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10348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310346099.X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C08B3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聚糖季铵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作含羧基的小分子季铵盐;步骤2,将壳聚糖溶解在醋酸水溶液中,得到质量百分浓度为1%‑5%的壳聚糖溶液;步骤3,将上述的小分子季铵盐溶加入1‑乙基‑(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得到小分子季铵盐溶液;步骤4,将小分子季铵盐溶液加入到壳聚糖溶液中进行反应;步骤5,反应结束后,将产物转移至超滤装置中,加水超滤除去未参与反应的小分子季铵盐,浓缩干燥得到壳聚糖季铵盐。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合成的壳聚糖季铵盐抗菌剂的水溶性好,抑、抗菌活性高,能抑制生物被膜形成,对成熟的细菌生物被膜具有一定的清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57725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842924.X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B01J20/24 , B01J20/06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30 , C02F10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季铵化改性壳聚糖基锌铁水滑石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吸附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铁盐和锌盐的混合溶液与季铵化改性壳聚糖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液;(2)将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加入所述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中进行沉淀反应后陈化,得到季铵化改性壳聚糖基锌铁水滑石吸附材料。本发明得到的吸附材料对苋菜红的吸附量为292.30mg/g,对酸性红的吸附量为288.17mg/g,对诱惑红的吸附量为292.84mg/g;循环使用五次后,对苋菜红、酸性红和诱惑红的吸附量均能达到初始吸附量的80%以上,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可重复利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3321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562501.4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浙江欣兴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聚磁功能的磁座以及磁座钻,涉及磁座钻技术领域,包括座体以及与座体适配连接的线圈、短路环和磁聚器,所述座体的内部设有两个环形槽;所述线圈配置在所述环形槽内;所述磁聚器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设有安装腔,所述座体容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内壳置于所述环形槽内,并与所述环形槽的内壁贴合;通过向所述环形槽内灌入环氧树脂以使所述线圈和内壳固定,所述短路环配置在所述环形槽内,并位于所述环氧树脂层的外周;当所述线圈通电时,磁感线沿所述内壳至所述外壳的方向以穿过磁座吸附面与工件表面的气隙,并经由工件传导回到所述座体内,从而避免对磁座钻控制系统以及周围电子造成电磁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744471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562472.1
申请日:2023-11-2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浙江欣兴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座的冷却结构以及磁座钻,涉及磁座钻技术领域,座体内设有两个环形槽,各环形槽均设有与外部连通的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线圈套置在环形槽内;冷却组件包括冷却环以及嵌设于冷却环内壁的多个磁致冷却块,冷却环装配在环形槽内,并套设在线圈外;冷却环具有冷却腔、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用以与进液通道导通,出液口用以与出液通道导通;通过将环氧树脂灌入环形槽,以使冷却组件和线圈固定;短路环配置在环形槽内,并附在环氧树脂层的外周;当磁座钻运作时通过冷却通道实现液体循环冷却;当磁座钻停止运作时通过磁致冷却块退磁吸收热量实现磁致冷却。从而有效的控制磁座内部温度,延长磁座持续作业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8387474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1810116554.6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1N3/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超声辅助单颗磨粒钟摆式划擦试验装备,X向直线运动机构装设在床身和Z向直线运动机构之间,Z向直线运动机构装设在X向直线运动机构和转接板之间,角度微调装置装设在转接板和支架之间,超声换能器与变幅杆连接在一起并固定在支架上,试件与变幅杆一起做高频周期振动;主轴电机带动回转盘绕Z向转动,回转盘外回转周壁上固设有工具头,该工具头上固设有单颗磨粒。它具有如下优点:X向进给用于控制划擦深度,角度微调装置用于调整试件划擦表面与Z向进给方向平行,Z向进给用于在试件表面形成若干个等切深等长度的划痕,可以实现单颗磨粒的干涉划擦与非干涉划擦,可以用于研究超声辅助单颗磨粒划擦过程的材料去除机理。
-
公开(公告)号:CN11432391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78474.8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单颗磨粒变深度划擦用夹具及其使用方法,夹具包括基盘、下夹具体、上夹具体、工件、调整机构和平衡块;该下夹具体装在基盘上且凹进部分和凸起部分配合构成球面副;通过上夹具体和下夹具体夹接工件;通过调整机构调整工件端面和基盘回转轴线偏转与否及偏转角度;该基盘上端面凹设环形滑槽,通过两平衡块滑动调节产生的等效平衡质量m',该等效平衡质量m'抵消基盘、下夹具体、上夹具体和工件装配后产生的偏心质量m。它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工件倾斜调整消除摩擦盘的端面跳动,通过平衡质量m'抵消装配体产生偏心质量m,实现动平衡,提升单颗磨粒与工件的接触稳定性,保证划擦过程中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1289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45158.6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1N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滑雪板高速摩擦性能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包括力传感器、柔性铰链和夹具。力传感器配置在机床的刀架上。柔性铰链配置在力传感器上,且其远离力传感器的一端固定有滑雪板。夹具固定在机床上,且位于力传感器的下方。该夹具包括外槽结构、恒温顶盖和内槽,内槽设于外槽结构内。恒温顶盖盖合在外槽结构和内槽上,且恒温顶盖上还开设有一开口。内槽被构造成可在机床主轴的带动下转动以实现滑雪板与内槽内的冰雪之间的相对运动。本发明的滑雪板高速摩擦性能测试装置将滑雪板和受力状况都进行等比例的缩小,使得在实验室即可完成室外复杂的试验内容。在降低试验难度的同时提升了对单因素改变所造成影响的检测能力和数据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89324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506330.3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福建省公田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医学图像处理领域的一种融合多模态先验病理深度特征的宫颈癌病变诊断方法,包括:步骤S10、获取宫颈图像、病理确诊数据、标注信息;步骤S20、将宫颈图像以及标注信息输入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训练,生成一阶段训练结果;步骤S30、基于病理确诊数据以及一阶段训练结果,采用小网络分别对宫颈图像进行编码后,二阶融合一阶段训练结果后输入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训练,生成二阶段训练结果;步骤S40、确定主干网络参数,并利用主干网络参数输入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对宫颈图像进行递进迁移训练,生成三阶段训练结果;步骤S50、利用三阶段训练结果对宫颈图像进行诊断分类。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极大的提升了宫颈癌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以及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571971B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610077924.0
申请日:2016-02-0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金刚石刀具预修有色金属试件的磨粒连续划擦测试方法,属于机械加工中的材料性能测试及精密与超精密加工领域,通过将有色金属试件固定在电主轴上,对该试件进行在线动平衡;然后采用金刚石刀具对该试件进行修盘,达到测试所需的端面跳动以及粗糙度要求;随后换装顶端固接有单颗磨粒的工具头,并在更换过程中进行对刀;最后进入划擦测试,试件以指定转速旋转,工具头下切至指定切深,工具头径向进给,在试件端面形成螺旋形划痕,测量系统在此过程中采集划擦力、声发射信号等物理量。本发明能够保证磨粒和试件之间在较长划擦距离上的稳定接触,实现了高速高精度划擦,相关测试结果可用于摩擦磨损过程及磨削加工中材料去除机理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5675491B
公开(公告)日:2019-01-22
申请号:CN201610077974.9
申请日:2016-02-0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G01N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互为基准法预修硬脆试件的单颗磨粒划擦快停测试方法,属于机械加工中的材料性能测试及精密与超精密加工领域,先将硬脆试件进行背衬,采用互为基准法对该试件和背衬进行处理,达到测试所需的表面质量与平行度要求;试件以指定转速旋转,顶端固接有单颗磨粒的工具头以指定切深径向进给划擦,在试件端面形成螺旋形划痕,划擦过程中工具头与试件瞬间脱离,实现单磨粒划擦过程中磨粒和试件接触状态的“冻结”,通过三维形貌测量和显微观察,可以更好的了解磨粒去除材料过程中的材料变形、已加工表面形成、界面摩擦等相关机理,进而为磨削等磨粒加工过程材料去除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手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