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46474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35507.6
申请日:2016-11-23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泵辅助污泥生物干化装置,包括滚筒生物干化装置和除湿热泵,所述滚筒生物干化装置包括滚筒发酵罐,滚筒发酵罐与进料侧封盖、出料侧封盖组成了一个密闭的发酵空间,干热空气从进风管进入滚筒发酵罐,与污泥表面接触,向污泥提供发酵所需氧气并带走蒸发出的水蒸气;湿热空气从引风管排出;所述湿热空气经除湿热泵冷却,被冷却后的空气经除臭处理后自然排放;湿热空气冷却过程中释放出的热量通过热交换传递给由新鲜空气入口进入的新鲜干燥空气,受热后的新鲜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滚筒生物干化装置。本发明将滚筒生物干化与除湿热泵相结合,具有能量循环利用、发酵温度高、干化周期短、占地面积小、无臭气污染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336105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877241.3
申请日:2016-10-09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竖向太阳能强化污泥深度生物干化方法,通过生物干化和太阳能干化二级耦合工艺对脱水污泥进行干化处理。本发明提供的污泥干化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在混料机中添加辅料、返混料对脱水污泥进行调理和接种;混合均匀的物料在生物干化室中快速生物干化;生物干化后的物料在太阳能干化室中进一步去除水分;太阳能干化后的物料在振动筛上筛分,筛上物作为返混料回流,筛下物为最终产物。本发明利用微生物好氧发酵产生的生物热能和清洁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的耦合作用实现污泥的快速干化,具有干化效率高、运行能耗低、占地面积小等特点,提升了污泥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9160503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0873365.3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泥炭调理剂,其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对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进行脱水处理;(2)对步骤(1)中脱水污泥进行造粒;(3)对步骤(2)中污泥颗粒进行热干化;(4)对步骤(3)中干化污泥进行热解处理,产生污泥炭。本发明的优点:①以污泥炭为目标产物对污泥进行热解处理,通过控制工艺参数可得到疏松、多孔、轻质、比表面加大、吸附能力强的污泥炭;②利用污泥炭作为堆肥辅料,可防止物料压实,改善通风供氧效果;③利用污泥炭作为堆体覆盖材料,既可以提高堆体保温效果,又不影响水分逸出,还能够从源头吸附堆肥过程产生的部分臭气;④污泥炭为生物炭土,堆肥结束后无需从堆肥产品中筛分回收,有利于简化堆肥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109053321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873371.9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泥炭作辅料的堆肥方法,包括以下主要步骤:(1)将污泥、返混料和污泥炭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料;(2)将步骤(1)中混合物料放入发酵仓或者发酵反应器内,通过静态强制通风方式向堆体供氧,并定期翻堆;(3)堆肥时间达到设计发酵周期后,将堆肥产物移出发酵仓或者发酵反应器,一部分作为返混料用于步骤(1)。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疏松、多孔、轻质的污泥炭作为堆肥辅料,可防止物料压实、改善通风供氧效果;能够从源头直接吸附堆肥过程产生的部分臭气,有利于改善堆肥环境;可实现污泥衍生品利用与污泥处理的有机结合,堆肥后不需要对辅料进行筛分回收,有利于简化堆肥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105255518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21211.9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裂解气化方法,通过污泥裂解气化装置对污泥进行处理;该装置包含外壳、设置在外壳顶部的污泥进料口、在外壳内部从污泥进料口向下依次设置的干燥室、热解室、氧化室以及灰渣室;干燥室上部设有裂解气导出管;氧化室和灰渣室之间设置有炉栅;炉栅采用耐火材料制成,炉栅设置有若干斜圆柱状孔洞。灰渣室侧壁设置有排渣口和气化介质导入管。外壳呈直立桶状。污泥进料口设有进料阀;污泥进料口呈漏斗状,并与进料阀之间密切吻合形成密封。本发明提供的污泥裂解气化方法,用来处理污泥,具有气化效率高、源头避免污染物产生等特点,无需外加能源即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052890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871504.9
申请日:2018-08-02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C02F11/10 , C02F11/04 , C02F11/12 , C02F1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1/10 , C02F11/04 , C02F11/12 , C02F2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水污泥分质预处理耦合厌氧消化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对剩余污泥进行浓缩预处理,对初沉污泥进行除砂处理;二、对步骤一中浓缩后的剩余污泥进行高温高压热水解预处理;三、将步骤二中热水解后的剩余污泥与步骤一中除砂后的初沉污泥混合,对混合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处理;四、对步骤三中厌氧消化后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脱水泥饼进行土地利用、干化焚烧、建材利用等处理处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污水污泥分质预处理耦合厌氧消化处理方法有利于减少工程投资、降低运行费用、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显著提高了污水污泥厌氧消化技术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238448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21153.X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裂解气化装置,该装置包含外壳、设置在外壳顶部的污泥进料口、在外壳内部从污泥进料口向下依次设置的干燥室、热解室、氧化室以及灰渣室。该装置的外壳呈直立桶状,外壳内壁由钢板内衬耐火砖或耐火水泥制成,表面敷设有保温材料。污泥进料口设有进料阀;污泥进料口呈漏斗状,并与进料阀之间密切吻合形成密封。干燥室上部设有裂解气导出管。灰渣室侧壁设置有排渣口和气化介质导入管。氧化室和灰渣室之间设置有炉栅。本发明提供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用来处理污泥,具有气化效率高、源头避免污染物产生等特点,无需外加能源即可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88651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687467.8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碳排放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排水工程运行过程碳排放核算方法。步骤涵盖确定核算边界、碳排放与碳抵消类型、获取活动数据、选择排放因子及计算排放量。能核算污水和雨水收集输送、处理、污泥处置、尾水排放等全过程碳排放,涉及生化直接排放、能源资源间接排放及回收碳抵消。活动数据获取方式有现场实测和文件获取,碳排放因子优先选本地化因子,确保核算准确。此方法全面系统,可为排水工程低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助力明确减污降碳方向,提升能源资源管理水平,填补现有核算方法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06477840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1611035459.0
申请日:2016-11-23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泵辅助污泥生物干化方法,污泥从进料口进入滚筒发酵罐,干热空气从进风管进入滚筒发酵罐,向污泥提供发酵所需氧气,并带走蒸发出的水蒸气,污泥在滚筒发酵罐内被干化,并随着螺旋抄板的转动被逐渐输送至滚筒末端,干化后的污泥从出料口排出滚筒发酵罐;从引风管排出的湿热空气进入除湿热泵,湿热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除湿热泵中冷凝,被冷却后的空气经除臭处理后自然排放;湿热空气冷却过程中释放出的热量通过热交换传递给由新鲜空气入口进入的新鲜干燥空气,受热后的新鲜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滚筒生物干化装置。本发明将滚筒生物干化与除湿热泵相结合,具有能量循环利用、发酵温度高、干化周期短、占地面积小、无臭气污染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314912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501863.0
申请日:2017-06-27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N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泥双套管连续取样装置,包括套头、外套管、内套管、锥形钻头、止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头与外套管螺纹连接,所述外套管下部与锥形钻头螺纹连接,所述外套管内安装有内套管,所述内套管下部与止回管螺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发明进行污泥采样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组装简单、携带方便,可以快速、便捷、准确地取到污泥堆体不同深度的样品,无需开挖出采样断面,采集的污泥直接保存在内套管中并保留完整柱状,最大限度的避免了样品采集及保存过程所存在的交叉污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