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40186A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10850672.4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蚕茧状C@NiCo2O4复合材料,以硝酸钴、硝酸镍、尿素和PVP为原料,以DMF为溶剂,经静电纺丝法固化得到Co-C前驱体,再经剧烈搅拌油浴法制得。所得材料中,碳元素以直径为0.5-1微米的碳纤维结构存在,作为蚕茧状的核心;NiCo2O4作为蚕茧状的外层结构,包覆在碳纤维的表面形成蚕茧状C@NiCo2O4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静电纺丝原液;2)静电纺丝法制备Co-C前驱体;3)剧烈搅拌油浴法制备蚕茧状C@NiCo2O4复合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在0.1-0.4V范围内充放电,在放电电流密度为1 A/g时,比电容为1900-2000F/g。本发明的剧烈搅拌油浴法,操作简单,耗时短,便捷无危险的特点;原料相容性好,毒性低,制备条件温和,在超级电容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120306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910438330.1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Mo-O-S球形花簇结构复合材料,其微观结构为球形花簇结构,以球核为主体,球核上长满花瓣;所述球核的成分为CoS和MoS2,所述花瓣的成分为Mo8O23。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Co-Mo-O前驱体的制备;2)Co-Mo-O-S球形花簇复合材料的制备。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在0-0.35V范围内充放电,在放电电流密度为1A/g时,比电容为1100-1200 F/g。本发明避免引入低比电容的碳材料,具有:1、仅需要水热法,无需烧结碳化,制备工艺简单,能耗低;2、具有较高的比电容。同时,通过硫化操作,实现球形花簇结构,大幅提高材料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033950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262895.9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锤状钴锰氧化物复合材料,由乙酸钴和柠檬酸三铵络合,再由Mn负载得到钴氧化物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整体为纺锤状结构,碳材料存在于纺锤状结构中;Mn由MnCl2·4H2O和KMnO4原位制得,直接与乙酸钴和柠檬酸三铵络合物负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络合物的制备;2)锰元素与络合物的复合;3)纺锤状钴锰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在1M KOH溶液下,在-0.1-0.5V范围内充放电,在放电电流密度为4 A/g时,比电容为410-440 F/g。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廉价,适于大批量的生产;降低钴锰材料的浪费;纺锤状的形貌;负载Mn,保护Co3O4结构被,降低电解液浓度的优点,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831759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666436.2
申请日:2018-06-26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壳聚糖多孔碳复合材料,由氧化石墨烯与壳聚糖,采用两步煅烧法,吸附Co、Ni、B后再进行高温煅烧,将镍、钴氧化物均匀地分散在掺杂硼、氮的多孔碳的孔道内。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氮掺杂氧化石墨烯/壳聚糖粉末的制备;2)前驱体的制备;3)石墨烯/壳聚糖多孔碳复合材料的制备。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在-0.1-0.4V范围内充放电,在放电电流密度为1 A/g时,比电容为800-900 F/g。本发明不仅表现出双电层电容性能,而且表现出法拉第电容性能,因而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76678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708455.7
申请日:2018-07-0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聚吡咯‑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1)溶液的配置;2)石墨烯‑聚吡咯的制备;3)石墨烯‑聚吡咯负载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在0‑0.35V范围内充放电,在放电电流密度为1 A/g时,比电容可以达到2500‑2600 F/g。本发明以蒸馏水为溶剂,石墨烯‑聚吡咯做为基底材料,加入钴和镍盐室温搅拌至溶解混合均匀,转移到反应釜中水热反应,制得石墨烯‑聚吡咯‑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石墨烯和聚吡咯的掺杂,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分布在基底材料表面,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制备工艺简单,表现出优良的电化学特性,可用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8760855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24155.3
申请日:2018-05-2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3278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聚吡咯‑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采用原位化学聚合和静电吸附的相结合的方法,将金纳米粒子负载与石墨烯‑聚吡咯复合材料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溶液的配置;2)溶液的混合反应制备聚吡咯‑石墨烯米复合材料;3)金纳米粒子溶液的制备;4)金纳米粒子的吸附。石墨烯‑聚吡咯‑金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应用,用于阻抗型大肠杆菌生物传感器修饰电极的应用,检测大肠杆菌的线性范围为1×102~1×107 CFU/mL,最低检出限为100 CFU/mL。本发明所制备的阻抗型大肠杆菌生物传感器还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选择性高等优点,因而在食品安全和临床分析等领域中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160073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474543.7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 , B01J23/462 , B01J35/0013 , B01J35/0093 , B01J35/1028 , B01J35/1061 , B01J37/084 , B01J37/10 , B01J37/16 , C01B3/065 , C01P2006/12 , C01P20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钌纳米粒子的多孔碳材料,由葡萄糖作为碳源,加入一定量的含氮化合物,然后通过水热法制备含氮前驱体,经煅烧和处理后得到多孔结构碳材料,然后通过原位还原法将金属钌负载到多孔碳材料上,得多孔活性碳材料负载钌纳米粒子材料,其比表面积范围为1800~2000 m2g‑1,微孔比表面积为1000~1100 m2g‑1,微孔含量52~55 %,孔径分布均一,孔径分布为1.68~2.30 nm。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含氮前驱体的制备;2)多孔结构碳材料的制备;3)钌纳米粒子的负载,得到负载钌纳米粒子的多孔碳材料。作为氨硼烷水解放氢催化剂,75~100 s完成放氢,放氢速率达到2000~3300 ml s‑1g‑1;可以循环使用,放氢量保持在99~100%。在制氢材料、燃料电池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958793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081621.7
申请日:2017-11-0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 H01G11/24 , C01G51/04 , H01G11/34 , H01G11/36 , H01G11/46 , H01G11/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O掺杂的三维石墨烯,由固化柿子单宁吸附了Co离子后,再进行高温碳化后,得到,其中CoO纳米颗粒的直径为5-10 nm,采用Co离子作为催化剂及前驱体,一步碳化法制备。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固化柿子单宁粉末的制备;2)前驱体的制备;3)三维石墨烯的制备。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在0-0.4V范围内充放电,在放电电流密度为1 A/g时,比电容可以达到1000-1200 F/g。本发明采用一步碳化法,工艺简单;CoO纳米粒子和三维石墨烯同时生成,CoO纳米粒子高度分散在石墨烯载体上,阻止了其团聚,提高了材料的超级电容性能,在超级电容器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568811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1016585.1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04 , C08G73/0611 , C08K3/04 , C08K3/08 , C08K5/092 , C08K2003/085 , C08L79/04 , G01N27/0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u‑BTC/聚吡咯纳米线/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氨气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氨气传感器和氨敏感纳米复合材料,所述氨敏感纳米复合材料为Cu‑BTC、聚吡咯纳米线、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氨敏感纳米复合材料固定于ITO导电玻璃上。该氨气传感器可以在室温条件下定量检测氨气的浓度,而且操作简便,重现性好。所述聚吡咯纳米线/石墨烯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独特的化学结构,诱导了纳米Cu‑BTC的合成,另一方面,Cu‑BTC有效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对氨气有良好的吸附作用,两者协同作用,提高了在室温下氨气检测的灵敏度和选择性,而且还具有工艺简单,应用范围广和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069862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410253733.6
申请日:2014-06-1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01J23/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晶三元合金/石墨烯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是(1)取一定量的CoSO4或NiSO4和一定量的ZnSO4,加入到去离子水中;(2)取一定量的石墨烯加入到上述溶液中,超声0.5-3h,pH值为5-7;(3)配置0.05-2 mol/L的NaOH溶液,取一定量的NaBH4加入NaOH溶液中:(4)再将步骤(3)的溶液用碱式滴定管缓慢地向步骤(2)溶液中滴加,并用磁力搅拌器对步骤(2)的溶液进行搅拌;滴加完成后,过滤、洗涤、干燥,在20-30%NaOH溶液中浸渍1h;然后过滤、洗涤、干燥,研磨得到非晶三元合金/石墨烯复合催化剂。本发明的优点是:制备工艺简单,产品性能稳定,适合大批量的制备,而且后处理工艺简单,所制备的催化剂分散性能好,催化效率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