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82201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697912.2
申请日:2017-08-15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581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nSe/碳纤维布柔性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和新能源材料领域。本发明采用简单方法制备出SnSe/碳纤维布柔性负极材料。将氧化亚锡、柠檬酸与硒粉在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后负载到碳布上,干燥后在气氛炉中煅烧得到SnSe/碳纤维布柔性负极材料。SnSe均匀地负载在碳纤维表面,极大地提高了材料的循环稳定性与电子传输速度。SnSe具有较高的比容量,柔性纤维碳布作为基体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该SnSe/碳纤维布电极材料为具有良好的柔韧性,碳纤维作为集流体,无需使用粘接剂,可直接作为柔性电极材料。SnSe/碳纤维布电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表现出了较高的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093734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342975.6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5815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维核壳碳纳米管/二硫化钼/二维石墨烯构筑三维泡沫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和新能源材料领域。本发明直接将碳纳米管和四硫代钼酸铵均匀混合,进一步与氧化石墨烯混合,水热得到碳纳米管/硫化钼/石墨烯泡沫。该泡沫经冷冻干燥后进一步氮气气氛保护下煅烧。二硫化钼包裹在碳纳米管表面形成一维核壳结构,一维碳纳米管显著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同时与二维片状石墨烯交织组装成三维泡沫结构,形成三维导电网络,极大增强了材料的电子导电性和循环性能。该泡沫可直接切割作为电极材料,无需粘接剂和集流体,具有良好的力学柔韧性。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表现出了较高的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623118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710937472.3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首次库伦效率提高的磷掺杂多孔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和新能源材料领域。本发明直接以单质红磷为磷源,制备磷掺杂多孔碳负极材料,首先将面粉等有机碳源与红磷均匀混合,置于充满保护气氛的密封罐中煅烧,有机碳源初步碳化形成多孔碳,红磷气化掺入碳材料晶格中,扩大碳材料层间距,同时也引入少量单质磷;为了去除单质磷和进一步提高碳化程度及导电性,将磷掺杂多孔碳材料置于惰性气氛管式炉中进一步煅烧。该法制备的磷掺杂多孔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与面粉等有机碳源直接碳化得到的多孔碳相比,首次库伦效率显著提高,同时表现出较高的可逆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623118A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710937472.3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首次库伦效率提高的磷掺杂多孔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和新能源材料领域。本发明直接以单质红磷为磷源,制备磷掺杂多孔碳负极材料,首先将面粉等有机碳源与红磷均匀混合,置于充满保护气氛的密封罐中煅烧,有机碳源初步碳化形成多孔碳,红磷气化掺入碳材料晶格中,扩大碳材料层间距,同时也引入少量单质磷;为了去除单质磷和进一步提高碳化程度及导电性,将磷掺杂多孔碳材料置于惰性气氛管式炉中进一步煅烧。该法制备的磷掺杂多孔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与面粉等有机碳源直接碳化得到的多孔碳相比,首次库伦效率显著提高,同时表现出较高的可逆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221635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515150.X
申请日:2017-06-29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线结构碳纤维/MoS2/MoO2柔性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和新能源材料领域。该电极材料结构内层为碳纤维,中间层为硫化钼,最外层为氧化钼,三层包覆电线结构。内层碳纤维作为电子与离子传输路径,中间层硫化钼提供高的容量,外层氧化钼包覆不仅可以提高了材料的容量,同时也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该电线结构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将湿纸巾进行除杂处理后高温煅烧,湿纸巾高温碳化形成柔性碳纤维,随后与钼酸钠和硫脲水热形成碳纤维/MoS2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进一步在氧气中低温煅烧,形成电线结构碳纤维/MoS2/MoO2柔性电极材料。三层包覆式电线结构材料显著改善了材料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342404B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710448670.3
申请日:2017-06-14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修饰MoS2/MoO2双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和新能源材料领域。本发明直接将氧化石墨烯与碳纳米管、钼酸铵、硫脲混合,用稀盐酸与氢氧化钠调节溶液的酸碱度,之后经搅拌、超声后水热。水热得到的产物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清洗数次后进行常温真空干燥,之后在气氛保护下煅烧即得到目标产物。通过调节混合液酸碱度,可以一步制备出MoS2/MoO2双相的泡沫状复合材料。层状的石墨烯与棒状碳纳米管在材料内部形成稳定的三维导电网络,二硫化钼提供了高的比电容,二氧化钼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该泡沫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表现出了高的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221635B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710515150.X
申请日:2017-06-29
Applicant: 三峡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线结构碳纤维/MoS2/MoO2柔性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和新能源材料领域。该电极材料结构内层为碳纤维,中间层为硫化钼,最外层为氧化钼,三层包覆电线结构。内层碳纤维作为电子与离子传输路径,中间层硫化钼提供高的容量,外层氧化钼包覆不仅可以提高了材料的容量,同时也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该电线结构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将湿纸巾进行除杂处理后高温煅烧,湿纸巾高温碳化形成柔性碳纤维,随后与钼酸钠和硫脲水热形成碳纤维/MoS2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进一步在氧气中低温煅烧,形成电线结构碳纤维/MoS2/MoO2柔性电极材料。三层包覆式电线结构材料显著改善了材料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346783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027259.3
申请日:2018-01-11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层结构MoSxSe2-x/石墨烯(0.5≤x≤1.5)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和新能源材料领域。该电极材料为多层堆叠结构,为锂、钠离子的嵌入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本发明将氧化石墨烯溶液、钼酸铵和硫脲水热后得到MoS2/石墨烯材料,然后与单质硒混合均匀,在氮气中煅烧。硒原子取代部分硫原子,形成分层结构MoSxSe2-x/石墨烯(0.5≤x≤1.5)复合材料。本发明经过简单的水热法和煅烧法,制备出分层结构MoSxSe2-x/石墨烯(0.5≤x≤1.5)复合材料,不仅能够提高材料的比容量和锂离子扩散速率,而且能够克服纳米颗粒的团聚与重叠问题,作为锂、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342405B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710448676.0
申请日:2017-06-14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oS2‑xOx/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和新能源材料领域。本发明将处理过的湿纸巾浸泡在氧化石墨烯溶液中,烘干后与钼酸钠、硫脲混合溶液水热,钼酸钠和硫脲形成MoS2,氧化石墨烯还原。水热后所得材料在高温惰性气氛下煅烧,提高MoS2结晶性、碳化程度及进一步还原氧化石墨烯,得到MoS2/碳复合材料。MoS2/碳复合材料随后置于氧气中低温煅烧,形成MoS2‑xOx/碳负极材料,氧原子部分取代硫原子,造成MoS2晶格缺陷,提高载流子浓度,改善材料电导率。碳在材料内部形成三维导电网络,石墨烯石墨烯具有很高的电子传导性能、大比表面积、物理化学稳定性,同时提高材料在脱嵌锂过程中循环稳定性。该MoS2‑xOx/碳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明显提高了材料的可逆比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093734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0342975.6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三峡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维核壳碳纳米管/二硫化钼/二维石墨烯构筑三维泡沫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和新能源材料领域。本发明直接将碳纳米管和四硫代钼酸铵均匀混合,进一步与氧化石墨烯混合,水热得到碳纳米管/硫化钼/石墨烯泡沫。该泡沫经冷冻干燥后进一步氮气气氛保护下煅烧。二硫化钼包裹在碳纳米管表面形成一维核壳结构,一维碳纳米管显著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同时与二维片状石墨烯交织组装成三维泡沫结构,形成三维导电网络,极大增强了材料的电子导电性和循环性能。该泡沫可直接切割作为电极材料,无需粘接剂和集流体,具有良好的力学柔韧性。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表现出了较高的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