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2819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05886.7
申请日:2024-12-10
IPC: G01T1/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中的X射线成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像素化隔离光串扰的X射线成像板及其应用。本发明是将稀土掺杂纳米闪烁体NaYF4:Tb通过抽滤的方式填充进光纤面板中,并将光致变色分子覆盖在光纤面板表面,以构成所述X射线成像板。该成像板能够进行高分辨率的X射线实时成像,也可利用所含的光致变色分子实现紫外光照可视化成像,且该成像板可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68001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15510.1
申请日:2025-01-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L27/40 , A61L27/16 , A61L27/20 , A61L27/22 , A61L27/08 , A61L27/50 , A61L27/52 , A61L27/54 , D01D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粘性和压电刺激的仿生多通道复合神经导管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使用一锅法开发PAAM/SA/HA水凝胶作为外层,并结合静电纺丝技术获得的Nrg‑1@SF/CNTs静电纺丝纤维导管作为内层,构成具有内外结构的复合神经导管。其中,PAAM/SA/HA水凝胶内部因含有大量的氢键而具有超强粘性,不仅可以替代手术缝合线,还能抑制瘢痕形成;而Nrg‑1@SF/CNTs静电纺丝纤维导管既可以作为取向物理线索,增强神经细胞的定向迁移和诱导轴突定向生长,又可以作为压电刺激平台,实现Nrg‑1的可控释放来促进动态免疫调控神经缺损微环境和促进髓鞘形成,为实现神经再生提供了新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959261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510065539.3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颗粒的植物活体核酸高效递送方法及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和农业领域。将功能核酸与植物生长所需的盐类化合物自组装形成无载体纳米颗粒,然后与植物活体共孵育培养,植物活体细胞主动摄取无载体纳米颗粒,从而实现将功能核酸高效递送入植物活体。本发明所制备的无载体纳米颗粒包含功能核酸和盐类化合物,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等优点。此外,递送步骤简便,适用于多种植物物种和不同发育阶段的植物细胞,能够实现无损伤的高效基因递送。该技术不仅有效提高了植物基因递送的效率和便捷性,还为植物遗传改良工具和精准农业等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支持,具有显著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59175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533567.5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硫戊环修饰的β‑环糊精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将β‑环糊精与硫辛酸进行酰化反应,通过改变投料比使β‑环糊精上修饰不同个数的二硫戊环。β‑环糊精上有多个羟基,而C6位置上的羟基活性较高。二硫戊环修饰的β‑环糊精的疏水空腔可以负载疏水小分子药物,疏水小分子药物在加热回流条件下可装到二硫戊环修饰的β‑环糊精中并形成纳米药物。纳米药物表面的二硫键与细胞膜外侧蛋白或脂质上的巯基发生动态共价硫醇交换,使其经硫醇介导的细胞摄取途径进入细胞,可避开内涵体和溶酶体、快速且直接地将药物递送至细胞质,减少药物在溶酶体中的降解,提高小分子药物的利用率,减少副作用,实现更好的疗效。
-
公开(公告)号:CN116059184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310057709.4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9/51 , A61K31/711 , A61K31/704 , A61K47/10 , A61K38/16 , A61K9/14 , A61K31/713 , A61K48/00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冻制备生物分子纳米颗粒的方法,首次提出了以冷冻的方法来驱动生物分子自组装形成纳米颗粒。以生物分子为原料,无论是否加入添加剂,溶液在通过降温冷冻之后,水分子结晶,从而将生物分子和添加剂排斥出生长中的冰晶,导致它们的在非冰区域的局部浓度升高,因而增强了生物分子的附着动力学,这种浓度效应加强了生物分子之间或者生物分子与添加剂之间的分子内和分子间静电引力、π‑π堆叠以及亲疏水作用,导致生物分子自组装,形成纳米颗粒。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所需的冰箱普通家庭就拥有,并适用于高温下不稳定的抗原肽组装以及需要和生物分子组装起来联和使用的高温不稳定药物,特别适用于是纳米疫苗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4216919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111634809.6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激活X射线探测膜用成像装置,主要包括加热放样组件和成像组件。加热放样组件包括加热箱、放样透光片、遮光箱门、隔热垫、加热板和温度控制器,成像组件包括遮光板、反射镜、成像物镜和相机。通过将形成X射线成像记忆的热激活X射线探测膜放置在放样透光片上,盖上遮光箱门将其压平,加热板升温激活X射线探测膜发光,光束被透镜收集后被反射镜反射给相机进行成像。结构简单、操作简易,实现柔性热激活X射线探测膜的快速压平和均匀加热,并且无需调整拍摄角度,快速精准拍射图像,节省成像时间,对热激活柔性X射线探测膜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256245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387894.8
申请日:2024-04-0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n2+激活NaLuF4纳米闪烁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光学成像中的X射线成像技术领域。通过共掺杂Mn2+和Gd3+,实现在NaLuF4纳米晶基质中进行发光性能的调控。制得的NaLuF4:Gd/Mn(42/18%)纳米晶体可用于制备高密度、高分辨、可重复使用的X射线成像板,该成像板的分辨率达到22 lp/mm,并且还有光学信息记忆存储的功能,信息存储时间可达30天。制备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性能优异,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758253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98236.5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L15/28 , A61F13/0203 , A61F13/0246 , A61B5/00 , A61B5/01 , A61L15/24 , A61L15/08 , A61L15/26 , A61L15/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伤口监测和治疗的抗菌皮肤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其是由季胺化壳聚糖/聚丙烯酰胺/海藻酸钠(QCS/PAAM/SA)水凝胶膜为底层,在其上涂覆镓铟液态金属(E‑Galn)作为中间层,并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四氟乙烯(PDMS/PTFE)复合膜作为顶部封装层构成。本发明所得皮肤贴片可用于伤口部位的杀菌和组织修复,同时可应用于伤口部位温度和应变的监测,且其原料安全、来源广泛,有望在感染性创面等慢性伤口的管理中得到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427177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54664.3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47/54 , A61K38/14 , A61K38/12 , A61K31/7036 , A61K31/43 , A61K31/65 , A61K31/7048 , A61K31/12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醇‑抗生素自组装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物合成领域。该纳米药物是由硫醇单体化合物与抗生素分子通过静电作用自组装制备获得的纳米颗粒,其具有尺寸可控、稳定性良好等优点,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高细胞膜穿透性,能显著提高抗生素对胞外和胞内细菌的抑菌活性,且该自组装策略具有广泛的普适性,能够扩展现有抗生素的适用性,在治疗细菌感染方面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02479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739603.2
申请日:2023-06-21
IPC: C08J5/18 , C08L83/04 , C08K3/16 , C08K5/45 , C01G29/00 , B82Y30/00 , G03C1/494 , C09K9/00 , C09K9/02 , G11B7/0045 , G11B7/251 , G11B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中的X射线成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X射线光致变色柔性成像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首先将双钙钛矿纳米闪烁体Cs2Ag0.25Na0.75In0.98Bi0.02Cl6和光致变色分子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制备出柔性成像膜;然后将光致变色柔性成像膜在紫外光下照射,将成像目标物放置于成像膜与X射线之间进行成像,最后用相机将成像图案记录下来;该X射线光致变色柔性成像膜可直接对弯曲的结构与复杂的物件进行成像,无需实时信号传输模块用于图像记录,且该成像膜具备良好的重复使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