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萼梅原生质体分离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718886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010378846.4

    申请日:2020-05-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萼梅原生质体分离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选取绿萼梅枝条,剥皮后完全浸入酶解液中,在27~28℃温度酶解40~50min;酶解液包括:1.5~2.0%纤维素酶R‑10、0.75~1.0%离析酶R‑10、0.5M甘露醇、10mM KCl、20mM CaCl2、10mM MES、0.1%BSA和0.3%PVP,pH值为5.7~5.8。本发明将绿萼梅茎段木质部通过酶解进行原生质体分离,制备的原生质体产量大,活性高,产量最高为2.3×107个/g,活性达到93%以上。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绿萼梅原生质体转化效率较高,在绿萼梅遗传转化和基因功能验证方面具备较大的应用价值。

    一种连翘叶片TRV载体介导病毒诱导基因沉默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49809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1810729116.7

    申请日:2018-07-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连翘叶片TRV载体介导病毒诱导基因沉默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将含有特定目标基因片段的TRV2载体和TRV1载体分别转化到农杆菌感受态中;筛选得到阳性菌株后,进行增殖培养得到含有不同载体的两种单克隆菌体;将两种单克隆菌体离心并利用侵染液分别重悬菌体至OD600=0.9~1.1后,将二者等体积混合,得到混合侵染液;将所述混合侵染液注入连翘中,实现对特定目标基因的沉默。本发明深入探究了可提高侵染成功效率的关键因素,筛选出了最优的侵染液组成配方和侵染时含有菌体的侵染液的OD值。利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对连翘进行侵染,可使连翘叶片VIGS侵染的成功率达90%以上。

    研究植物根系生长状况的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207475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417048.2

    申请日:2021-04-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研究植物根系生长状况的实验装置,包括:筒体,筒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与出水口位于同一高度;多个支撑板,设置在筒体内,且支撑板的顶面与进水口位于同一高度,支撑板设有多个通孔或通槽;隔离组件,设置在筒体内,隔离组件的直径与筒体的内径相匹配,隔离组件位于支撑板的顶面。本发明提供的研究植物根系生长状况的实验装置,通过改变筒体内径,使筒体适用于根系浅层分布或深层分布的植物;通过改变筒体的高度,可以模拟自然界中不同深度的地下水水位,以对植物根系生长状况进行研究;同时,本发明提供的研究植物根系生长状况的实验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经济成本。

    TRV-based病毒诱导的报春花属植物基因沉默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99325B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1910630368.9

    申请日:2019-0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TRV‑based病毒诱导的报春花属植物基因沉默的方法。包括:A、根据报春花属植物目标基因,设计引物并扩增出该目标基因的DNA片段;B、将DNA片段连接到pTRV2载体上,得到重组载体;C、将pTRV1、重组载体分别转化农杆菌,所得转化子共同侵染植株。本发明首次证明TRV可成功应用于小报春基因沉默和功能验证,为报春花属植物的基因功能验证奠定了基础。本发明方法简单、研究周期短、无需基因全长和转化体系,获得目的表型效率高,可实现大量基因的快速功能验证。与现有的VIGS体系相比,本发明表型持续时间长,且在植株的不同部位均出现表型变化,对报春花属异型自交不亲和的遗传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芙蓉菊与甘菊的属间远缘杂种创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37742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906121.8

    申请日:2020-09-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芙蓉菊与甘菊的属间远缘杂种创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芙蓉菊属二倍体耐盐种质芙蓉菊为母本,菊属二倍体种质甘菊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育种。通过幼胚离体培养,保证远缘杂交胚的继续发育,避免了胚败育问题。杂交后代生长良好,成株期可正常开花。对F1代材料进行杂种形态学观察和SSR分析,最终获得芙蓉菊和甘菊的真杂种后代。本发明克服了芙蓉菊与甘菊的属间远缘杂交障碍,获得了远缘杂种后代,提高了杂种成活率,缩短了菊花培育周期,创制了一批新种质。

    一种检测苯甲醇乙酰转移酶活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41721B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711309430.1

    申请日:2017-12-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苯甲醇乙酰转移酶活性的方法。本方法运用DTNB能够与巯基相互作用形成有色的硫酚阴离子的反应机理,通过检测反应产物中巯基的生成量来测定蛋白样品的苯甲醇乙酰转移酶活性。本方法的优点是:实验操作步骤简单、样品用量较少以及检测结果灵敏准确。应用本方法可以较简易地从不同蛋白样品中筛选高效的苯甲醇乙酰转移酶。

    调控百合萜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37689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530599.5

    申请日:2020-06-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调控百合萜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所述调控为下调。该方法包括:使百合与BTH接触。本发明通过不同浓度的外源BTH瓶插液处理百合,显著抑制了百合单萜类物质的释放,且BTH处理后的百合花被片的单萜类物质代谢路径中的主要三个关键酶基因LiDXS、LiDXR和LiTPS的表达量在BTH的处理下均有下降。通过下调相关基因和减少萜类物质的释放,最终达到调节百合花香浓度的需求。

    一种绿萼梅原生质体分离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718886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378846.4

    申请日:2020-05-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萼梅原生质体分离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选取绿萼梅枝条,剥皮后完全浸入酶解液中,在27~28℃温度酶解40~50min;酶解液包括:1.5~2.0%纤维素酶R-10、0.75~1.0%离析酶R-10、0.5M甘露醇、10mM KCl、20mM CaCl2、10mM MES、0.1%BSA和0.3%PVP,pH值为5.7~5.8。本发明将绿萼梅茎段木质部通过酶解进行原生质体分离,制备的原生质体产量大,活性高,产量最高为2.3×107个/g,活性达到93%以上。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绿萼梅原生质体转化效率较高,在绿萼梅遗传转化和基因功能验证方面具备较大的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