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极子天线、极化波共用天线以及阵列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652995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80075792.7

    申请日:202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适合于在28GHz频带以上或以其为标准的高频频带中的多层基板或其他立体电路的结构的偶极子天线、极化波共用天线以及阵列天线。偶极子天线、极化波共用天线以及阵列天线具有设置于电介质层上的天线部,具备形成于电介质层并与所述天线部连接的伪同轴线路,伪同轴线路具有外导体以及信号线。

    漏波天线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983623B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880004398.2

    申请日:2018-05-14

    Abstract: 实现如下的使用CRLH传输线路的薄型偏振波共用漏波天线:其能够在目标动作频率下抑制交叉偏振波和旁瓣并在垂直面内指向性中实现高倾斜角。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漏波天线(A1),其包括:电介质基板(2);接地面(9),其形成在电介质基板(2)的下表面上;接地部(5、6),它们形成在所述电介质基板的上表面上;以及CRLH线路,其与接地部(5、6)相邻配置,形成在电介质基板(2)的上表面上,并使用了接地共面线路,构成该CRLH线路的串联电容器(CL)(3)和并联电感器(LL)(4)形成在电介质基板(2)的上表面上。

    漏波天线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534221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580076544.9

    申请日:2015-02-19

    Abstract: 漏波天线。提供一种使得能够双极化并且不将辐射范围限于一侧的漏波天线。漏波天线设置有作为元件单元(AE)的CRLH传输线,该CRLH传输线具有以下构造:在两条平行线路(La、Lb)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周期性地以多个级连接具有CRLH构造的单位元(UC)。各单位元(UC)具有以下构造:左手系的串联电容器(C1、C2)分别插入到两条平行线路(La、Lb)中,并且左手系的并联电感器(L1)插在两条平行线路(La、Lb)之间。通过在两条平行线路(La、Lb)之间馈送电力,两条平行线路(L7a、Lb)和串联电容器(C1、C2)作为垂直极化成分的辐射源来工作,并且并联电感器(L1)和在两条平行线路(La、Lb)之间的导电体作为水平极化成分的辐射源来工作。

    漏波天线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534221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580076544.9

    申请日:2015-02-19

    Abstract: 提供一种使得能够双极化并且不将辐射范围限于一侧的漏波天线。漏波天线设置有作为元件单元(AE)的CRLH传输线,该CRLH传输线具有以下构造:在两条平行线路(La、Lb)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周期性地以多个级连接具有CRLH构造的单位元(UC)。各单位元(UC)具有以下构造:左手系的串联电容器(C1、C2)分别插入到两条平行线路(La、Lb)中,并且左手系的并联电感器(L1)插在两条平行线路(La、Lb)之间。通过在两条平行线路(La、Lb)之间馈送电力,两条平行线路(L7a、Lb)和串联电容器(C1、C2)作为垂直极化成分的辐射源来工作,并且并联电感器(L1)和在两条平行线路(La、Lb)之间的导电体作为水平极化成分的辐射源来工作。

    传递机构的结构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164439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380076056.9

    申请日:2013-05-28

    Inventor: 时枝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11/14 F16D1/101 F16D1/12 F16D15/00

    Abstract: 传递机构的结构连接:从动轴(20),该从动轴由安装在转台(1)的圆盘(10)上的轴承(15)支撑,并且平行于转轴(11)延伸;以及旋转驱动的驱动轴(30),所述传递机构将驱动轴(30)的动力传递到从动轴(20)。在从动轴(20)或驱动轴(30)中的任一者的外周边上,沿周向间隔地布置有分别围绕径向延伸的轴转动的辊(31)。在从动轴设置有至少一个径向延伸的销(23)。在从动轴(20)和驱动轴(30)连接的状态下,销(23)进入到沿周向相邻的辊(31)之间。(20)和驱动轴(30)中的另一者的外周边部分上

    高频感应加热线圈体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77448C

    公开(公告)日:2006-09-27

    申请号:CN03145874.2

    申请日:2003-07-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缩短变更机种的准备时间、并且能够以低成本获得比以前好的回火品质的回火加热用的高频感应加热线圈体。这种高频感应加热线圈体用于对具有多个异径外周部的轴状构件(例如内轴(2))的外周面或具有异径内周部的筒状构件(例如外轮(41))的内周面进行高频感应加热,分别包括:与轴状构件或筒状构件的轴线方向平行地配置、并且与轴状构件的外周面或筒状构件的内周面相对配置的多个直线状的加热导体(22~25),连接复数个加热导体的一端的连接导体(26),以及用于将复数个加热导体的另一端与连接到高频电源(29)的供电用引线部(30、31)连接起来的连接导体(27、28)。

    天线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41179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80058348.9

    申请日:2022-08-2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高增益天线得到良好的CN比从而能够改善区域质量的天线装置。天线装置具有:漏波天线、高频部、以及控制部。漏波天线具有元件列。元件列具有串联配置的多个单位元件。单位元件具有电容部及电感部,电容部及电感部中的任一方与相邻的其他单位元件串联配置。控制部利用漏波天线的波束偏移,按2个以上的不同的频率向不同的方向发送电波。

    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天线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666387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480081199.3

    申请日:2014-08-12

    Abstract: 本发明自动修正由于发送路径或接收路径中的异常引起的垂直面内指向性的变形,设置有:发送系统检测单元(13‑1至13‑4),分别地检测发生在各个发送路径中的异常;接收系统检测单元(23‑1至23‑4),分别地检测发生在各个接收路径中的异常;以及控制部(30、40),如果由发送系统检测单元(13‑1至13‑4)检测到异常发送路径,则通过修改正常发送路径的发送信号的相位和振幅设置来修正由于发送路径异常而引起的发送天线垂直面内指向性的变形,并且如果由接收系统检测单元(23‑1至23‑4)检测到异常接收路径,则通过修改正常接收路径的接收信号的相位和振幅设置来修正由于接收路径异常而引起的接收天线垂直面内指向性的变形。

    金属制造物的制造方法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454233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810910397.6

    申请日:2018-08-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制造物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即便使用导电性劣于纯铜等金属材料的金属材料,也能赋予与纯铜等金属材料相同程度的高频导电性。一种用于流通高频电流的金属制造物的制造方法,其至少包括下述工序:层积造型工序,层积造型出第一金属材料的造型物;和镀覆工序,对上述造型物实施镀覆处理而形成第二金属材料的层,上述第二金属材料的对于高频电流的电导率高于上述第一金属材料,上述造型物按照利用上述第二金属材料的层的厚度而形成上述金属制造物的尺寸的方式形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