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组件及药物筛选生物反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899163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226568.5

    申请日:2021-03-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培养组件及药物筛选生物反应装置。培养组件包括培养板,培养板上设有多组微流培养室,每组微流培养室包括多个孔室,相邻孔室之间设有流体连通通道,各流体连通通道上分别设有流通阀,各孔室中分别设有与孔室相配合的三维支架,三维支架的底部与孔室的底部之间形成流体通过腔;三维支架的底部设有支撑支架层,支撑支架层包括多个通孔,支撑支架层上设有静电纺丝薄膜;每组微流培养室上分别设有与流体连通通道连通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本发明各个微流培养室通道各自分开,避免了交叉污染的风险,并且采取了流通阀的形式,让液体成S型波浪形式流动,避免形成局部死水。

    一种基于有限元弹簧的软组织形变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0657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0977332.9

    申请日:2024-07-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有限元弹簧的软组织形变模拟方法,包括:基于待模拟软组织的结构参数,构建软组织弹簧模型,该软组织弹簧模型包括用以维持结构的结构弹簧、用以防止软组织过渡弯曲的弯曲弹簧、以及用以模拟剪切特性的剪切弹簧;在结构弹簧的两端之间添加阻尼器,各个阻尼器分别与对应的结构弹簧并联;基于构建的软组织弹簧模型,利用软组织有限元参数计算弹簧的弹性系数和阻尼器的阻尼系数,并采用分段函数来描述软组织的应力应变关系;基于构建的软组织弹簧模型,模拟软组织的形变过程,确定软组织弹簧模型质点在形变过程中的位置坐标,实现软组织形变模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结合了有限元方法的真实性和弹簧模拟的实时性等优点。

    一种微流控生物反应芯片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09295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307698.5

    申请日:2024-0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细胞培养芯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流控生物反应芯片,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设置的细胞培养液输入器、封闭盖、细胞培养容器、孔板和模拟微环境层;通过培养液输入器能够将细胞导入细胞培养容器,在细胞培养容器内设置若干细胞培养腔,实现分区培养,每个细胞培养腔两侧均设有与细胞培养腔连通的气室,保证细胞培养容器内部气体流动,提高细胞培养效率,还能通过底部的模拟微环境层输入环境因子,通过孔板的孔板孔影响细胞培养容器的周围环境,以保证细胞在反应过程中减少周边环境的影响,解决了现有微流控细胞培养芯片存在的细胞培养效率低、微环境与活体差距较大、内部气体流通不畅,且无法分区培养的问题。

    镜面可换的护目镜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234932U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20346149.6

    申请日:2020-03-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镜面可换的护目镜。其包括:镜架主体、及前盖;所述前盖适配于所述镜架主体的镜框的轮廓结构,以使所述前盖可拆卸盖合于所述镜框;所述镜架主体、及所述前盖均未设置镜面;所述前盖用于固定覆盖于所述镜架主体上的薄膜,并在需要更换所述薄膜时取下;所述镜架主体、及前盖为3D打印得到的。本申请具有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使用可快速更换的聚乙膜代替镜片,减少了消耗,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护目镜短缺的情况,同时增加了使用的舒适度,减少压伤,同时也更加密闭,减少了暴露的风险,改善在使用过程中被污染物污染后的感染风险或视野不清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简便式碎骨器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447218U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20953729.9

    申请日:2019-06-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脊柱外科手术专用简便式碎骨器,其包含:容纳器,其底部相对对称设置至少一对第二通孔;安装在容纳器底端的固定器;切割装置,其包含:与容纳器器壁匹配的盖板,设置在盖板下底面的刀阵列,与盖板连接固定的中空连接杆,设置在连接杆的顶端的旋转手柄,设置在中空连接杆上位于旋转手柄与盖板之间的力转换器;及,推动装置,其包含:推杆,分别设置推杆两端的推板及敲击板,其中,该推杆套置在所述中空连接杆内且两端透过该中空连接杆,推板能在刀阵列上纵向滑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碎骨器体积较小可与常用手术器械一同消毒;无需外接电源,减少污染风险;切成的小骨块大小均匀,方便移植,尤其适用于脊柱外科手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血管辅助穿刺系统及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210301163U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20786256.8

    申请日:2019-05-2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血管辅助穿刺系统及机器人。通过在机械臂的带动下通过超声探头扫描目标穿刺区域,以实时获取血管扫描数据和/或穿刺扫描数据;依据所述血管扫描数据融合出血管三维模型,通过选出目标血管并计算出最优穿刺参数;依据所述最优穿刺参数调整穿刺引导单元的空间位置以指示出入针点、及入针角度;和/或将所述最优穿刺参数与所述穿刺扫描数据中所述穿刺针的实时运动轨迹进行比较。本申请能够快速并准确的确认待穿刺血管位置,并通过计算可以通过穿刺引导装置对穿刺的角度及位置进行指导,并在穿刺过程中实时监测以确保穿刺的准确性,大大提高了各类型血管的确认及穿刺成功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3D打印的腕部矫形器

    公开(公告)号:CN213489642U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021063700.2

    申请日:2020-06-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腕部矫形器,包括:用于支撑腕部的支撑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上的多个收紧机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一侧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设有一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配合设置,所述收紧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上,通过收紧所述收紧机构以使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配合夹紧;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设有多个通气孔,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及所述多个通气孔通过3D打印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提高腕部的矫形效果,结构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