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48216B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013321.9
申请日:2017-01-09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专利采用的方法为气相法,首次将红磷在低温密闭空间内加热形成磷蒸汽,与商业化的多孔泡沫镍产生原位化学反应,在泡沫镍基体表面形成片状NiXP/Ni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表征证实了包含单质Ni,NiP2和Ni5P4的特征峰,此方法得到了以泡沫镍为基体的NiXP/Ni(0.5
-
公开(公告)号:CN107093734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342975.6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5815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维核壳碳纳米管/二硫化钼/二维石墨烯构筑三维泡沫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和新能源材料领域。本发明直接将碳纳米管和四硫代钼酸铵均匀混合,进一步与氧化石墨烯混合,水热得到碳纳米管/硫化钼/石墨烯泡沫。该泡沫经冷冻干燥后进一步氮气气氛保护下煅烧。二硫化钼包裹在碳纳米管表面形成一维核壳结构,一维碳纳米管显著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同时与二维片状石墨烯交织组装成三维泡沫结构,形成三维导电网络,极大增强了材料的电子导电性和循环性能。该泡沫可直接切割作为电极材料,无需粘接剂和集流体,具有良好的力学柔韧性。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表现出了较高的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93716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246399.5
申请日:2017-04-1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离子液体改性的高性能磷酸钒钠/碳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过程包括:1)将钠源、钒源和磷源在无水乙醇介质中球磨6~10小时后,干燥;2)所得粉末于管式炉中预烧,得到前驱体;3)在前驱体中加入少量碳源及一定量的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以无水乙醇为介质球磨,烘干后得到粉末;(4)将该粉末在管式炉中氮气气氛下热处理后冷却,得到离子液体改性的碳包覆磷酸钒钠样品。该材料应用于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与未添加离子液体的碳包覆磷酸钒钠相比,拥有更高的放电比容量和更好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960957A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710271558.7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H01M4/58 , H01M4/1397 , H01M10/0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15 , H01M4/1397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粘结剂的化合物NiS/Ni钠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具体是:1)先将泡沫镍剪成3×4.5(cm×cm),取适量硫脲研磨成粉末;2)称取一定量的硫脲放置于陶瓷舟中,均匀平铺,并在其上放置1‑5片泡沫镍,底层泡沫镍与硫脲粉末距离为3~4毫米;3)将陶瓷舟转移至管式炉中,在30 CCM氮气流量,10℃/min加热速度下,加热至170‑190℃并维持4‑12h,得到NiS/Ni复合结构。加热过程中,硫尿将分解为单质硫并与泡沫镍充分反应,最终在泡沫镍表面生成均匀的NiS样品。所得NiS/Ni可直接用于无粘接剂钠离子电池负极,显示了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848216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13321.9
申请日:2017-01-09
Applicant: 三峡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B82Y30/00 , H01M4/38 , H01M4/5805 , H01M4/661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采用的方法为气相法,首次将红磷在低温密闭空间内加热形成磷蒸汽,与商业化的多孔泡沫镍产生原位化学反应,在泡沫镍基体表面形成片状NiXP/Ni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表征证实了包含单质Ni,NiP2和Ni5P4的特征峰,此方法得到了以泡沫镍为基体的NiXP/Ni(0.5
-
公开(公告)号:CN105692576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610134686.2
申请日:2016-03-1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工业含铁废弃物制备电池级磷酸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含铁废酸,过滤后于滤液中加入废铁渣,在30~35℃温度下反应24~48h,至溶液pH为5~6;将上述溶液过滤1~3次,得到绿色澄清溶液,搅拌条件下,分别加入双氧水和磷源,反应12~18h;再将上述溶液经水浴加热至85℃‑95℃,加入磷源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3~6h,生成黄色悬浊液;黄色悬浊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电池级磷酸铁,该电池级磷酸铁为二水磷酸铁FePO4·2H2O,其形貌为规则的片状。本发明涉及的磷酸铁的合成过程在低温下进行;合成过程中不产生任何杂质,可得到纯相的二水磷酸铁;本发明制备的二水磷酸铁性质稳定,各项指标均达到电池级磷酸铁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409698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410644501.3
申请日:2014-11-14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该负极材料为碳包覆Na3VO4复合材料,该材料为颗粒状,平均尺寸约200nm。其制备方法是将五氧化二钒溶液及六次甲基四胺溶液加入到碳酸钠中,得到混合溶液;再将该混合溶液转移至水热衬中,120~180℃鼓风烘箱中反应10~24h,冷却后加入碳源,得到的中间产物烘干后,在氮气或氩气保护气氛中400~600℃下煅烧5~10h得到碳包覆Na3VO4复合材料,合成工艺简单,易于操作,重复性好,成本低;所制备的碳包覆Na3VO4颗粒尺寸均匀,平均粒径为200~300 nm左右;本发明所制得的碳包覆Na3VO4复合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容量、较低的充、放电平台和较好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099055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41306.X
申请日:2016-06-2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4/66 , H01M10/0525 , H01M10/0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H01M4/587 , H01M4/624 , H01M4/663 , H01M4/666 , H01M10/0525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氮磷共掺杂柔性碳纤维膜锂/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和新能源材料领域。本发明直接将滤纸和水合肼水热后得到掺氮滤纸,再与尿素溶液混合干燥,放入到气氛管式炉中煅烧,滤纸在高温下碳化形成碳纤维纸,尿素在高温下分解产生气体,使碳纤维纸剥离成超薄碳纤维膜,得到氮磷共掺杂的碳纤维膜。氮磷共掺杂碳纤维膜中,造成碳纤维的缺陷和改变其能带结构,提高材料的比容量和锂离子扩散速率。碳纤维在材料内部形成三维导电网络,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该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柔韧性能,适合用于制作柔性电极,无任何添加剂,作为锂/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表现出了超高的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393241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644406.3
申请日:2014-11-14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H01M4/1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该负极材料的化学组成为Na3VO4,该材料为颗粒状,平均尺寸约为500nm。其制备方法是将碳酸钠溶液及六次甲基四胺溶液加入五氧化二钒溶液中,得到混合液;再将混合液转移至水热釜内衬中至80%体积,干燥后将该产物于450~650℃下煅烧5~10h,得到Na3VO4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采用液相法结合固相法合成,可控性强,重复性好。制得的Na3VO4颗粒可用作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Na3VO4首次充、放电容量分别为244.8、471.6mAh/g,50次循环后充、放电容量为271、273.2mAh/g。
-
公开(公告)号:CN105576239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43777.5
申请日:2016-01-22
Applicant: 三峡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05 , H01M4/362 , H01M4/38 , H01M4/583 , H01M4/625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粘结剂Cu3P/C-Cu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是将泡沫铜用浓度为10~30%的盐酸清洗,用于去除氧化物;进一步将碳源前驱体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浓度为2~3g/L的溶液,再泡沫铜完全浸没于前驱体溶液中,保持2h,得到吸附碳源前驱体的泡沫铜;吸附碳源前驱体的泡沫铜放置于空气中冷风吹干;称取1.0g红磷平铺在陶瓷舟中,厚度为1.0~3.0mm;再将吹干后的泡沫铜竖直放置于陶瓷舟中,以氮气作为保护气体和载气,在450℃反应5h,即可制备得到无粘结剂Cu3P/C-Cu负极材料。本发明将该材料应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上,显示了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可替代锂离子电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