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6920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68131.7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三峡新能源阳江发电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Inventor: 倪道俊 , 黄绍幸 , 肖瑶瑶 , 许新鑫 , 校建东 , 刘俊峰 , 程海锋 , 林毅峰 , 滕华灯 , 乐从欢 , 姜娟 , 丁红岩 , 张浦阳 , 张凡 , 王李吉 , 陈鹏飞 , 谢同 , 聂焱 , 林宇 , 李嘉隆 , 范荣山 , 吴迪 , 王舒扬
Abstract: 单柱复合筒基础风机拖航与下放的组合工装,包括多个扇环型助浮平台,所述助浮平台间由连接装置使其连接成为一体,并通过限位装置与基础上部相连,所述助浮平台、连接装置、限位装置形成辅助工装,所述基础上部包括单柱复合筒,通过单柱复合筒和限位装置使基础上部与辅助工装形成一个整体,本发明可以增加单柱复合筒型基础风电整机在拖航过程和下放过程中的浮稳性,使得这两个过程不再需要额外的施工机械,达到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95274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10666.X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合测试装置,包括外套管、中心探杆、第一测力传感器、套管和扩张套,外套管的底部设有膨胀膜,膨胀膜的自由端轴向封堵有锥头,中心探杆轴向固定在外套管内,且中心探杆的一端与锥头连接固定,中心探杆的另一端设有联轴器,第一测力传感器、套管和扩张套依次穿设在中心探杆上,第一测力传感器与地面端信号连接,且第一测力传感器的外周与外套管的内侧壁贴合,套管的一端与第一测力传感器连接,套管的另一端与扩张套连接,扩张套沿周向间隔铰接有多个连杆,膨胀膜内环向设置有多个能够径向移动的弧形扩张片,多个弧形扩张片围构形成圆筒结构,多个连杆和多个弧形扩张片一一对应地铰接。该装置能够在海洋环境中进行精确旁压扩张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653724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302422.3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三峡新能源阳江发电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风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柱复合筒型基础的辅助安装装置。该单柱复合筒型基础的辅助安装装置,包括浮块、连接架、伸缩组件、控制系统和弧形围板,多个浮块等间隔环向分布,且其中相邻的一对浮块间预留有供单柱复合筒型基础出入的开口,其余相邻的两个浮块均通过连接架连接,每个浮块的外壁上均连接一个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的伸缩组件,伸缩组件的自由端连接弧形围板,多个弧形围板围构出容纳单柱复合筒型基础的环形空间。该单柱复合筒形基础的辅助安装装置能够使单柱复合筒型基础实现稳性浮运。
-
公开(公告)号:CN110607802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780556.X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单柱和复合筒组合基础的连接工装,所述单柱插入在复合筒中,所述复合筒顶端具有固定的顶盖板,所述连接工装包括连接主板、以及固定连接在连接主板下板面的多个加劲腹板,所述连接主板的板面上设有一个与单柱相适配的连接通孔,多个加劲腹板环绕着连接通孔布置、且加劲腹板的上侧边固定连接在连接主板的下板面,所述连接主板套接在单柱上、且连接通孔内壁与单柱焊接,所述加劲腹板朝向连接通孔的内侧边与单柱的柱面贴靠并焊接、下侧边与顶盖板贴靠并焊接。本发明涉及的连接工装,结构简单,安装操作方便,实现单柱和复合筒之间稳固连接,使单柱与复合筒组成一个整体结构,将从单柱传来的大弯矩荷载传递至整个复合筒面。
-
公开(公告)号:CN11895360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24285.2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三峡新能源阳江发电有限公司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上风电筒型基础的运输装置,运输装置包括浮体、结构体和驱动件,浮体形成有适于支撑筒型基础的支撑面;结构体沿着支撑面的边缘设置且在垂直于支撑面的方向上延伸,以在结构体与浮体之间限定出适于容纳筒型基础的容纳空间;驱动件与结构体相连以适于带动结构体与浮体同步移动。根据本发明的运输装置能够满足对筒型基础高效、稳定且低成本地运输,有助于实现大批量筒型基础海上安装与部署,提高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速度,且成本控制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767024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701197.7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校建东 , 程海锋 , 欧旭宇 , 沈呈章 , 肖小曼 , 张睿 , 江波 , 洪波 , 蒋亚金 , 姚明帅 , 宋础 , 戴雪辰 , 毕枫桐 , 吴迪 , 王舒扬 , 秦雪滔 , 张欣 , 邓志豪 , 武杰 , 戴澍
IPC: G06Q10/10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新能源总承包信息化管理系统及信息化管理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账户登录管理子系统、项目级组织管理子系统;账户登录管理子系统用于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对新能源工程项目中的登录工作、账户信息、以及项目信息进行管理;项目级组织管理子系统与所述账户登录管理子系统相连,用于对新能源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智慧监控、组织机构、进度管理、采购管理、质量管理、费用管理、安全管理中的各环节进行配置管理和流程管理,以完成新能源总承包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本申请能够提高新能源总承包信息化管理的效率和精度,降低管理成本,让工程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达到效益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22009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98782.0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三峡新能源阳江发电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Inventor: 校建东 , 许新鑫 , 刘俊峰 , 乐丛欢 , 姜娟 , 倪道俊 , 黄绍幸 , 丁红岩 , 张浦阳 , 肖瑶瑶 , 余洪晨 , 王李吉 , 陈鹏飞 , 李嘉隆 , 聂焱 , 林宇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上风电基础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复合筒型基础运输安装保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与船板相连接的伞形支撑机构和套在伞形支撑机构外部的气囊,伞形支撑机构和气囊成套设置在各个分舱室内部;伞形支撑机构包括底端固定于船板的立柱,立柱下部与船板之间设置底部支撑;立柱中部设置可移动和可伸缩的中部支架,立柱顶部设置可移动和可折叠的顶部支架;气囊预先固定在组装好的复合筒型基础各个分舱室内,各个分舱室与各个伞形支撑机构对应落位后,向气囊充气至刚好将复合筒型基础从船板上顶起,能够在运输过程中对各个分舱室形成保护,避免分舱板产生晃动以及产生弯曲变形;并且运输后向气囊充气可以提供顶升力,提升安装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604373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0239530.6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海上风电整机运输安装技术领域的一种压载式海上风电整机运输安装船及方法,包括船体,船体上设有用于容纳筒体的上宽下窄的容置槽和用于支撑翼板的支撑甲板。本发明通过在船体上设置的容置槽,实现多个筒型基础同时运输,配合船体的支撑甲板对筒型基础的翼板的支撑作用,利用海水对筒型基础的浮力抵消海上风电整机的部分重力,并使海上风电整机的部分重力作用在船体上,相比于自浮状态的海上风电整机,增加了运输安装船的吃水,降低了运输安装船的重心,提高了运输安装船的耐波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70976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239532.5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海上风电整机运输技术领域的一种便于运输的筒型基础、背压式海上风电整机运输安装船及方法,筒型基础包括筒体和翼板,翼板设置于筒体的顶部并具有用于与运输安装船的支撑甲板表面相贴合的搭载面,翼板上设有用于与支撑甲板连接的第一连接部。运输安装船包括船体,船体上设有上宽下窄并用于容纳筒型基础的容置槽,容置槽两侧的支撑甲板上设有用于与第一连接部相配合、并使筒型基础固定在船体上的第二连接部。本发明可实现多台海上风电整机同时运输和安装,不仅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和安全可靠度高的优点,还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98374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307338.1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单桩复合筒基础的海缆保护结构,包括保护管和压覆件,保护管包括依次连通的弧形段、平直段和喇叭口,弧形段设置在单桩和顶盖的连接处,平直段安装在顶盖的上方,喇叭口位于顶盖的外边沿处;压覆件压覆在位于海床面上方、喇叭口外侧的海缆上。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设置不同段连接而成的保护管和压覆件,有效地解决了现有单桩复合筒基础中的海缆无法合理走线的问题,避免了采用传统J型管造成的材料浪费现象,并保护海缆不再在海床面上受损。整个海缆保护结构较好地适应了单桩复合筒基础的结构,并有效地利用单桩复合筒基础的结构特点完成了对海缆的保护,整体结构简单,易于施工组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