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孔材料催化剂及其水热法合成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430430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267232.X

    申请日:2011-0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孔材料催化剂及其水热合成方法和应用,载体为以模板剂和金属盐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的介孔材料,载体上通过浸渍负载有催化剂,所述的催化剂为离子液体,所述的介孔材料的孔径为5~50nm,所述的金属盐为锆、钛或铝的可溶性金属盐;所述离子液体的阳离子为:咪唑类、季铵盐类、季膦盐类或吡啶类;所述离子液体的阴离子为:硫酸氢根、磷酸氢根、磷酸二氢根、卤离子、四氟硼酸根、六氟硼酸根或六氟磷酸根。以模板剂和金属盐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介孔材料,然后与离子液体反应即得。本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催化性能优异,应用于醇酐酯化反应中,酯收率可到达99.8%,催化剂不做任何处理,可重复使用9次。

    C22三酸三酯类增塑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76873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10169787.0

    申请日:2011-0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22三酸三酯类增塑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步骤为:桐油酯交换反应、顺丁烯二酸酐酯化反应和Diels-Alder加成反应。针对顺丁烯二酸酐酯化反应制备了B酸型和L酸型离子液体催化剂,其中B酸型离子液体[HSO3-bmim]+[HSO4]-催化效果最佳,酯收率可达到99.8%,重复使用4次后,酯收率保持在97.7%以上。本发明以桐油中的桐酸为主要原料合成增塑剂,该类增塑剂具有迁移性小,挥发性低、与塑料混溶性、柔韧性和耐久性好及闪点高的特点。可以作为主增塑剂使用,也可以和其它增塑剂复配后使用。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LHM10-1菌株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055192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290884.1

    申请日:2019-04-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污染物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LHM10-1菌株及其在降解四环素族抗生素中的应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LHM10-1菌株,于2019年3月28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622。本发明大肠杆菌LHM10-1菌株对四环素族抗生素具有良好的降解作用。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大肠杆菌LHM10-1能够在16小时后降解83.91%的四环素和92.24%的伊拉瓦环素,为四环素族抗生素药物的残留问题提供了安全、高效、环保的解决途径。

    一种基于3D重构的鸡胫长和胫围测量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86456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45570.4

    申请日:2024-06-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3D重构的鸡胫长和胫围测量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设置采集通道,将待测量胫长和胫围的鸡放入采集通道内,利用至少2台3D深度相机分别同步采集鸡体不同视角的三维点云数;对采集到的多视角点云进行点云配准、背景去除和去噪,获取去噪后的鸡体3D点云;利用预先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点云分割,获取鸡的双腿3D点云;利用鸡的双腿3D点云分别计算鸡胫长和胫围,获取胫长计算结果和胫围计算结果;本发明在排除了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的同时,不会对鸡造成任何应激反应,有效提高了鸡胫长和胫围测量的精准度和效率,同时避免了由于鸡的应激反应造成的额外测量成本,具有低成本、易部署、易维护和易推广等诸多优点。

    细交链孢菌酮酸的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87575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391949.4

    申请日:2013-0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5308 G01N21/76 G01N33/54393 G01N2333/3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交链孢菌酮酸的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及使用方法,属于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检测技术领域。该检测试剂盒采用间接竞争法,试剂盒包括包被有细交链孢菌酮酸抗原的化学发光酶标板,细交链孢菌酮酸标准品,细交链孢菌酮酸抗体,酶标抗抗体,化学发光液和洗涤液。该试剂盒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待测样品的前处理;(2)顺序加入细交链孢菌酮酸标准品溶液或样品、细交链孢菌酮酸抗体,竞争反应后加入酶标抗抗体,最后加入化学发光液通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细交链孢菌酮酸的定量检测;(3)结果处理与分析。本发明提供的检测试剂盒灵敏度高、稳定性好,适合大量样品的筛查,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推广意义。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LHM10-1菌株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055192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910290884.1

    申请日:2019-04-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污染物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LHM10‑1菌株及其在降解四环素族抗生素中的应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LHM10‑1菌株,于2019年3月28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622。本发明大肠杆菌LHM10‑1菌株对四环素族抗生素具有良好的降解作用。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大肠杆菌LHM10‑1能够在16小时后降解83.91%的四环素和92.24%的伊拉瓦环素,为四环素族抗生素药物的残留问题提供了安全、高效、环保的解决途径。

    一种能够降解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基因及其蛋白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042111B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910290890.7

    申请日:2019-04-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降解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基因及其编码得到的蛋白和应用。所述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基因来源于大肠杆菌LHM10‑1菌株,大肠杆菌LHM10‑1菌株于2019年3月28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622。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基因及其编码得到的蛋白,能够有效降解四环素族抗生素药物(以四环素的降解为例),利用所述基因,以此成功构建了其大肠杆菌克隆表达菌株。进一步地,应用于四环素族抗生素药物的降解,并且能够在24小时降解93.70%的四环素,效果显著,应用前景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