机房、污泥焚烧炉以及飞灰储仓,其中,所述飞灰储仓与所述污泥调理池连通。在采用上述污泥深度脱水系统所进行的污泥深度脱水方法中,将焚烧飞灰作为污泥化学调理助剂循环投入到污泥调理池中,以此减少污泥化学调理药剂的投加量,同时又充分利用了焚烧飞灰的有效成分,避免了污泥焚烧飞灰的排放对环境和公众健康所产生的危害,实现了污泥焚烧飞灰的资源化利用,降低了污泥处理过程对外部环境的污染。

    一种电解制备高铁酸钾的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3078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0910196136.3

    申请日:2009-09-22

    Abstract: 本发明属水处理药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解制备高铁酸盐的装置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以平板式电解槽为基础进行高铁酸盐的制备,向阳极电解液NaOH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过碳酸钠,并以小孔径的聚偏氟乙烯膜(PVDF)为隔膜隔开阳极、阴极电解液;通过这些改进,再控制适当的反应电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可有效制得高浓度高铁酸钠溶液。再加入氢氧化钾,制备得高铁酸钾。本发明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适合于大规模生产高铁酸盐。

    一种污泥深度脱水的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08178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010289929.2

    申请日:2010-09-21

    Inventor: 王国华 孙晓 张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深度脱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浓缩污泥用酸调节pH值到2.5~3.5;b.加铁盐,加H2O2或过氧乙酸后快速搅拌;c.加骨架材料,将污泥pH值调至6.8~7.2;d.污泥脱水。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用药剂便宜易得,污泥经调理后得到一定程度的稳定,病原菌得到杀灭,同时除掉污泥的恶臭,有利于污泥的后续处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