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58346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910233980.2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nventor: 杭鲁滨 , 王炎 , 李文涛 , 白乐乐 , 王明远 , 汪千升 , 刘哲 , 王四玲 , 陈勇 , 缪宏 , 黄晓波 , 邓辉宇 , 郭辉 , 刘宁宁 , 黄立新 , 余亮 , 杨国彬 , 蔡丽君 , 苏旭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动门锁,属于汽车工程领域。一种用于汽车电动门锁具有变拓扑结构的新型传动机构,基于所提出的带有回位弹簧的间歇复合件,以单电机按期望时序驱动新型传动机构的解保险支链和开启支链;间歇复合件的凸轮机构休止角、极限位置可改变机构拓扑结构,确定了机构运动时序、运动停歇比;极限位置挡块确定了极限位置,实现开启支链的确定运动。该机构中的双联齿轮下部齿轮驱动保险支链,保险支链下部齿轮与啮合保险齿轮,保险齿轮带动保险拨齿,拨齿带动保险转盘转动,保险转盘拉动保险推杆,实现解保险功能。解保险过程,间歇复合件凸轮机构的从动件凸轮滑移曲柄处于停歇状态。双联齿轮的上部齿轮驱动开启支链,实现电动解锁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932430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811302085.3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G01N29/265 ,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AP1000主泵法兰螺栓的在线超声检测倾摆自适应同轴度调整机构及调整方法,环形导轨抱紧固定安装在主泵体外周上,导轨上安装有能够在导轨上周向环形行走的滑座;微动板通过倾摆自适应调整组件安装在滑座上,微动板和滑座横行平行间隔配置,微动板能够在板面受到外力时相对于滑座自适应倾摆;滑座上设有公转驱动组件驱动滑座沿导轨同步行走;检测平台通过径向驱动组件安装在微动板上,能够相对于微动板和沿导轨径向移动。该机构能够实现对检测管垂直度及与孔的垂直度的监控环境下实时自适应调整操作,无需现场人员值守,实现少驱动调整多维自由度运动,同时降低了对导轨安装水平度要求的限制,利于现场快速安装及调试。
-
公开(公告)号:CN108584697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015260.4
申请日:2018-01-08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B66C9/08
Abstract: 一种具有自适性的曲线形单轨行走偏心圆凸轮夹紧机构,在曲线形单轨上配置弧形移动平台,两者之间设有行走轮,行走轮活动安装于弧形移动平台上,使弧形移动平台能够沿曲线形单轨行走;对应曲线形单轨的内外两侧侧壁上,分别配置导向轮和夹紧轮,两者分别安装在弧形移动平台内外两侧侧翼上,能够绕自身轴向转动,弧形移动平台外侧侧翼上开设螺纹调节孔,与之相匹配的螺柱形偏心圆凸轮旋入螺纹调节孔内,偏心轴下端转动安装夹紧轮,上端偏心固定在偏心圆凸轮上;本装置通过夹紧轮的偏心转动实现机构对曲线形单轨的夹紧,以及长期使用后,当曲线形单轨或者夹紧轮受到磨损时,重新调整两者之间的夹紧度,夹紧结构稳定,机构使用寿命长,维护省时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363382B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610991234.6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B23P19/00
Abstract: 一种用于机器人线束套管的自动上料装配流水线,包括顺次布置的线束传送组件,柔性套管自动上料组件和自动装夹组件,设线束进料方向为X向,柔性套管进料方向为Y向,X向和Y向相互垂直。本装置实现了线束的传送、套管上料、线束与套管的完整自动化装配,快速高效;采用自动机械方式完成线束与套管的装配,减少了由于气动装配所带来的噪声;尤其夹头夹紧结构设计,简单灵活的实现了对导引头的夹紧放松,体积小,实用性强;通过柔性套管定位头和上料槽可根据套管外形变化进行更换,其他部件普遍适用于大多数外形的套管,适用面广,适用于多种外形的柔性套管自动上料及装夹工序,并且更换时方便快捷,整套装置占用空间小。
-
公开(公告)号:CN106424867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06676.9
申请日:2016-09-07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立式铣床,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基于摆线旋分的新型立式铣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身机构、铣头机构和工作台机构,包含旋分加工及偏心铣刀铣削加工两种工作模式。旋分加工模式下,处于自转和公转复合运动下的铣刀,配合待加工工件的二维平移及铣头机构的竖直运动,形成铣刀相对于待加工工件的特定运动轨迹,进而完成特定复杂形状零件的加工。偏心铣刀铣削加工模式是将铣刀固定在相对于主轴箱回转中心的预期位置处形成偏心铣刀,偏心铣刀的自转运动结合待加工工件的二维平移及铣头机构的竖直运动。本发明保留了传统铣床的功能,增加了一种高效旋分摆线加工特定形状零件的模式,两种模式可自由切换,具备了一定的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363382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991234.6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B23P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P19/00 , B23P19/001
Abstract: 一种用于机器人线束套管的自动上料装配流水线,包括顺次布置的线束传送组件,柔性套管自动上料组件和自动装夹组件,设线束进料方向为X向,柔性套管进料方向为Y向,X向和Y向相互垂直。本装置实现了线束的传送、套管上料、线束与套管的完整自动化装配,快速高效;采用自动机械方式完成线束与套管的装配,减少了由于气动装配所带来的噪声;尤其夹头夹紧结构设计,简单灵活的实现了对导引头的夹紧放松,体积小,实用性强;通过柔性套管定位头和上料槽可根据套管外形变化进行更换,其他部件普遍适用于大多数外形的套管,适用面广,适用于多种外形的柔性套管自动上料及装夹工序,并且更换时方便快捷,整套装置占用空间小。
-
公开(公告)号:CN11738623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27578.3
申请日:2023-10-13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nventor: 杭鲁滨 , 殷传硕 , 张佳乐 , 秦鹏程 , 陈哲 , 张梓扬 , 谢宇航 , 沈帅 , 张寅五 , 侯江梅 , 黄晓波 , 郭辉 , 刘宁宁 , 钟传磊 , 王明远 , 康开东 , 蔡丽君 , 曲志洋 , 李文涛 , 贺伟 , 杨威 , 何帛衍 , 周小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凸轮单摆杆柔顺连杆组合机构构造的电动吸合车门锁,该机构结合限位块、凸轮间歇运动、型面突变的构件特征,实现柔顺滚滑、刚性拨动、摆动避让三种运动模式及各模式间切换;将其构造为汽车侧门锁吸合支链,包括摆动凸轮机构、弹簧柔顺连杆机构,具体由吸合驱动杆、棘轮、摆动推杆、缆绳、开启凸轮、棘爪、压紧复位弹簧等组成,吸合驱动杆与棘轮同轴安装,摆动推杆末端安装有与棘轮接触的吸合滚子,外置吸合电机驱动缆绳拉动柔顺连杆机构的驱动杆,结合扭簧、限位块和型面实现车门锁电动吸合功能;开启凸轮与棘爪同轴联动,摆动推杆上所安装与开启凸轮接触的开启滚子,实现驱动杆柔顺避让,驱动开启凸轮,实现开启优先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540129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910864696.5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B66C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集装箱吊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串、并或混联机构调控的具有单双排作业模式的可折叠集装箱组合吊具,包括第一吊具和第二吊具,均具有伸缩结构,能够调节其长度,两者之间通过调整机构连接,利用调整机构的多个自由度的转动,调节第一吊具和第二吊具之间的宽度为两个集装箱宽度或者一个集装箱宽度及吊装误差,从而实现集装箱多种工况的起吊。本发明在不改变桥吊结构的前提下,既能进行双排集装箱作业,又能折叠起来进行单排集装箱作业,特别是“挖箱”操作,提高了作业效率,组合吊具单双排操作模式切换过程中是以异型齿接触、弧面接触、型面接触等形式进行传动、支撑实现,提高模式切换过程的平稳性,减小驱动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914873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412266.1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nventor: 杭鲁滨 , 康开东 , 林士森 , 李文涛 , 陈君荣 , 黄晓波 , 杨慧斌 , 迟永琳 , 赖磊捷 , 刘子玉 , 章鹏程 , 杨国彬 , 马超群 , 韦梁 , 沈惠平 , 刘安心 , 王明远 , 白乐乐 , 汪千升 , 陆九如 , 钟传磊 , 皇甫亚波 , 吴伯锐 , 曲志洋 , 彭继友 , 冷海龙 , 张佳乐 , 殷传硕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轨道行走机器人嵌套运动线缆的穿越排布和拖车承载装置,属于核电设备中复杂柔性线缆布置技术领域。机器人线缆从嵌套运动框架内部穿越线槽汇聚至外框一侧,通过拖线小车固定承载。机器人由可相对运动的多层嵌套框架机构、检测杆等组成,可绕核主泵泵体周向、径向、升降运动;检测杆对中空螺栓检测时,固定于机器人的线缆随其运动,线缆从端部穿越挂靠在相对运动最小的相邻嵌套层,预留出走线长度,汇聚至外框一侧,拖线小车一侧与机器人铰接并随动,拖线小车上层板件设有线夹固定槽,用于放置固定线夹;用弹性细杆模型及悬链线理论,计算运动线缆的长度、最小弯曲半径及固定点,避免线缆干涉及摩擦并减轻设备承载压力提高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1487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412266.1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nventor: 杭鲁滨 , 康开东 , 林士森 , 李文涛 , 陈君荣 , 黄晓波 , 杨慧斌 , 迟永琳 , 赖磊捷 , 刘子玉 , 章鹏程 , 杨国彬 , 马超群 , 韦梁 , 沈惠平 , 刘安心 , 王明远 , 白乐乐 , 汪千升 , 陆九如 , 钟传磊 , 皇甫亚波 , 吴伯锐 , 曲志洋 , 彭继友 , 冷海龙 , 张佳乐 , 殷传硕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轨道行走机器人嵌套运动线缆的穿越排布和拖车承载,属于核电设备中复杂柔性线缆布置技术领域。机器人线缆从嵌套运动框架内部穿越线槽汇聚至外框一侧,通过拖线小车固定承载。机器人由可相对运动的多层嵌套框架机构、检测杆等组成,可绕核主泵泵体周向、径向、升降运动;检测杆对中空螺栓检测时,固定于机器人的线缆随其运动,线缆从端部穿越挂靠在相对运动最小的相邻嵌套层,预留出走线长度,汇聚至外框一侧,拖线小车一侧与机器人铰接并随动,拖线小车上层板件设有线夹固定槽,用于放置固定线夹;用弹性细杆模型及悬链线理论,计算运动线缆的长度、最小弯曲半径及固定点,避免线缆干涉及摩擦并减轻设备承载压力提高运行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