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0416565U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21086980.6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1F1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缓冲吸能装置,包括导向筒;安装法兰,环设于导向筒的第一端上;导向管,导向管的第二端从导向筒的第一端伸入导向筒内;防撞头,紧固连接于导向管的第一端上;以及吸能元件,为高延伸率材料件,吸能元件的第一端与导向筒的第一端部紧固连接,吸能元件的第二端限位于导向管的第二端部上。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具有高延伸率的吸能元件替代切削刀具和蜂窝件,利用导向筒与导向管之间的相对移动来拉伸吸能元件,通过吸能元件的拉伸变形来吸收外力产生的能量,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吸能缓冲装置中切削刀具加工要求高、切削过程不稳定或者蜂窝件加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缓冲吸能装置的吸能稳定性,降低了缓冲吸能装置的生产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581505U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20117554.8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1F1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碰撞侧缓冲器,包括安装法兰;缓冲头;第一导向筒,紧固连接于安装法兰上;第二导向筒,第二导向筒的一端与缓冲头紧固连接,第二导向筒的另一端伸入第一导向筒内,并可沿第一导向筒的轴向滑动,第一导向筒与第二导向筒围合形成容置腔;第一吸能元件,容置于容置腔内,设置为通过溃缩吸能;以及第二吸能元件,容置于容置腔内,并与第一吸能元件沿容置腔的轴向抵顶,设置为吸能后可恢复原状。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吸能元件配合第二吸能元件吸收碰撞所产生的能量,以第一吸能元件溃缩变形吸收能量的方式替代壳体塑性变形吸收能量的方式,从而有效地解决了防碰撞侧缓冲器完成吸能后壳体被破坏、无法重复利用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7984868U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20265212.6
申请日:2018-02-23
Applicant: 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1F1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快速组装的防爬吸能装置,包括安装支架,及套设于安装支架上的吸能单元;安装支架包括安装座,穿设于安装座中并可引导安装座移动的导向柱,及固设于导向柱的正对于安装座所在端的一端并具有防爬齿的防撞板,吸能单元包括串联于安装座和防撞板的间隔处并套设于导向柱上的至少二吸能模块。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预先设计好的具有标准化、系列化特点的吸能模块,依据客户需求按照特定数量和特定排列方式套设在导向柱上,再将安装座套接在导向柱上,通过安装座配合防撞板将吸能模块夹固后完成组装,实现防爬吸能装置的快速和大批量组装,从而解决了防爬吸能装置无法实现大批量生产、无法保障产品质量、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7374492U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21101356.X
申请日:2017-08-30
Applicant: 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2D21/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能结构,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汽车防撞横梁的第一固定法兰、用于连接所述纵梁的第二固定法兰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法兰与所述第二固定法兰之间的吸能构件,所述吸能构件包括沿所述第一固定法兰至所述第二固定法兰方向设置的导向管以及蜂窝型材。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汽车防撞梁结构。本实用新型吸能结构的所述导向管能够引导所述蜂窝型材沿所述导向管的轴向压缩,提高了运动方向的稳定性,使得碰撞时压溃变形规律,避免所述吸能结构在垂向载荷作用下造成垂向失稳;本实用新型通过蜂窝型材将大部分撞击动能转化为蜂窝型材塑性变形,起到主要缓冲吸能的作用,提高了纵向吸能的承受能力,高效吸收冲击能量。
-
公开(公告)号:CN206926655U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720729949.4
申请日:2017-06-21
Applicant: 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1K7/18 , F16F15/0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列车安保装备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组合式挡车吸能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轨道导轨的末端抵接有固定平台,在导轨上设置能沿导轨滑行并行止于固定平台的滑轨,其中,第一级缓冲器的抵接端伸出滑轨以抵接运动物体,缓冲端设于滑轨上,第二级缓冲器的固定端设于固定平台上,伸缩端设于滑轨上且能相对于固定端伸缩以联动滑轨随导轨前后移动,这样,当运动物体的运行速度小于预设速度时,第一级缓冲器能单独地吸收运动物体撞击能量,反之,第二级缓冲器和第一级缓冲器一起将共同吸收运动物体的撞击能量,故,该挡车吸能器通过分布式吸收撞击能量,行程短、吸能大、占地空间小、重量轻、成本低且吸能效果平稳。(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524285U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20249453.2
申请日:2016-03-29
Applicant: 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1F1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用蜂窝式排障吸能装置,包括排障吸能器高刚度支撑背架,所述排障吸能器高刚度支撑背架可拆卸式的设置在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上;至少一个蜂窝式排障吸能单元,所述蜂窝式排障吸能单元螺接固定在所述排障吸能器高刚度支撑背架上,用于通过塑性变形吸收撞击产生的冲击能;所述蜂窝式排障吸能单元包括蜂窝结构容纳腔,及设置在所述蜂窝结构容纳腔内的蜂窝结构。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排障吸能器高刚度支撑背架上加装蜂窝式排障吸能单元的方式,使障碍物与车体发生刚性撞击前,已经通过蜂窝式排障吸能单元吸收部分能量,从而削弱了车体所受到的较大冲击力,进而降低了障碍物对车体的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205326375U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521122676.4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胞元的金属多孔结构,通过将局部六边形孔格结构设计为半六边形孔格结构,进而提高金属多孔结构的强度,且半六边形孔格结构的比例越高,其轴向强度提升得越多,并且半六边形孔格结构也可以对材料整体的抗弯刚度得到一定提高。而且在制作半六边形孔格结构时,也只需在两层波纹箔片中间增加一层平面金属箔材,即可将六边形的孔格结构设计为半六边形的孔格结构,工艺简单、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205273486U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521119935.8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1F1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切削式防爬器,包括:防爬齿板;吸能管,所述吸能管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防爬齿板上;刀具安装法兰,所述刀具安装法兰套设在所述吸能管的另一端;切削刀具,所述切削刀具固定设置在所述刀具安装法兰上,并与所述吸能管相接触,用于当撞击力达到设定的阈值时切削所述吸能管。本实用新型对切削式缓冲结构进行优化,通过在缓冲结构件上加工工艺槽的方式,减小因吸能管变形导致的摩擦力变化,有助于切削式防爬器稳定地完成吸能过程。同时,增加切削式防爬器的承载能力、减小缓冲结构中的摩擦力,从而提高缓冲力的稳定性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204548146U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20244352.1
申请日:2015-04-22
Applicant: 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1F1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切削式轨道交通车辆防爬器,包括与车体底架固定连接用于安装刀具组件的底座结构,及作为阻力结构的套筒部件;内切刀组件和所述外切刀组件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切削所述套筒部件的内切刀和外切刀,所述内切刀和外切刀分别在所述套筒部件端平面的圆周方向上错位设置,且所述内切刀组件用于固定所述内切刀的端部为斜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内外双切刀,降低了各个刀具的切削深度,从而减少了刀具崩刃或者刀柄断裂的几率,提高了刀具的寿命,确保切削吸能过程能够完整有效的进行。本实用新型还将套筒部件、内切刀组件、外切刀组件和安装底座装配为一个整体,确保了防爬器的安装精度和切削吸能过程的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221000765U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22678178.9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深圳市乾行达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防撞设施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防撞设施,包括:柔性防撞柱,柔性防撞柱受外力时能够产生弹性形变,柔性防撞柱具有中空腔室;内部支撑构件,设置在中空腔室中并且与中空腔室的周壁连接;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设置在中空腔室中,第一缓冲件连接于所述内部支撑构件的上端,第二缓冲件连接于所述内部支撑构件的下端,所述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至少在柔性防撞柱受外力时与中空腔室的周壁接触;锚固件,所述锚固件的一端位于所述中空腔室中并且与所述内部支撑构件连接,所述锚固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中空腔室以用于固定至目标安装基体,该防撞设施缓冲能力好、防护性能优良、不易损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