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泵内流激励振动分离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68752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611039601.9

    申请日:2016-11-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泵内流激励振动分离装置及试验方法,将电机轴与泵轴通过电磁联轴器连接,飞轮通过连接键与泵轴相连接,电机定子和水泵定子分别通过隔振器安装在基座上。通过动平衡试验来消除由于转子不平衡引起的机械振动。电磁联轴器断电瞬间,电机轴与泵轴完全脱开,泵转子在大惯性飞轮的带动下继续保持旋转,切断了转子途径的振动传递;电机定子和水泵定子分别通过隔振器安装在基座上,切断了定子途径的振动传递。此时,水泵仅在受流体激励的工况下运行,从而实现了流体激励的振动分离。本发明将驱动系统与水泵系统的定子和转子部分完全隔离,使水泵仅在流体激励的情况下运行,从而实现流体振动激励源的提取。

    一种分段式高压三螺杆泵
    14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949045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280199.1

    申请日:2017-04-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165 F04C15/00 F04C2240/2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段式高压三螺杆泵,包括三螺杆泵,其特征在于,主动螺杆、从动螺杆均有多个分段,主动螺杆各个分段的连接处和从动螺杆各个分段的连接处相互错开。从动螺杆的分段数量多于主动螺杆的分段数量。本发明的螺杆衬套、主动螺杆、从动螺杆均为分段配置,允许螺杆工作长度进一步加长,从而进一步提高三螺杆出口压力;并且分段易于加工,允许被连接的主动螺杆分段存在一定的角度偏差,降低了加工难度。

    一种离心泵内流激励振动分离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6875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39601.9

    申请日:2016-11-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泵内流激励振动分离装置及试验方法,将电机轴与泵轴通过电磁联轴器连接,飞轮通过连接键与泵轴相连接,电机定子和水泵定子分别通过隔振器安装在基座上。通过动平衡试验来消除由于转子不平衡引起的机械振动。电磁联轴器断电瞬间,电机轴与泵轴完全脱开,泵转子在大惯性飞轮的带动下继续保持旋转,切断了转子途径的振动传递;电机定子和水泵定子分别通过隔振器安装在基座上,切断了定子途径的振动传递。此时,水泵仅在受流体激励的工况下运行,从而实现了流体激励的振动分离。本发明将驱动系统与水泵系统的定子和转子部分完全隔离,使水泵仅在流体激励的情况下运行,从而实现流体振动激励源的提取。

    一种可连续变化的活塞环整环机械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842156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312368.0

    申请日:2016-05-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9/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连续变化的活塞环整环机械加载装置,活塞、加载装置壳体、加载顶杆、连接顶杆,加载装置壳体设置在活塞顶部,加载装置壳体里设置弹簧组件安装孔,弹簧组件安装孔里安装弹簧组件,所述弹簧组件包括外侧弹簧卡具、内侧弹簧卡具、弹簧,弹簧位于外侧弹簧卡具和内侧弹簧卡具的中空结构里,加载顶杆一端与外侧弹簧卡具相连,另一端与活塞环相接触,加载装置壳体中部伸出螺杆,螺杆上安装调节螺母,连接顶杆的一端连接内侧弹簧卡具,另一端与调节螺母相接触。本发明可对活塞环整环进行加载,既实现了对活塞环周向均匀连续定量加载,同时也保证了活塞环与缸套间的相对的弹性接触。

    基于动柔度理论的电机电磁力验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16639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310692436.7

    申请日:2013-1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动柔度理论的电机电磁力验证方法。采用锤击法,测得自由悬挂下的电机转子和端盖系统以及刚性安装下的电机定子和机壳系统的模态;提取定子电磁力作用点到连接螺栓安装点以及端盖螺栓安装点到轴承安装点的动柔度;采用有限元法计算自由状态下连接螺栓的动柔度;对组合结构的动柔度进行计算;对负载状态下的轴承安装点响应进行测试,从测试结果中剥离非电磁力激励产生的响应,得到单纯电磁力作用下的轴承安装点响应,将其与计算响应进行比较,验证计算电磁力的正确性。本发明可以对电机电磁力的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同时不受气隙长度的影响,对于气隙长度较小、不能布置霍尔传感器的中小型电机尤为适用。

    一种适用于动力装置复杂隔振系统的主动抗冲击模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03453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155808.2

    申请日:2013-04-2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动力装置复杂隔振系统的主动抗冲击模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动力设备基座处的加速度信号,判断系统是否受到冲击:当基座加速度的大小超出设定的阈值后即进入冲击主动控制模块;对输入的加速度信号及加速度变化率信号进行模糊化,将得出的结果通过查询模糊控制规则表,得到控制信号的模糊输出值,由控制信号的三角型隶属函数完成清晰化接口,得出冲击控制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器放大后输入主动吸振器,当基座加速度值及加速度变化率均小于设定阀值时则冲击响应结束。本发明使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且反应时间短,满足冲击控制的瞬时性的要求,使用本发明之后,复杂隔振系统的抗冲击性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种基于延迟逆系统的动载荷识别的时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00275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454301.7

    申请日:2013-09-2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延迟逆系统的动载荷识别的时域方法,选取长度为l的自适应滤波器,用于模拟机械系统的延迟逆模型,以白噪声信号fw(n)作为机械系统h(n)的输入,采集机械系统的输出信号xw(n),将xw(n)作为输入信号,输出为fo(n),对fw(n)进行延迟处理,获得延迟信号fd(n),取fd(n)与自适fo(n)的差值,作为误差信号e(n),以e(n)调整自适应滤波器权系数W(n),直至e(n)的均方值收敛,此时W(n)即为机械系统延迟逆模型时域特性的最佳估计,从而得到机械系统的自适应延迟逆模型;采集h(n)在实际载荷f(n)作用下的响应信号xa(n),xa(n)作为自适应延迟逆模型的输入,得自适应延迟逆模型的输出信号fa(n),此时的fa(n)即为f(n)的最佳延迟估计。本发明适用于任意机械系统,无论原系统是最小相位系统还是非最小相位系统,均能获得稳定的延迟逆系统。

    一种设备机脚的动态传递力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35376B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210239179.7

    申请日:2012-07-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机脚的动态传递力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螺栓、螺母将设备机脚固定在安装基础上,设备机脚和安装基础之间安装第一环形压电式力传感器,螺母和设备机脚之间安装第二环形压电式力传感器;启动设备,通过第一环形压电式力传感器获取设备机脚直接传递到安装基础上的力,通过第二环形压电式力传感器获取设备机脚通过螺栓传递到基础上的力;测量上下两个传感器所测力信号间的相位差,从而获得机脚输出的合力。本发明的测量精度远高于目前通用的单传感器测量法的测量精度。

    一种工程用动态预紧式压电型力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2735377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39206.0

    申请日:2012-07-1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用动态预紧式压电型力传感器,包括压电元件、连接块、预紧螺栓,连接块包括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两个连接块上设置用于安装预紧螺栓的孔,孔上方设置用于连接设备机脚或安装基础的连接螺孔,压电元件中间设置用于安装预紧螺栓的预紧孔,压电元件通过预紧孔、预紧螺栓安装在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之间,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相对于压电元件对阵布置,压电元件引出L5线。本发明传感器整体校准后使用,其测量值不随安装状态的变化而变化,避免了传统环形压电传感器测量值随安装螺栓刚度及预紧力大小变化的缺点,精度大大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