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合金化制备镍基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48970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1010512712.3

    申请日:2010-10-13

    Abstract: 一种机械合金化制备镍基氧化物弥散强化合金的方法,属金属基复合材料领域。其工艺流程为:将FGH96合金元素粉末、氧化物细化元素(Hf)和粒径为20~30nm的氧化物弥散相(Y2O3)预混合均匀,然后在高纯Ar气氛中通过高能球磨将纳米Y2O3颗粒均匀分散在镍基体中,接着将高能球磨后的合金粉末用低碳钢包套并在950~1200℃热等静压。热等静压后的样品进行固溶热处理(950~1200℃)和时效热处理(600~900℃)就能得到最终的纳米相增强的复合材料。本发明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FGH96合金的成分为基本成分,添加Hf元素形成Y2Hf2O7复杂氧化物抑制了Y-Al-O复杂氧化物的形成,使弥散相细化到5~13nm。热处理后γ′相的体积百分数高达38%~45%。

    一种强化金属熔渗用注射成形SiC陶瓷预成形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44936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810102523.1

    申请日:2008-03-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领域,提供一种金属(如Cu,Al等)熔渗用注射成形SiC陶瓷预成形坯的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采用蜡基粘结剂体系注射成形的SiC注射坯经过溶剂脱脂和部分热脱脂后,放入浓度为0.8wt%~1.2wt%、模数2.2~2.5的钠水玻璃溶液中,于室温下浸渍均匀后取出干燥;之后继续进行热脱脂直到浸渍前坯体中剩余的粘结剂完全脱除。脱脂分成两步,第一步热脱脂,温度控制在350℃~380℃;脱脂时间为0.5~2小时;然后浸渍、干燥;之后进行第二步热脱脂,脱脂温度控制在550℃~600℃,脱脂时间为0.5~2小时。在此过程中,坯体由未强化前的0.2MPa增加到4MPa,可以较好的满足使用要求。该种方法不但能够有效地增加坯体强度,而且引入的杂质较少,对最终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性能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一种制备高导热金刚石/Al复合材料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38661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910083641.7

    申请日:2009-05-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领域,涉及一种制备高导热金刚石/Al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是先采用真空或盐浴镀覆的方法在粒度为10-150μm的金刚石粉体表面镀覆厚度0.1-5μm的Ti层后,然后再通过SPS粉末冶金或熔渗工艺与Al进行复合的方法来提高金刚石/Al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金刚石与Al粉末的体积比为75~50∶25~50;金刚石-Al的界面结合由原来的机械物理结合变成强的化学结合,这样复合材料的热导率由原来的200W/m·K提高到407W/m·K。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金刚石/Al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而且可以防止金刚石粉体的高温石墨化。

    一种复杂形状散热器元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20287A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910080986.7

    申请日:2009-03-31

    Abstract: 一种复杂形状散热器元件的制备方法,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其特征是以金属或陶瓷粉末与有机物混合物为原料,按照体积比为0.45~3.8的比例充分混合,在110~145℃下混炼,混炼的温度为时间为40~90mins,使有机物各组元之间,以及金属或陶瓷粉末与有机物之间充分混合制粒,得到混合均匀的注射喂料。采用粉末微注射成形技术获得具有微结构的散热器元器件的预成形坯,通过基于有机物在溶剂中的溶解以及加热时的热解机理进行脱脂工序,除去有机物,然后通过烧结作用,得到具有复杂形状的散热器元件。本发明方法克服了机加工工艺的低效率和原材料的浪费,以及铸造加工造成的组织偏析,使得组织得到精确控制,同时生产率提高,加工成本大大降低。

    辐射取向整体永磁环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07347C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510086882.9

    申请日:2005-1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辐射取向整体永磁环的制备方法,属于永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采用磁极同性相斥原理产生辐射取向磁场,通过辐射取向成型模具压制具有辐射取向整体永磁毛坯环,然后经过烧结和热处理得到辐射取向整体永磁环。具体工艺为:辐射磁场取向成型→高纯氩气保护或空气中烧结→热处理→辐射取向整体永磁环。本发明可以制备高辐射取向度、表磁分布均匀的2:17型辐射取向钐钴整体永磁环、1:5型辐射取向钐钴整体永磁环、辐射取向钕铁硼整体永磁环和辐射取向铁氧体整体永磁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成品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Fe-Ni软磁合金的微注射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86167C

    公开(公告)日:2008-05-07

    申请号:CN200610011893.5

    申请日:2006-05-15

    Abstract: 一种Fe-Ni软磁合金的微注射成形方法,属于注射成形技术领域。将铁粉、镍粉按重量百分比Fe∶Ni=49.5~51∶49~50.5的比例配料,利用高能球磨机将粉末球磨混合得到合金复合粉末,然后加入粘结剂,将粉末与粘结剂混合均匀制成喂料,喂料在注射机上注射成形,注射坯体脱脂后,在烧结炉中1300~1400℃的温度下烧结,烧结产品在1000~1200℃的温度范围内热处理1~10小时,得到软磁合金微型零部件。其优点在于:可以制备出重量小于0.1g、尺寸精度在±0.3%之内软磁合金微型零部件,致密度大于97%,初始磁导率为2.5mH/m,最大磁导率可达32.0mH/m,矫顽力不大于20A/m,饱和磁感应强度1.40~1.52T。材料利用率几乎达100%。

    降低稀土永磁温度系数、提高抗腐蚀和力学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33042A

    公开(公告)日:2007-03-21

    申请号:CN200610112918.0

    申请日:2006-09-12

    Abstract: 降低稀土永磁材料温度系数、提高其抗腐蚀和力学性能的方法,属于功能材料及其表面处理技术领域。主要应用于1:5型SmCo、2:17型SmCo和Nd-Fe-B等稀土永磁材料。在稀土永磁材料表面镀覆磁温度补偿合金,可以降低永磁材料的温度系数,提高永磁材料的温度稳定性、抗腐蚀能力和力学性能。磁温度补偿合金的成分:Ni30%~50%,Mo5%~15%,Fe为余量。镀覆工艺采用磁控溅射和电镀方法。镀层的厚度为5μm~100μm。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明显降低磁温度系数,提高抗环境腐蚀能力,改善力学性能,而对磁性能影响较小。本发明工艺简单,质量稳定,适于工业化连续生产。

    一种制备高尺寸精度异型钼零部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86642A

    公开(公告)日:2005-10-26

    申请号:CN200510011685.0

    申请日:2005-0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尺寸精度异型钼零部件的方法,属于注射成形技术领域。将重量百分比为30~70%石蜡、15~35%高密度聚乙烯、10~30%聚丙烯和1~10%硬脂酸混合均匀制得粘结剂,将钼粉末与粘结剂混合成均匀的喂料,喂料中钼粉的体积比为45~60%,喂料在注射机上注射成形,注射温度为120~170℃,注射压力为80~140Mpa。注射坯体脱脂和预烧结后,在烧结炉中1900~2300℃的温度下烧结,保温1~10小时,烧结产品经后续处理,得到钼零部件。其优点在于:材料利用率几乎达100%,制备的钼零部件的致密度大于95%,尺寸精度在±0.3%之内;且生产成本低。

    一种Ti6Al4V合金注射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44278A

    公开(公告)日:2005-07-27

    申请号:CN200510011154.1

    申请日:2005-01-1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Ti6Al4V合金注射成形方法,采用粉末注射成形技术制备钛合金预成形坯,然后通过脱脂和烧结制备钛合金;具体工艺为:将所选用的Ti6Al4V粉末与所配制的粘结剂按比例在SK-160型开放式炼胶机上混炼1.5~2个小时,制粒后在注射成钛合金预成形坯,然后在混合溶剂无水乙醇和三氯乙烯、真空热脱脂,将脱脂坯置于真空烧结炉烧结得到较致密Ti6Al4V合金。将烧结坯热等静压处理2~4小时,随后退火,即得综合力学性能较好和精度高达±0.2%的Ti6Al4V零部件。本发明的优点在于Ti6Al4V零部件力学性能达到传统粉末冶金水平,零件尺寸精度高。

    一种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含稀土元素高强铝合金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55572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211310467.7

    申请日:2022-10-25

    Abstract: 一种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含稀土元素高强铝合金的方法,属于粉末冶金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满足粉末冶金工艺要求、具有良好烧结特性的Al‑Zn‑Mg‑Cu‑Zr‑Sn‑RE合金制备方法,采用纯Al粉为主要原料、其它合金元素以单质粉或简单中间合金粉的方式引入。将原料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经过压制成形、烧结和热处理过程得到铝合金零件。通过控制颗粒级配、压制压力和烧结工艺参数等,调控微观组织以提高铝合金的力学性能。该方法具有生产成本低,力学性能优良等特点。本发明成本低,成分容易调整;利用稀土元素改变将其转变为弥散分布的纳米稀土氧化物粒子,提高了晶界强度。所制备的粉末冶金Al‑Zn‑Mg‑Cu‑Zr‑RE系铝合金材料致密度高于98%,其屈服强度大于550Mpa,接近传统7系变形铝合金的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