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37741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010906119.0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芙蓉菊与阔叶毛华菊的属间远缘杂种创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菊科芙蓉菊属二倍体芙蓉菊为母本,菊科菊属六倍体阔叶毛华菊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对幼胚进行离体培养,得到F1代植株。对F1代材料进行杂种形态学和细胞学鉴定,最终获得芙蓉菊和阔叶毛华菊的真杂种后代。本发明克服了芙蓉菊与阔叶毛华菊的属间远缘杂交障碍,获得了远缘杂种后代,创制了一批新种质。
-
公开(公告)号:CN111937742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906121.8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芙蓉菊与甘菊的属间远缘杂种创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芙蓉菊属二倍体耐盐种质芙蓉菊为母本,菊属二倍体种质甘菊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育种。通过幼胚离体培养,保证远缘杂交胚的继续发育,避免了胚败育问题。杂交后代生长良好,成株期可正常开花。对F1代材料进行杂种形态学观察和SSR分析,最终获得芙蓉菊和甘菊的真杂种后代。本发明克服了芙蓉菊与甘菊的属间远缘杂交障碍,获得了远缘杂种后代,提高了杂种成活率,缩短了菊花培育周期,创制了一批新种质。
-
公开(公告)号:CN11193774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906119.0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芙蓉菊与阔叶毛华菊的属间远缘杂种创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菊科芙蓉菊属二倍体芙蓉菊为母本,菊科菊属六倍体阔叶毛华菊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对幼胚进行离体培养,得到F1代植株。对F1代材料进行杂种形态学和细胞学鉴定,最终获得芙蓉菊和阔叶毛华菊的真杂种后代。本发明克服了芙蓉菊与阔叶毛华菊的属间远缘杂交障碍,获得了远缘杂种后代,创制了一批新种质。
-
公开(公告)号:CN111937740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010904570.9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芙蓉菊与匍地菊的属间远缘杂种创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菊科芙蓉菊属二倍体耐盐种芙蓉菊为母本,菊科菊属四倍体耐盐种匍地菊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育种。通过杂交授粉及幼胚离体培养,得到F1代植株。对F1代材料进行杂种形态学观察、细胞学鉴定和流式细胞分析,最终获得芙蓉菊和匍地菊的属间真杂种后代,成功克服了芙蓉菊与匍地菊的属间远缘杂交障碍。提高了杂种成活率,缩短了菊花培育周期,创制了一批新种质。
-
公开(公告)号:CN111937740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904570.9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芙蓉菊与匍地菊的属间远缘杂种创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菊科芙蓉菊属二倍体耐盐种芙蓉菊为母本,菊科菊属四倍体耐盐种匍地菊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育种。通过杂交授粉及幼胚离体培养,得到F1代植株。对F1代材料进行杂种形态学观察、细胞学鉴定和流式细胞分析,最终获得芙蓉菊和匍地菊的属间真杂种后代,成功克服了芙蓉菊与匍地菊的属间远缘杂交障碍。提高了杂种成活率,缩短了菊花培育周期,创制了一批新种质。
-
公开(公告)号:CN111837916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529789.5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G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落羽杉枝条水培快速生根方法,包括:将落羽杉枝条置于NAA水培液中培养至生根,然后将生根插穗移栽至基质中继续培养。利用本发明水培方法繁育的墨西哥落羽杉可以保持正常植物的生长特征,可适用于周年生产。不仅可以摆脱耕地资源的制约,而且还不受季节因素的限制,设施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生根周期快,插穗成活率达92%以上,培养条件稳定,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及推广意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