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23006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196986.4
申请日:2014-05-0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H04L29/06 , H04L29/08 , H04L12/721
Abstract: 一种基于应用层中继的多径传输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用户代理和中继服务系统;中继服务系统包括:中继服务控制器和中继服务转发器;该方法包括步骤1:中继服务转发器进行注册;步骤2:中继服务控制器获取中继服务转发器的信息;步骤3:作为发送端的用户代理获取中继路径;步骤4:作为发送端的用户代理沿着获取的中继路径进行数据传输;步骤5:中继服务转发器转发数据;步骤6:作为接收端的用户代理将接收到的数据重组为原始数据流并传递给上层应用,并向作为发送端的用户代理发送中继路径的传输质量信息;步骤7:作为发送端的用户代理调整数据流划分策略;步骤8:重复执行步骤4至步骤7,直至数据传输完毕;步骤9:释放中继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3064390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0286208.4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辽阳供电公司 , 东北大学
IPC: G05B19/418
Abstract: 基于案例推理的水泥生产企业污染物排放主动告警方法,属于环保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能够依据主要生产设备的用电数据及时有效地发出污染物排放量的告警信号,提示环保监测部门采取措施减少大气污染;充分利用了电力和环保数据,以及环保人员的工作经验,实现了水泥生产企业污染物排放量主动告警,减轻了环保人员的工作强度;不仅能够及时减少水泥生产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而且也能够为其他污染物排放量高的行业企业的污染物排放及时告警探索出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
-
公开(公告)号:CN103327088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233855.4
申请日:2013-06-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IMS信令体系构建云计算服务的系统及方法,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包括IMS客户端、IMS核心网络和IMS应用云服务器.其中IMS应用云服务器进一步包括云服务控制部分和云服务交云部分,云服务控制部分进一步包括云通知服务器、云配置服务器和云会话控制服务器,云服务交互部分进一步包括云交互控制服务器、云管理交互处理服务器和云服务交互处理服务器。本发明提出的基于IMS信令体系构建云计算服务的系统及方法,有助于简化云计算服务管理接口,并促进其标准化,这将有力支持云计算服务商业运营,进一步促进云计算服务内容创新。通过IMS业务方式提供云计算服务,可快速扩展IMS业务内容,促进IMS体系的普及和成长。
-
公开(公告)号:CN105933232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610187763.0
申请日:2016-03-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H04L12/727 , H04L12/721 , H04L12/733 , H04L12/803 , H04L12/911
Abstract: 支持多业务数据传输需求的多径传输控制终端及方法,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终端设置在数据传输的端点,包括多径会话管理模块、路径管理模块、流划分模块、路径选择模块、子流发送控制模块、子流接收控制模块、整流重组模块、路径传输质量报告模块和路径评价模块。接收到上层应用的数据流时,将数据流划分成流块,为每个流块选取一条路径,调度到同一路径的流块组成一个子流,流块进一步划分成传输单元,并封装成多径传输数据包后传送至对端,并根据对端反馈的路径传输质量,动态调整路径选择策略;接收多径传输数据包时,重组子流数据,进而重组为数据流后传至上层应用。本发明可满足多种业务类型的不同传输需求,且提高了多径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656774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610018297.3
申请日:2016-01-1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H04L12/707 , H04L29/06 ,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实时视频会话媒体数据多径混合冗余传输方法,该方法为视频发送端将捕获的实时视频会话媒体数据按照实时视频会话双方协商的视频编解码格式和应用层网络传输协议进行封装,经由多条不完全相交的网络传输路径进行多径混合冗余传输,其中对实时视频会话媒体数据的关键帧数据采用冗余传输方式,同时发送至多条不完全相交的传输路径上,对非关键帧数据采用分发传输方式,分配到多条路径传输;视频接收端对接收到的不同传输路径的数据包分组进行冗余剔除和重组操作,得到按序排列的实时视频媒体数据包,并按照实时视频会话双方协商的视频编解码格式和应用层网络传输协议进行实时视频数据分组回调解码操作,得到原始的视频媒体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135468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410310503.9
申请日:2014-07-0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支持多径中继传输的IMS会话协商控制系统、装置及方法,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引入多径传输业务,使IMS网络侧便于对媒体传输进行管理(如授权管理、路径管理、计费管理);通过对注册过程和会话建立过程进行多径传输业务授权,使IMS网络侧能够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媒体传输服务质量;通过会话协商,使IMS网络侧能够为终端之间和终端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多种会话提供多径传输业务;并在多径传输过程中引入了IMS网络能力,提高了多径传输的灵活性和可控性,进一步完善了多径传输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5656774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018297.3
申请日:2016-01-1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H04L12/707 , H04L29/06 , H04L29/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5/601 , H04L45/24 , H04L65/80 , H04L69/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实时视频会话媒体数据多径混合冗余传输方法,该方法为视频发送端将捕获的实时视频会话媒体数据按照实时视频会话双方协商的视频编解码格式和应用层网络传输协议进行封装,经由多条不完全相交的网络传输路径进行多径混合冗余传输,其中对实时视频会话媒体数据的关键帧数据采用冗余传输方式,同时发送至多条不完全相交的传输路径上,对非关键帧数据采用分发传输方式,分配到多条路径传输;视频接收端对接收到的不同传输路径的数据包分组进行冗余剔除和重组操作,得到按序排列的实时视频媒体数据包,并按照实时视频会话双方协商的视频编解码格式和应用层网络传输协议进行实时视频数据分组回调解码操作,得到原始的视频媒体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270312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505329.3
申请日:2014-09-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H04L12/729 , H04L12/721 , H04L12/741
Abstract: 支持流量优化和应用感知的中继路径分配系统及方法,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应用层流量优化服务器提供的底层网络信息,控制服务器将中继服务器组成的中继重叠网络按照底层网络拓扑信息进行有效组织,使得中继重叠网络拓扑模型具有可伸缩性强、与底层物理网络相感知的特点;利用中继服务器之间的探测性能,控制服务器获取中继重叠网络的多项传输性能,从而具有应用感知的能力;中继路径的路径代价评价方法综合考虑路由开销、传输性能、负载率等多种因素,使得本发明不仅在选择优质中继路径方面具有较优性能,同时又能够灵活地均衡中继服务器之间的负载。
-
公开(公告)号:CN113064390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286208.4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辽阳供电公司 , 东北大学
IPC: G05B19/418
Abstract: 基于案例推理的水泥生产企业污染物排放主动告警方法,属于环保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能够依据主要生产设备的用电数据及时有效地发出污染物排放量的告警信号,提示环保监测部门采取措施减少大气污染;充分利用了电力和环保数据,以及环保人员的工作经验,实现了水泥生产企业污染物排放量主动告警,减轻了环保人员的工作强度;不仅能够及时减少水泥生产企业的污染物排放量,而且也能够为其他污染物排放量高的行业企业的污染物排放及时告警探索出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
-
公开(公告)号:CN104270312B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410505329.3
申请日:2014-09-2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H04L12/729 , H04L12/721 , H04L12/741
Abstract: 支持流量优化和应用感知的中继路径分配系统及方法,属于网络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应用层流量优化服务器提供的底层网络信息,控制服务器将中继服务器组成的中继重叠网络按照底层网络拓扑信息进行有效组织,使得中继重叠网络拓扑模型具有可伸缩性强、与底层物理网络相感知的特点;利用中继服务器之间的探测性能,控制服务器获取中继重叠网络的多项传输性能,从而具有应用感知的能力;中继路径的路径代价评价方法综合考虑路由开销、传输性能、负载率等多种因素,使得本发明不仅在选择优质中继路径方面具有较优性能,同时又能够灵活地均衡中继服务器之间的负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