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通信系统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41101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611126106.1

    申请日:2016-12-08

    Abstract: 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电路板(102),电路板具有顶面(124)和相反的底面(126)。插座笼(108)安装在顶面上。插座笼具有限定端口(120)的多个壁(114),端口配置为接收可插拔模块(106)。插座笼容纳通信连接器(142),通信连接器配置为电连接至可插拔模块。电路板在与插座笼的端口(120)对准的端口安装区域(150)中限定至少一个开口(148),使得接收在端口中的可插拔模块设置在该至少一个开口的上方。该至少一个开口配置为接收导热散热鳍片(152),导热散热鳍片将热量从可插拔模块传递至电路板的底面之外的冷却流体(154)。

    插头连接器和与其配合的插座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3855530B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310757050.X

    申请日:2013-1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514 H01R13/658

    Abstract: 一种插头组件(108)包括被构造为彼此堆叠的第一和第二插头连接器(105、106)。第一和第二插头连接器的每个具有配合侧(142),配合侧(142)包括横向彼此毗邻的附接区域(152)和暴露区域(154)。电磁干扰(EMI)屏蔽段(122)耦接至附接区域的配合侧。当第一和第二插头连接器堆叠,使得第一和第二插头连接器的配合侧(142)彼此对接时,第一插头连接器(105)的EMI屏蔽段(122)与第二插头连接器(106)的暴露区域(154)接合,第二插头连接器(106)的EMI屏蔽段(122)与第一插头连接器(105)的暴露区域(154)接合。

    使用直角、板安装的连接器的连接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457056B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310159255.8

    申请日:2013-0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724 H01R13/629 H01R13/6471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系统(100),包括具有插头壳体(130)的直角插头连接器(104),以及具有插座壳体(230)的直角插座连接器(102)。所述插头壳体保持每个具有多个插头触头(140)的插头触头模块(132,134),以及所述插座壳体保持每个具有多个插座触头(240)的插座触头模块(232,234)。所述插头触头的安装部分(308)从所述插座触头模块的底部(314)延伸,且所述插座连接器的安装部分(608)从所述插座触头模块的底部(614)延伸。所述插座触头模块的底部相对于所述插头触头模块的底部偏移。

    用于将线束连接至磁铁线的适配器

    公开(公告)号:CN103579789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310494692.5

    申请日:2013-07-10

    Abstract: 一种适配器(2)用于将磁铁线(18)连接至线束。该适配器的第一壳体(10)固定至电机组件的壳体(30)。该第一壳体具有固定在第一壳体的端子接收通道(42)内的第一端子(16)。该第一端子具有绝缘位移槽口(64)及配合部(68),该绝缘位移槽口构造为将磁铁线接收在其中并且该配合部构造为与附接至线束的可配合连接器(14)的触头配合。该适配器的第二壳体(12)具有触头接收通道(80),其具有构造为接收第一端子的配合部的接收部(81)和从接收部延伸的可配合连接器接收通道(83)。该可配合连接器接收通道具有一定尺寸以将可配合连接器的触头接收在其中。

    具有包括微孔阻挡物的电触头的电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0678554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11036026.2

    申请日:2015-11-23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配置为在配合操作过程中接合一配合连接器(132)的连接器壳体(117),以及联接到该连接器壳体的多个电触头(120)。每个电触头包括联接到该连接器壳体的近侧基部(410)和从该近侧基部延伸到远端(402)的长形本体(412)。该长形本体具有在该近侧基部(410)与该远端(402)之间延伸并配置为接合该配合连接器的对应配合触头(142)的本体侧部(421)。该本体侧部(421)具有凹槽(434),以及每个电触头(120)包括设置在对应凹槽内的微孔阻挡物(436)。

    光电池插座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574864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80023954.7

    申请日:2015-0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1/0266 G01J1/0271 G01J1/4204 H05B37/0218

    Abstract: 一种光电池插座(100)包括基部(110),基部被配置为固定地安装至照明设备(104)的壳体(102)。基部具有提供接取至照明设备的壳体的内部的开口(214)。基部具有基部锁定特征(230)。光电池插座包括具有帽锁定特征(270)的帽(112)。帽锁定特征可操作地接合基部锁定特征,以将帽固定至基部。帽能够相对于基部在不同的角度位置可变地定位。帽具有保持电触头(260)的触头通道(258),电触头被配置为电连接至光电池(106)的相对应的触头(264)。

    自动焊接系统和自动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16251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310378467.5

    申请日:2013-0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焊接系统,其通过程序控制、自动执行焊接工作,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源,用于产生激光束;激光扫描头,用于接收来自激光源的激光束并将激光束聚焦在工作区域的目标位置处;视觉系统;和移动装置,用于在视觉系统的引导下移动待焊接的产品,使产品的待焊接部位与所述目标位置一致,以便用聚焦的激光束加热设置在产品的待焊接部位处的焊料,从而实现焊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激光扫描头代替了传统的烙铁头,因此,能够减小焊点的尺寸,提高焊接精度,而且,由于不需要与焊料直接物理接触,因此,不存在焊料粘附和清洗粘附的焊料的问题,提高了焊接效率和节省了焊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