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7392553U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21370437.X
申请日:2017-10-23
IPC: E04B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楼板。装配式混凝土楼板包括混凝土板和连接单元,每相邻两块混凝土板都通过连接单元装配连接在一起。该连接单元包括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第一、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包括固接在一起的第一横板和第一纵板。该混凝土板包括钢筋网,第一纵板和钢筋网固定焊接在一起,在钢筋网上浇筑混凝土,第一纵板构成混凝土板边界且第一横板位于混凝土板外,相邻两混凝土板的第一横板通过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在一起;在相邻两混凝土板之间的连接机构上浇筑混凝土。它能产生如下优点:便于工厂加工,容易形成产业化,符合国家推行装配式建筑产业政策的优势条件;安装方便、连接机构简易、现场湿作业较少、便于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207081606U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720538660.4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非四周受火后混凝土柱拟静力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的炉体的第四面炉壁根据混凝土柱的受火方式由两块活动炉壁加上中间开口部分砌筑临时性填充墙组合而成。炉体设置在反力架的架体内,竖向荷载加载装置安装在中间横向钢梁底面用以对混凝土柱施加竖向荷载;水平拉压伺服加载装置安装在水平反力墙上,可在受火后对混凝土柱试件施加推覆荷载和低周水平反复荷载。通过该试验装置对持荷混凝土柱先进行非四周受火方式下火灾试验,熄火冷却后再进行拟静力试验,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各测点的气压、温度、位移和荷载。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三面、相邻两面、单面等非四周受火方式下混凝土柱耐火性能和灾后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036738U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20599871.9
申请日:2017-05-2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1N25/00
Abstract: 一种隧道顶板耐火性能测试装置,包括一上开口的火灾炉、若干支座、用于模拟隧道顶板的构件和密封结构;所述火灾炉、构件和密封装置包围形成一密封的炉膛;所述支座竖立于所述炉膛内部,与所述火灾炉的炉壁具有相同高度;所述构件架置于所述支座上;所述密封结构包括4交错放置的炉盖和用于密封所述炉盖与火灾炉之间的空隙的至少一耐火砖,利用该装置进行隧道顶板耐火性实验,装卸构件操作方便,减轻了实验人员的劳动强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862656U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20492869.1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侧通道失火时沉管隧道变形的测试机构,包括试验试件、加载系统、加热装置、数据采集系统,能够系统而又全面地测试出沉管隧道在施加使用荷载情况下,管段和接头处的温度分布及变形特征,进而有利于准确地认识沉管隧道在施加使用荷载情况下,单侧隧道发生火灾情况下的破坏特征,从而为沉管隧道在结构运营过程中的健康监测提供理论依据。实施时,竖向反力架与横向反力架可以不采用传统的钢结构,而采用型钢-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较为经济、合理。本实用新型的加载系统,有效地避免了由于以往沉管隧道中采用水或砂石堆载模拟均布荷载,导致在试验时水汽不能正常挥发,不能观测管段结构上变形和裂缝开展情况。(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4514511U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20184257.7
申请日:2015-03-3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1L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箱梁截面上剪应力分布测试的装置,包括:箱梁测试试件、固定支座和加载装置;所述箱梁测试试件安装固定于所述固定支座上;所述箱梁测试试件的特定截面上粘贴有应变片,所述应变片的导线与应变采集系统和计算机连接;所述箱梁测试试件上设有与所述加载装置相配合的第一加载梁和第二加载梁,其中第二加载梁的安装位置低于所述第一加载梁。利用该装置,能准确的测试出特定截面上在腹板和翼缘的上、下表面和相应位置处混凝土内部应变分布,进而得到截面上剪应力的大小分布情况。从而有利于正确认识截面上产生的剪力滞后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203465150U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20580494.6
申请日:2013-09-1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1N3/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混凝土圆筒壳安全性能的新型测试装置,包括胶囊、加压装置、支撑装置、形变检测装置、声探测装置和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如此,利用加压装置给环形胶囊加压,在支撑装置的支撑下,环形胶囊将膨胀压力均匀施加于混凝土外筒壳的内表面和混凝土内筒壳的外表面,加压装置对环形胶囊加压直至破坏,将压力信号传输给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形变检测装置检测相应筒壳的形变,将形变信号传输给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声探测装置探测相应筒壳的裂缝情况,将裂缝情况信号传输给数据采集处理装置分析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本实用新型重复检测多组不同参数的两混凝土圆筒壳,可预测混凝土圆筒壳可能出现的裂缝和破坏形式。
-
公开(公告)号:CN202866082U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20456791.5
申请日:2012-09-0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内嵌型钢式加强无梁楼盖结构,包括整体浇筑而成的无梁楼盖和混凝土柱,于该无梁楼盖与混凝土柱连接节点位置设有内嵌型钢,该内嵌型钢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该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垂直焊接以形成十字形结构,并且,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均为宽翼缘H型钢。籍此,混凝土柱与无梁楼盖相交的节点区采用十字形的内嵌型钢进行加强,可有效提高其抗冲切能力,无需另设置柱帽,具有提高楼盖板与支撑柱连接处纵向、横向的抗弯能力和抗震性能的作用,同时还可方便混凝土柱与楼盖板的节点处理和降低施工难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