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5838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980099534.5
申请日:2019-08-2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提供能够利用更轻的机构来支承自重的输送装置。沿着轨道(3)使承载重量支承部进行升降的输送装置的驱动装置(6)具备车轮单元(13)和自助力用连杆(14)。车轮单元(13)通过对与引导面(11)接触的驱动车轮(15)进行旋转驱动而使承载重量支承部进行升降。自助力用连杆(14)具有第1连接部(17)以及第2连接部(18)。第1连接部(17)与车轮单元(13)连接。第2连接部(18)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承载重量支承部。第2连接部(18)配置于比第1连接部(17)远离引导面(11)的位置。第2连接部(18)配置于比第1连接部(17)靠上方的位置。自助力用连杆(14)被配置成使得连接第1连接部(17)和第2连接部(18)的直线从水平面倾斜的倾斜角(θ)小于45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143084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380076009.4
申请日:2013-04-2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B66B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11/0273 , B66B11/0206 , B66B11/0226
Abstract: 电梯用轿厢(1)具备轿厢底装置(7),该轿厢底装置(7)具有轿厢底面板(11)、防振装置(12)以及轿厢底支承架(13)。轿厢底面板(11)具有:面板主体(21);框架结构体,该框架结构体包括包围面板主体(21)的外周部的面板框架(22);以及面板上板(23)和面板下板(24),该面板上板(23)和面板下板(24)分别覆盖面板主体(21)和面板框架(2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防振装置(12)利用上表面承托框架结构体。轿厢底支承架(13)经由防振装置(12)支承轿厢底面板(11)。防振装置(12)的上表面在上下方向上被配置于轿厢底面板(1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的高度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2933484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180027880.6
申请日:2011-03-3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B66B11/02
Abstract: 在以往的电梯中,轿厢室的载荷被包围轿厢室的轿厢架支承,经由设置在轿厢室的底部下方的防振部材,轿厢室的载荷作用于轿厢架,因此轿厢室的载荷集中作用在防振部材的安装位置。于是,需要对防振部材安装位置的刚性进行强化,产生了轿厢架的重量增大、加强部件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成本增加的问题。于是,在本发明的电梯的轿厢架结构中,在纵柱的上部与轿厢室顶部之间具备上下方向的防振机构,并且具备使轿厢架的纵柱跟随轿厢室的水平方向移位的连结机构。
-
公开(公告)号:CN11834358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0284488.4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三菱电机楼宇解决方案株式会社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B66B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其能够不使用塔式起重机而使机房向上移动。具备:轿厢(1),其在井道(10)的内部升降;机房(5),其悬吊轿厢(1);轿厢用导轨(12),其引导轿厢(1)的升降;起重单元(8),其使机房(5)向上移动;以及作业脚手架(9),其用于轿厢用导轨(12)的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58557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1980101273.6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电梯的张力测定装置中,测定装置主体具有校正部,该校正部根据轿厢位置信息来执行消除偏离角引起的张力测定误差的偏离角校正处理。校正部使用偏离角校正式来执行偏离角校正处理,所述偏离角校正式表示偏离角引起的张力测定误差。偏离角校正式是根据预先取得的多个学习数据而求出的。各学习数据是轿厢位置与悬挂体的张力测定值的组合。多个学习数据包括第1学习数据、第2学习数据、第3学习数据以及第4学习数据。
-
-
公开(公告)号:CN102642755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041510.4
申请日:2012-02-21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B66B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的轿厢架,无需增加板厚就能够抑制因轿厢室的载荷所引起的上侧的前后向梁用凸缘部的变形,能够降低制造成本,能够容易地应对防振部材的设计变更,并能够实现轻量化。横梁(13)具有:腹板部(14);一对凸缘部(15),它们从腹板部(14)的宽度方向的两端朝向相同侧弯折成直角而形成;以及第2翻折部(17),其从腹板部(14)的端部弯折而形成为与腹板部(14)对置。横梁(13)的端部被插入到前后向梁(10)的开口内,第2翻折部(17)在防振橡胶(3)的正下方位置配置成在前后向梁(10)的长度方向与腹板部(14)相面对、且与凸缘部(12)的内表面正交。
-
公开(公告)号:CN11861343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280090169.3
申请日:2022-02-02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B66B11/02
Abstract: 本发明由于在整流罩的内部设有驱动部,因此得到能够在维持维护时的作业性的同时保持轿厢室内的安静性的电梯。电梯具备:轿厢框(7);轿厢室(5),支承于轿厢框(7)的内侧并设有出入口(6);方筒形状的整流罩下部(8a),设置在轿厢室(5)的上部并由位于轿厢框(7)的上边的上梁(7a)支承;整流罩屋顶部(8b),设置在整流罩下部(8a)的上部;支柱(10),一端固定在整流罩屋顶部(8b),在整流罩下部(8)的内侧沿轿厢室(5)升降的方向配置;以及驱动部(100),设置在整流罩下部(8a)的内部,使支柱(10)沿轿厢室(5)升降的方向可动,并使整流罩屋顶部(8b)与支柱(10)联动地可动。
-
公开(公告)号:CN11765168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180100411.6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B66B1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整风装置的框架所需的部件的种类并且能够使整风装置的构造变得简单的电梯。电梯具备:轿厢框(7),所述轿厢框(7)具备水平梁,并支承轿厢室(5);以及整风装置(8),所述整风装置(8)支承于水平梁。水平梁在轿厢室(5)的上方和下方中的一方沿着x轴延伸。整风装置(8)具备第一管(19)、第二管(20)及软质材料的罩(16)。第一管(19)具有第一棒状部(21)和第一弯曲部(22)。第二管(20)具有第二棒状部(23)、第二弯曲部(24)及第三弯曲部(25)。罩(16)被设置成从外侧覆盖第一管(19)和第二管(20)。
-
公开(公告)号:CN11727985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180097378.6
申请日:2021-04-2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B66B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提高轿厢升降的行程的上端位置的电梯及升降行程延长方法。电梯具有:第一升降路单元,所述第一升降路单元在建筑物的内部从建筑物的下部设置至屋顶面,并在内部形成延伸至屋顶面的第一升降路空间;机械室单元,所述机械室单元具有经由绳索使轿厢升降的卷扬机,并能够在第一升降路单元的第一升降路空间的内部沿上下方向移动;以及第二升降路单元,所述第二升降路单元在第一升降路单元的上端设置于屋顶面的上方,并在内部形成第二升降路空间,所述第二升降路空间以机械室单元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与第一升降路空间的上端相连并延伸到比屋顶面靠上方的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