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应用层中继的多径传输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23006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196986.4

    申请日:2014-05-0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应用层中继的多径传输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用户代理和中继服务系统;中继服务系统包括:中继服务控制器和中继服务转发器;该方法包括步骤1:中继服务转发器进行注册;步骤2:中继服务控制器获取中继服务转发器的信息;步骤3:作为发送端的用户代理获取中继路径;步骤4:作为发送端的用户代理沿着获取的中继路径进行数据传输;步骤5:中继服务转发器转发数据;步骤6:作为接收端的用户代理将接收到的数据重组为原始数据流并传递给上层应用,并向作为发送端的用户代理发送中继路径的传输质量信息;步骤7:作为发送端的用户代理调整数据流划分策略;步骤8:重复执行步骤4至步骤7,直至数据传输完毕;步骤9:释放中继路径。

    一种基于IMS信令体系构建云计算服务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27088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33855.4

    申请日:2013-06-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IMS信令体系构建云计算服务的系统及方法,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包括IMS客户端、IMS核心网络和IMS应用云服务器.其中IMS应用云服务器进一步包括云服务控制部分和云服务交云部分,云服务控制部分进一步包括云通知服务器、云配置服务器和云会话控制服务器,云服务交互部分进一步包括云交互控制服务器、云管理交互处理服务器和云服务交互处理服务器。本发明提出的基于IMS信令体系构建云计算服务的系统及方法,有助于简化云计算服务管理接口,并促进其标准化,这将有力支持云计算服务商业运营,进一步促进云计算服务内容创新。通过IMS业务方式提供云计算服务,可快速扩展IMS业务内容,促进IMS体系的普及和成长。

    基于帧内预测的MPEG-4视频混沌加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95034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110436393.7

    申请日:2011-12-2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帧内预测的MPEG-4视频混沌加密方法,涉及视频加密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的基于帧内预测的MPEG-4视频混沌加密方法,通过选择性的针对I帧中第一行和第一列的DC系数以及P帧、B帧中帧内编码宏块的DC系数来完成对视频序列的加密,本发明方法在保证基本的文娱类视频应用安全需求的前提下,具有加密效率高、压缩比影响小和实时性强等特点,可应用于实时监控、视频直播、付费电视等视频领域;此外,在发明所提出的算法框架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即具体的加密操作和密钥流发生器可以根据安全性的需求而灵活改变,对于高安全性的加密需求,可以选择使用随机性好、复杂度高的其它加密算法来完成,以实现一个更好的密码学安全性。

    一种高铁赤泥铁、铝、钠高效分离综合利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51425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292990.1

    申请日:2012-08-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nventor: 李强 张伟 邹宗树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4 Y02P10/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铁赤泥铁、铝、钠高效分离的方法,方法以高铁赤泥为原料,适当加入铁精矿和焦粉后压制成赤泥球团;干燥、预热后使用转底炉直接还原铁、钠等金属氧化物;还原后的金属化球团送入铁浴式氧煤熔融还原炉高温熔化分离;分离后的铁用于炼钢,高铝熔渣经改性后回收氧化铝;从废气携带的烟尘中回收钠金属氧化物;氧煤熔融还原炉产生的混合煤气经改质后返回转底炉使用。本发明可有效实现赤泥资源的高效回收和大规模工业综合利用。

    基于废白铜的铜锡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68561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37695.9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废白铜的铜锡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废白铜回收铜基复合材料制备和葡萄糖电化学检测领域,以废白铜硫酸溶解液作为铜金属前驱体,银丝作为阴极,添加氧化锡粉末的废白铜硫酸溶解液作为电解液,废白铜片为阳极,通过电化学复合电沉积工艺,在银丝上合成铜包覆氧化锡的复合材料,将铜包覆氧化锡的复合材料在氩氢混合气体中进行低温煅烧,获得铜锡复合电极材料。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铜锡复合电极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本发明所述的制备工艺简单,可以推动铜锡基复合材料在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领域的应用。

    一种基于潜在扩散模型的多阶段结构拓扑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1771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51786.9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潜在扩散模型的多阶段结构拓扑优化方法,涉及工程设计和结构设计优化技术领域。利用传统SIMP方法创建结构拓扑优化图像数据集并进行预处理;然后将结构拓扑优化图像映射到低维潜在空间表示以减少数据维度提升计算效率;并在低维潜在对初始潜在变量进行前向扩散过程及逆向扩散过程,在逆向扩散过程中加入去噪网络并引入交叉注意力机制和条件机制,使得拓扑结构根据物理和功能需求调整设计,并保证结构保真度;完成训练后将低维空间的潜在变量映射回高维空间,生成拓扑结构,并对其进行少步SIMP直接优化,快速细化结构并直接将物理信息注入设计中,以适应给定的边界条件,实现少步迭代即可完成最优拓扑结构生成。

    基于多尺度Transformer和纹理增强的图像超分辨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5099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13038.2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尺度Transformer和纹理增强的图像超分辨率方法,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首先,本发明的模型中使用了更丰富的网络结构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能够更准确的恢复高分辨率图像;其次,本发明采取了一种级联训练的方式来优化超分辨率模型的重建过程,能够对于图像中的纹理做到更细致的恢复;此外,本发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即可适用于流媒体等对于感知效果要求较高的领域,也能适用于卫星遥感对图像恢复精度要求较高的领域;最后,本方法具有较强的拓展性,除了现在的图像分类之外,还可以和物体识别、语义分割等任务配合使用。

    一种基于UniEVA模型的异常行为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35122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48064.X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UniEVA模型的异常行为检测系统及方法,属于行为识别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局部模块、全局模块、融合模块和分类器;首先使用时间下采样和3D卷积将视频流投影为一个包含M个令牌的矩阵,输入到局部模块用于局部建模,得到局部特征,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视频中特定对象的动作和位置关系;再利用全局模块对其进行全局建模,得到全局特征,能够捕捉整个视频序列中的长期时空依赖关系,理解整个视频的动作背景、场景变化以及对象之间的全局关系;然后利用融合模块进行特征融合,得到最终视频表示;最后利用分类器对其行为分类,识别出具体异常行为;本发明针对复杂环境具有较高识别精度,对维护公共场所安全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一种基于微震信息的深埋TBM隧洞断裂型岩爆类型预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52497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42600.9

    申请日:2023-11-0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微震信息的深埋TBM隧洞断裂型岩爆类型预判方法。该断裂型岩爆类型预判方法包括步骤:S1、在岩爆风险区开展微震监测工作,通过对已发生的断裂型岩爆微震活动信息进行分析,确定岩爆微震活动空间预警单元;S2、采集并处理步骤S1所述岩爆微震活动空间预警单元内的微震监测信息;S3、将S2分析得到的潜在岩爆孕育过程中的微震监测信息与已知的断裂型岩爆孕育过程微震监测信息对比,综合预判潜在岩爆类型是否为断裂型岩爆。本发明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提前对潜在断裂型岩爆类型进行预判,为断裂型岩爆预警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具有很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一种非对称高地应力隧道岩爆微震传感器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0835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64034.2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对称高地应力隧道岩爆微震传感器布置方法,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基于隧道围岩地质资料,根据非对称原岩地应力分布与隧道断面几何特征,对非对称高应力隧道稳定性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并计算非对称高应力隧道能量,确定岩爆风险区位置,在应力集中区前后方均布置微震传感器,将风险较高的区域及其附近区域始终包含于布置在掌子面前后两组微震传感器阵列内;微震传感器相互协同工作且在空间上错开布置,微震传感器的安装布置紧跟应力集中区向前向后移动并始终与应力区保持一定距离范围。本发明使得隧道应力集中区及附近更多的有效微破裂源信号能被微震传感器捕捉,提高微震源定位精度,为深埋硬岩隧道灾害的准确预测预报奠定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