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88348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210293331.X
申请日:2012-08-17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来水厂净水处理组合系统及其组合工艺,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高效沉淀池、臭氧生物活性炭单元和浸没式超滤膜池。所述臭氧生物活性炭单元包括后臭氧接触池和上向流臭氧生物活性炭滤池,所述上向流臭氧生物活性炭滤池由于过滤时水流方向向上,活性炭一直处于流化状态,故反冲洗时不需采用专门的水反冲洗,仅采用气反冲洗即可达到较好的冲洗效果。本发明将高效沉淀工艺、上向流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与浸没式超滤膜处理工艺三者相结合,有效保证出水的各项水质指标满足或优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
公开(公告)号:CN106223448B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1610610022.9
申请日:2016-07-29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钟燕敏
IPC: E03F5/02 , E03F3/02 , E02D29/045
-
公开(公告)号:CN106049542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609045.8
申请日:2016-07-29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钟燕敏
IPC: E02D29/12 , E02D29/0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12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综合管廊的排水检查井的设置方法,综合管廊下部为雨、污水通道,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沿综合管廊每隔一定距离设有通向地面的排水检查井,所述排水检查井设置在综合管廊一侧,所述排水检查井下部设置过流部分,所述过流部分伸入综合管廊下部,所述排水检查井的过流部分与上下游雨、污水通道位于同一直线,检查井的进出口水平移至管廊一侧,检查井进出口向上通向地面。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检查井不会影响上方管线的布设,上方管线布设简洁顺畅;检查井不会影响上方管线的布设,使得同侧上方管线可为重力管渠;检查井过流部分与上下游雨、污水管(渠)顺畅衔接,不易堵塞。
-
公开(公告)号:CN102206018A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010137493.5
申请日:2010-03-3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污染原水多级生物化协同强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首先检测原水水质,按原水水质不同将原水分为重度污染原水、中度污染原水和轻度污染原水三类,并将重度污染原水送入重度污染原水强化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将中度污染原水送入中度污染原水强化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将轻度污染原水送入轻度污染原水强化处理流程进行处理。该组合工艺取消前加氯,形成全流程生物、物理和化学处理的协同作用,消毒作为出水安全性最终保障的处理流程,可以节约用地,优化流程,简化辅助系统,简化生产管理,并对确保出水水质有明显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214528570U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022474057.9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水业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 B01D24/02 , B01D24/20 , B01D24/46 , C02F101/3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炭滤池与砂滤池的组合滤池,包括格数相同、宽度相同均带有单格中央渠的向上流活性炭滤池和砂滤池各成一排,并排布置,中间形成管廊,其中炭滤池的产水和砂滤池的进水均朝向中间管廊,形成对置,炭滤池产水总渠和砂滤池进水总渠通过管道或渠道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带有中央渠的上向流炭池和砂池进行组合,提供了一种新的组合滤池,可有效避免增设中间提升泵房,节约造价和能耗。上向流炭滤池和砂滤池组合布置,节约用地和建设费用,降低管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1684678U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1020111995.6
申请日:2010-02-1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喷头,包括喷头喷水管,其特征在于:喷头喷水管上焊接导流片支架,并与橡胶隔污垫圈卡环通过螺纹连接,橡胶隔污垫圈装在卡环与支架中间,导流片支架上部安装导流片。导流片支架上部设有导流片安装孔,导流片安装在导流片安装孔内,导流片安装孔的边缘设有多个凹槽。通过均匀布设多个本实用新型的微型喷头可以实现道路路面水膜厚度的均匀。拆装时将拆装工具中的拨爪分别插入导流片支架边缘的相应凹槽内,转动手柄导杆,拨爪带动喷头旋转。本实用新型清洗维护时,只需简单水冲或更换橡胶隔污垫圈即可,十分简单和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05907715U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20810390.3
申请日:2016-07-29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钟燕敏
IPC: E02D29/12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综合管廊的雨、污水检查井,综合管廊下部为雨、污水管,雨、污水通道每隔一定距离设有通向地面的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雨、污水通道位于综合管廊舱内下方,检查井位于管廊一侧,其进出口直接向上通向地面;所述的综合管廊内的雨、污水通道和位于综合管廊一侧的检查井通过倾斜设置的导流渠道进行衔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综合管廊的雨、污水检查井工艺具有以下优点:检查井不会影响上方管线的布设,上方管线布设简洁顺畅。检查井不会影响上方管线的布设,使得同侧上方管线可为重力管渠。检查井进出口与过水流道上下垂直连通,便于检修、清通。
-
公开(公告)号:CN206428783U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621457445.3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3F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10/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综合管廊雨水分质调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管廊上部设高位雨水管,下部设初期雨水收集渠道和后期雨水调蓄渠道,分别用于收集初期雨水和后期雨水;高位雨水管与初期雨水收集渠道和后期雨水调蓄渠道连接;初期雨水收集渠道和后期雨水调蓄渠道内分别设置提升排出系统,初期雨水收集渠道通过提升排出系统连接至市政污水系统或外部的初期雨水净化系统,后期雨水调蓄渠道通过提升排出系统连接到上层高位雨水管,或连接至外部雨水回用设施。本实用新型可收集初期雨水,通过提升排出系统排至市政污水厂或生态净化湿地等后续处理后再排放至水体,避免其污染水体、控制面源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205712417U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20154268.5
申请日:2016-03-01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综合管廊的雨水收集调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综合管廊的一侧设置高位雨水管渠,以及位于高位雨水管渠下方的下部调蓄渠道,高位雨水管渠设置雨水检查井,高位雨水管渠通过进水调蓄装置与下部调蓄渠道连接,下部调蓄渠道内设置提升排出装置。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收纳雨水的城市综合管廊,上层的高位雨水管渠可避免雨水接入的水头跌落,利于与下游雨水系统衔接,下层的雨水调蓄渠道可收纳雨水,并通过提升排出系统排出到上层高位雨水管渠实现雨水的错峰,或排至外部雨水回用设施进行雨水综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219279660U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22985094.5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浮膜池及水处理系统,气浮膜池包括池体,池体包括依次连通的配水总渠、跌水堰、絮凝区、接触区和分离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气浮膜池及水处理系统在系统布局上,将混合、絮凝、气浮、沉淀和超滤膜过滤工艺单元高度融合并集约布置在一个构筑物中,具有建设用地少,水头损失小,建设和运行成本低的特点;构筑物外部结构简单规整,既可以单格布置,适应小水量处理场合,也可以多格并列或对称布置,适应大水量处理场合,是一种高效低耗的给水处理系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