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01624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1019400.7
申请日:2017-10-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2F1/461 , C02F1/72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载型活性炭纤维的电芬顿阴极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溶解氧在活性炭纤维阴极表面通过发生两电子的氧还原反应产生过氧化氢,生成的过氧化氢与活性炭纤维表面负载的铁离子或铜离子络合物催化剂反应产生强氧化剂羟基自由基,可在pH中性条件下氧化去除难降解有机物。此活性炭纤维电芬顿阴极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原位产生过氧化氢避免了其在运输、储存时可能产生的危险;处理过程清洁,无需外部持续投加Fe(II)药剂,减少了污泥产量,不产生二次污染。本发明原材料廉价易得,制备方法简单,处理周期短,易与其他处理方法结合,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和综合治理有机污染物。
-
公开(公告)号:CN107317040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481158.9
申请日:2017-06-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6 , H01M4/88 , H01M4/90 , H01M4/9083
Abstract: 本发明针对浸没式电极曝气能耗高、壁式气体扩散电极易破损以及难更换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气体消耗反应的漂浮式气体扩散电极,该电极可一直漂浮在电解液与气相的界面上,几乎不受任何水压,使得电极不易破损且便于更换,同时形成稳定的气-液-固(气相-电解液-电极)三相界面,保证了气相中反应物向电极反应区扩散的通路,可以避免曝气,浸泡在电解液中的部分电极作为电极反应区,在电化学过程中生成反应产物。相比于浸没式电极,该电极不需要曝气,简化设备且降低能耗;相比于壁式气体扩散电极,该电极几乎不受任何压力,不易破损且便于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107244717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496646.7
申请日:2017-06-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2F1/461 , C25D3/38 , C25D5/34 , C25D7/00 , C02F1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4676 , C02F1/46109 , C02F2001/46138 , C02F2101/30 , C25D3/38 , C25D5/34 , C25D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还原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纳米铜阵列阴极及其制备与应用,在较低的阴极恒电势条件下,通过一步电沉积,在三维立体泡沫铜等基底材料表面负载纳米铜阵列,得到的纳米铜片阵列分布均匀,排布紧密且不易脱落,纳米铜片尺寸长度小于500nm,宽小于100nm,厚度小于10nm;将制备的纳米铜阵列阴极应用在有机污染水处理中,代替了价格昂贵的贵金属钯,在提高有机污染物降解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电极的制作成本;本发明工艺简单,原材料廉价易得,为放大化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689382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51616.0
申请日:2016-01-2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9C1/065 , B09C1/00 , B09C2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系统,包括加热系统、微波增效系统及抽气系统。加热系统用于对待修复土壤的预定位置进行直接原位加热。微波增效系统包括:微波发生器,产生微波;以及微波辐射器,连接于微波发生器,置于待修复土壤中,以接收微波发生器产生的微波并向待修复土壤的相应位置处的有机污染物发射微波,在待修复土壤的预定位置加热到预定温度后微波增效系统启动并对待修复土壤中直接加热时无法去除的有机污染物发射微波,使这部分有机污染物形成挥发的污染气体。抽气系统用于抽离待修复土壤在加热系统加热过程中形成加热生成的污染气体以及微波增效系统微波辐射有机污染物过程中有机污染物形成的挥发的污染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04659379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80569.8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纳米铁锰复合氧化物负载的气体扩散电极,在电极的气体扩散层上增加催化层构成了催化气体扩散电极,所述催化层由聚四氟乙烯和负载纳米尺度的铁氧化物和锰氧化物的基底材料构成,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纳米铁锰复合氧化物负载的气体扩散电极的制备方法,该纳米铁锰复合氧化物负载的气体扩散电极可应用于劣质水处理中,本发明通过共沉淀法制备负载在活性炭粉末上的纳米尺度的铁锰复合氧化物,并最终制备出纳米铁锰复合氧化物负载的催化气体扩散电极,通过负载纳米铁锰复合氧化物提高了电极在催化反应中的催化效率,其可在中性介质条件下适用,拓宽了电极的适用范围,提高了催化气体扩散电极的催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266749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110185727.8
申请日:2011-07-0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散型复合纳米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向可溶性有机高分子的水溶液中加入亚铁盐与锰酸盐后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纳米铁锰氧化物共聚物前驱体;(2)向所述纳米铁锰氧化物共聚物前驱体中加入碱并进行陈化即得所述分散型复合纳米吸附剂。本发明提供的吸附剂可同时去除三价砷和五价砷,吸附吸附容量巨大,吨水投加使用量仅为克级。吸附后经分离可以直接作为废渣进行稳定化处理,解决了吸附剂再生工序及再生尾液的处理问题。而且该吸附剂性质稳定,由于吸附容量巨大,每次使用量非常少,特别便于储存和运输。
-
公开(公告)号:CN103115926A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310023564.2
申请日:2013-01-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N21/9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缆绝缘材料树枝状老化缺陷的检测方法,属于电力设备绝缘诊断技术领域。将待检测的电缆绝缘材料制备成长方体形待检测样品,并设置半导电硅橡胶和针电极,对针电极的尖端施加高压;在待检测样品中形成缺陷通道,撤去对针电极施加的高压,并将半导电硅橡胶和针电极从待检测样品上去除;将具有荧光染色作用的液体沿待检测样品的缺陷通道注入待检测样品中;将样品切成薄片,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扫描,对得到的光学显微图像和荧光显微图像进行处理,得到待检测电缆绝缘材料的树枝状老化缺陷形貌图。本方法简单快捷,实验效率高,有利于从形态角度对电缆绝缘缺陷进行诊断,并且为电树枝状老化的理论研究提供关键图像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1913683B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1010207377.6
申请日:2010-06-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2F1/48 , C02F1/58 , C02F1/28 , C02F101/14
Abstract: 一种提高选择性除氟效能的电极负载的制备方法,先进行电极的预处理,将活性炭用去离子水洗涤,其后将活性炭置入烘箱烘干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其次进行电极负载液的配置,先称取硫酸铈、硫酸亚铁、硫酸铝和硝酸镧,将硫酸铈、硫酸亚铁和硫酸铝置于蒸馏水中,搅拌状态下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形成悬浊液,再加入硝酸镧,持续搅拌,静止备用,最后将处理好的活性炭置于配置的负载液中搅拌状态下负载,再将活性炭置入烘箱烘干,从烘箱中取出置于马弗炉中灼烧,灼烧后从烘箱中取出,用去离子水洗涤,再置于烘箱烘干,制成电极,本发明制备的电极负载电极比表面利用效率高,制备方法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0384077C
公开(公告)日:2008-04-23
申请号:CN200410091132.6
申请日:2004-11-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2N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金属方柱和压电陶瓷片复合的弯曲振动模态超声波微电机,属于超声应用领域,由激励超声振动的定子,输出力矩的转子或与转子相连的轴以及给转子加压的预压力机构组成,所说的定子主要由激励振动的压电陶瓷元件及与其粘接的匹配块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压电陶瓷元件为金属方柱和压电陶瓷片的复合体,该金属方柱任意相邻的两个侧面或全部4个侧面粘接沿厚度方向极化的压电陶瓷片,该各压电陶瓷片与粘接面平行的外表面涂有均匀分布的供激励振动所用的外电极。本发明大大的促进了超声微电机的微型化。将在生物、医疗、微机械、精密电子机械,国防科技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034808A
公开(公告)日:2007-09-12
申请号:CN200710064679.0
申请日:2007-03-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电力系统特征值的分布式计算方法是属于电力系统分布式仿真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带边界分区的互联电网切分方法和电力系统特征值的分布式计算方法。其中电力系统特征值的分布式计算方法包含了分布式求解发电机的等值导纳、分布式求解边界协调方程、分布式求解分区机械转矩的偏差量、分布式求解系统特征值。它可由各分区计算低频振荡模式相关的特征值,从而为研究大规模互联电力系统的低频振荡问题提供重要参考。在计算过程中仅需要各分区与边界分区交换边界节点状态量等少量数据,适用于电力系统的分布式环境,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