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斜井消防水池系统
    12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342287U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22981329.9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斜井消防水池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消防水池、斜井水沟、进水沟、排水沟和隧道正洞的水沟;消防水池位于斜井一侧,斜井水沟在上游通过进水沟接入消防水池,在下游通过排水沟流出消防水池,排水沟接入隧道正洞的水沟。本实用新型利用隧道既有施工斜井,在满足消防用水压力的合理位置,设置消防水池,将水流系统与斜井水沟相连,斜井衬砌背后水通过水沟汇集,保证消防水池的水量,并且在消防水池水使用完后,可以不断得到补充,无需设置单独的供水系统;而且消防水池设在距离隧道一定高度处,利用自然压差保证消防用水压力,无需再设置增压稳压设备,在断电情况下,不影响消防用水系统的运转。

    一种波纹管隧道明洞支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8294532U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20507502.7

    申请日:2018-04-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波纹管隧道明洞支护结构。传统明洞采用混凝土结构,对基础承载力要求极高,且结构较为厚重,材料耗费多;施做条件苛刻,需模板台车的辅助下才能完成,但在营运线上或者艰险山区桥隧相连处无模板台车空间或走行条件时,明洞结构常常无法施做。本实用新型结构包括两侧对称的基础,基础上方架设有金属波纹管涵,金属波纹管涵外侧设置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明洞衬砌。本实用新型在任何工况下均可施做金属波纹管涵明洞,施工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尤其在运营线或桥隧相连地段,不需要中断行车,也不需要模板台车的辅助,能极大减小施工投入和干扰,提高施工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隧道工程坍塌的多层套管救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717025U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20083129.9

    申请日:2014-0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工程坍塌的多层套管救援系统。土质及砂质隧道围岩差,施工时易塌方,传统救援方式一般为救援人员在掌子面利用木支撑,形成牢固三脚架结构、快速开挖救援通道,耗时且施工安全性不能保证。本实用新型包含有沿隧道纵向设置于塌体内的多层套管,自外向内依次为大口径钢管、中口径钢管和小口径钢管,多层套管一侧塌体中设置有平行于多层套管的应急输送管,多层套管环周设置有若干平行于多层套管的探孔,多层套管穿过塌体,最短时间打通救援通道,被困人员借助救援绳索沿钢管爬出,安全脱离。本实用新型在土质及砂质隧道选用有针对性的多层套管进行塌方救援,有效缩短了救援的时间,在救援施工扰动下有效防止新的塌方事故的发生。

    隔热防水层结构
    12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162651U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21029104.0

    申请日:2024-05-1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防水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热防水层结构,隔热防水层结构由围岩处依次铺设初期支护层、土工布层、初支侧防水层、隔热层、二衬侧防水层和二次衬砌层;隔热层和二衬侧防水层由连接钉固定连接,连接钉穿入隔热层内,连接钉包括锚固杆,锚固杆上设有多个倒齿,多个倒齿沿锚固杆的垂直方向分布。连接钉的一端插入隔热层内,另一端与二衬侧防水层连接,避免了因使用预制材料而对固定件尺寸选择的不便性。锚固杆上设有多个倒齿,当锚固杆垂直插入隔热层内,旋转连接钉,使倒齿释放变形更深入的锚固在隔热层内。将防水材料和隔热材料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达到隔热防水层结构施工工艺简单易行、工效高、固定牢固并且施工质量受控的目的。

    一种用于喇叭口单双线隧道附属沟槽过渡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3510739U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021881434.4

    申请日:2020-0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喇叭口单双线隧道附属沟槽过渡结构,单线隧道内沟槽包括单线隧道弱电电缆槽、单线隧道水沟和单线隧道强电电缆槽;双线隧道内沟槽包括双线隧道弱电电缆槽、双线隧道水沟、双线隧道强电电缆槽和双线隧道中心水沟;单线隧道弱电电缆槽与双线隧道弱电电缆槽之间采用沟槽底局部升降顺接过渡;单线隧道水沟通过圆管接入双线隧道中心水沟;双线隧道水沟通过横向盲管接入双线隧道中心水沟;单线隧道强电电缆槽向双线隧道内延伸,在延长段通过预埋过轨管接入双线隧道强电电缆槽。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喇叭口处单、双线隧道附属沟槽的纵向顺接过渡,最大程度减小对隧道轨下结构的影响,保证各沟槽在纵向的通畅连通。

    一种双面自粘防水胶条处理的隧道衬砌结构缝

    公开(公告)号:CN211474133U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922135877.2

    申请日:2019-12-03

    Inventor: 谢君泰 王飞 李宁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面自粘防水胶条处理的隧道衬砌结构缝,先浇筑旧混凝土衬砌结构和后浇筑新混凝土衬砌结构之间形成了所述的隧道衬砌结构缝,隧道衬砌结构缝中设置有双面自粘胶条,双面自粘胶条的两面分别粘附在先浇筑旧混凝土衬砌结构和后浇筑新混凝土衬砌结构的结合面上,实现隧道衬砌结构缝的连接防水处理。本实用新型改进了混凝土变形缝及施工缝处的防水结构和材料,施工缝增加了双面自粘防水胶条,具有牢固粘结密实、阻隔水、不透水、适应形变能力强等特性,可有效提高施工缝、变形缝新老混凝土的结合强度,增大结合面的胶结力和摩擦力,避免新旧混凝土收缩时结合面处开裂、脱落掉块而出现渗漏水现象。(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复杂地质小净距并行隧道对拉锚杆加固体系

    公开(公告)号:CN204002875U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20458267.0

    申请日:2014-08-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杂地质小净距并行隧道对拉锚杆加固体系。地质复杂区域的喇叭口结构两并行隧道逐渐靠近过程中,结构稳定性较差。本实用新型于喇叭口并行隧道小净距段的两线隧道内,设置多道封闭的初期支护钢架并喷混凝土初期支护,两线隧道的初期支护钢架之间固定有穿入围岩的多道上下平行的对拉锚杆,对拉锚杆端部通过钢板和螺栓固定于初期支护钢架,对拉锚杆、钢板和螺栓、以及初期支护钢架利用围岩变形自动锁紧为一个牢固的整体。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特殊围岩在两线小净距段设置对拉锚杆稳定中间岩柱及两侧墙结构,使之整体受力,效果较好,其结构科学合理,施工简便易行,实用性强,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