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55336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534701.4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FPGA的硬件可重构通用类人五感感知平台和方法,平台基于Xilinx FPGA SoC,采用软硬件协同、硬件模块化及软件模块化设计思路,通过硬件可重构技术,在一个通用硬件平台上可实现对视、听、触、嗅、味等多参量物理信号的高速、并行、实时采集与处理;高集成度、一体化平台,在一个平台上可实现传感器驱动、传感信号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及执行机构控制等多种功能;通用平台采用低功耗设计技术,将工作镜像中未使用到的硬件及软件功能模块屏蔽;采用多镜像不断电切换工作机制,在一个通用硬件平台上实现对类人五感信号的感知。
-
公开(公告)号:CN116184745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72098.8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和光学检测设备。照明装置包括外壳、固定组件以及照明组件。外壳包括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照明表面和安装表面、设置于安装表面和照明表面之间的内腔、以及连通照明表面和安装表面的通孔。通孔用于容纳光学镜头。固定组件靠近安装表面设置于内腔中,用于在第二方向上与光学镜头可拆卸连接;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照明组件设置于内腔中。外壳包括设置于照明表面的照明孔;照明组件露出于照明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了在狭小空间内固定照明装置的难题,也消除了因照明装置滑落造成的样品表面损伤的问题。并且照明组件的设置提高了样品表面的光照强度,因此能够缩短成像所需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6113312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084475.2
申请日:2023-01-13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H10N70/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衬底表面形成第一电极阵列;S2.在衬底的一侧涂覆光刻胶,在光刻胶上形成通孔阵列,通孔阵列在衬底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电极阵列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衬底至少部分裸露于通孔阵列;S3.采用Langmuir‑Blodgett工艺形成二维材料层;S4.使用有机溶剂冲洗二维材料层远离衬底的一侧;S5.重复步骤S2~S4,直至通孔阵列远离衬底的一侧均覆盖有二维材料层,形成二维材料层阵列;S6.在衬底上依次形成绝缘层阵列和第二电极阵列。本申请结合LB工艺和二维材料的特性,扩充了二维材料在半导体器件中实现阵列化的构建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542031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366990.1
申请日:2022-11-03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布拉格光栅位姿传感的电子内窥镜测控系统。光纤光栅解调系统连接到电子内窥镜的光纤,多通道光敏二极管用于将光纤光栅解调系统照射的光转换为电流,多通道电流采集部件用于采集多通道光敏二极管的电流获得电流信号并发送到处理模块,处理模块同时连接上位机、显示屏和超细径模组,接收电流信号进行传输处理,控制模块连接到光纤光栅解调系统,用于反馈调节光纤光栅解调系统内部的工作控制。本发明能有效减小体积并提高前端电流采集部分的信噪比,具备体积小、信噪比高、控制精度高、闭环响应速度快,集成化程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82503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310076358.1
申请日:2023-02-08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化荧光仿生模体成像方法及系统,包括:荧光采集模块:用于获取荧光分子在生物组织中的光谱信息、对比度信息和光强信息,并将所述光谱信息、所述对比度信息和所述光强信息保存于计算机中,并通过所述计算机通信端口传递给荧光再现模块;荧光再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光谱信息、所述对比度信息和所述光强信息生成荧光仿生模体;仿生模体成像模块:用于对所述荧光仿生模体进行成像。本发明用数字化方式代替传统荧光分子发光,具有高度稳定性;不同于荧光分子只能发射特定波段的荧光,该数字仿生模体可以模拟全波段任意的荧光分子的发射光谱,具备多样性和灵活性;荧光光谱和光强可通过光强调控进行调节,具备极高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675409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0202478.7
申请日:2022-03-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窥镜用4K变焦耦合器,包括前保护片到探测器芯片之间的光学成像镜组。所述光学成像镜组从前保护片到探测器芯片之间沿光轴方向排布顺序是第一胶合透镜、第二胶合透镜、第三胶合透镜、第一正透镜、第二正透镜、第一负透镜。第三胶合透镜与第一正透镜组成变倍镜组,第二正透镜与第一负透镜组成补偿镜组;变倍镜组与补偿镜组沿光轴方向联动实现变焦效果。所述变焦耦合器的每个所述透镜具有相适配的参数以使所述4K变焦耦合器具备焦距从14mm到32mm的变焦效果,入瞳直径3.5mm。使用4K分辨率1/1.8英寸探测器芯片,畸变小于2%。该耦合器全部采用球面透镜,并且能较好的配合目视内窥系统进行无级变焦实现对物方的变倍观察。
-
公开(公告)号:CN115655336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534701.4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FPGA的硬件可重构通用类人五感感知平台和方法,平台基于Xilinx FPGA SoC,采用软硬件协同、硬件模块化及软件模块化设计思路,通过硬件可重构技术,在一个通用硬件平台上可实现对视、听、触、嗅、味等多参量物理信号的高速、并行、实时采集与处理;高集成度、一体化平台,在一个平台上可实现传感器驱动、传感信号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及执行机构控制等多种功能;通用平台采用低功耗设计技术,将工作镜像中未使用到的硬件及软件功能模块屏蔽;采用多镜像不断电切换工作机制,在一个通用硬件平台上实现对类人五感信号的感知。
-
公开(公告)号:CN115642190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27398.0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H01L31/0232 , H01L31/09 , H01L31/18 , G02B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声子极化激元增强的平面型阻挡杂质带长波红外探测器及制备方法。器件自下而上依次为衬底,水平排列的接触层、吸收层和阻挡层,声子极化激元增强层以及金属电极;其中,衬底和阻挡层为本征半导体,接触层和吸收层为通过离子注入制备得到的掺杂半导体,声子极化激元增强层为通过沉积法制备得到的具有周期性微纳结构的声子极化激元材料薄膜。本发明的特点是利用微纳结构耦合入射光并激发声子极化激元,通过声子极化激元的限域光场约束效应增强探测器在长波红外波段的光吸收性能,制作工艺简单、灵敏度高的长波红外探测器。
-
公开(公告)号:CN115539856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481194.2
申请日:2022-11-24
IPC: F21K9/20 , F21K9/69 , F21K9/68 , F21V5/04 , F21V23/00 , F21V29/67 , F21V29/503 , F21V9/40 , F21V9/08 , A61B1/06 , A61B1/07 , F21W131/20 , F21Y115/10 , F21Y11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内窥镜光源装置。机箱组件内,光源模组组件有不同的光源和切换结构,产生不同模式光到导向座组件,经导向座组件输出光束;光源控制板经光源功率驱动板组件连接光源模组组件中的光源;光源模组组件中,绿光LED组件、两个二向色镜和出光镜筒组件依次布置在同一主光轴上,蓝光和白光LED组件分别在主光轴两侧,其一二向色镜保持固定,另一二向色镜可移动地安装;LED组件均包括LED芯片和两个准直镜。本发明可自由实现单色光和叠加色光的输出,提高探测效率,同时设计风扇正反转实现良好的散热风通路,分布结构布置,实现了整机运行稳定、功能可靠,从而达到较长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5460362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390953.4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之江实验室
IPC: H04N5/3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辨率可重构视觉传感器,包括: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含一个传感器传感模块,传感器传感模块用于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出。传感器像素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传感模块中像素的输出,传感器信号传输模块和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将信号传输模块传输的数据进行处理。本发明中的视觉传感器基于人视网膜中细胞的分布及视觉注意机制,在图像采集的基础上,可通过像素控制模块对像素的输出模式进行控制,实现低分辨实时监测模式和仿生局部高分辨实时分析模式。可在不降低目标物详细信息的情况下实现多个目标物的仿生局部高分辨成像,从而减少信息冗余,加快成像速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