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1862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98290.8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烟台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双亲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将木粉、氯化铁、氯化锌以及含有四氟硼酸阴离子的离子液体混合,然后在惰性气氛中热解得到超双亲石墨烯。所述超双亲石墨烯应用于制备Pickering乳液或应用于Pickering乳液催化。本发明制备的超双亲石墨烯同时具有超亲水性和超亲油性,对于水与油如十二烷的接触角均接近于0°。该超双亲石墨烯能够在油‑水体系中形成Pickering乳液;并且能够提高相关还原反应的效率。本发明有助于实现油‑水体系形成稳定的Pickering乳液,进一步提高乳液当中的催化反应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479941B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011375056.7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沧州维智达美制药有限公司(CN)
IPC: C07C303/28 , C07C309/65 , C07C45/68 , C07C47/55 , C07C29/14 , C07C33/46 , C07C17/16 , C07C2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取代‑3‑芳基卤苄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学合成领域。本发明方法具包括如下步骤:a)以2‑取代‑3‑羟基苯甲醛为原料,制备2‑取代‑3‑甲酰基苯酚三氟甲磺酸酯;b)以2‑取代‑3‑甲酰基苯酚三氟甲磺酸酯和芳基硼酸类化合物为原料,制备2‑取代‑3‑芳基苯甲醛;c)以2‑取代‑3‑芳基苯甲醛为原料,制备2‑取代‑3‑芳基苯甲醇;d)以2‑取代‑3‑芳基苯甲醇为原料,制备式(I)所示的2‑取代‑3‑芳基卤苄衍生物。
-
公开(公告)号:CN115536530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35798.9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C07C67/08 , C07C69/78 , C07C69/33 , C07C29/17 , C07C35/44 , C07C29/03 , C07C29/14 , C07C45/00 , C07C47/45 , C07C29/00 , C07C33/12 , C07F7/22 , C07C67/31 , C07C69/757 , C07F7/18 , C07C67/343 , C07C69/738 , C07F9/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ulgarisin型四环二萜化合物的化学全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合成领域,所述的Vulgarisin型四环二萜化合物为Vulgarisin A、Vulgarisin B、Vulgarisin C、Vulgarisin D或Vulgarisin E,本发明以易于获得的磷酸酯化合物1为原料,经过1,4‑加成反应、Wolff重排反应、[2,3]‑Wittig重排反应和Pinacol偶联等关键步骤,最后经过官能团转化得到目标产物,易于实现各个重要官能团的改造,且制备方法操作简便,条件温和,合成的产物与天然产物的波谱数据一致,为全面的结构‑生物活性研究打下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279749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011207915.1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镇江卡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C29/14 , C07C33/20 , C07C45/00 , C07C47/228 , C07C249/02 , C07C25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甲基‑3‑(4‑叔戊基苯基)丙醇的合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丙醛在脱水剂的存在下,与伯胺R1‑NH2反应生成化合物A,第二步,在碱存在下,化合物A和化合物B发生反应,再经酸性水解生成2‑甲基‑3‑(4‑叔戊基苯基)丙醛,第三步,在还原剂存在下,2‑甲基‑3‑(4‑叔戊基苯基)丙醛被还原为2‑甲基‑3‑(4‑叔戊基苯基)丙醇,该方法仅需3步,无需使用昂贵的钯催化剂或者原子经济性较差的叶立德试剂,操作简便,试剂廉价易得,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311794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1780037185.5
申请日:2017-06-15
Applicant: 托普索公司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以大规模和节能的方式从糖生产含氧化合物的方法,其中将糖原料引入到包括载热颗粒的流化流的热解碎裂反应器中。在冷却碎裂产物之前,可以将载热颗粒与流化流分离,并且可以将其引导至再热器以对颗粒进行再加热并将经加热的颗粒再循环至碎裂反应器。
-
公开(公告)号:CN111925275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10897847.X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7C29/14 , C07C33/025 , B01J31/24 , B01J3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柠檬醛催化加氢制备香叶醇的方法,属于非均相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溶剂法制备2‑羟基膦酰基乙酸锆(Zr‑HPAA)催化剂,用于选择性地催化氢化柠檬醛制备香叶醇,该催化剂在反应体系是非均相的,很容易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进行重复使用。同时,Zr‑HPAA催化剂在较小的使用量下即可得到较好的催化效果,0.075g的催化剂,即可在120℃下反应12h后得到99%的柠檬醛转化率,此外,香叶醇的选择性极高,高达100%,催化活性较好,具备经济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292001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27979.9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上海中医药大学
IPC: C07C29/14 , C07C35/42 , C07C69/16 , C07C67/08 , C07C69/743 , A61K31/22 , A61K31/21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松香烷二萜和其衍生物的半合成方法、松香烷二萜衍生物和应用。本发明以脱氢松香酸为原料,经脱羧、烯丙位氧化、硼氢化氧化、烷基化等六步反应得到松香烷二萜triptobenzene L,再分别选择乙酸酐和环丙甲酸与其分别进行乙酰化和缩合反应,分别生成nepetaefolin F和新的化合物19‑cyclopropanecarboxyl‑triptobenzene L。本发明提供的半合成方法操作简单、安全,为开展以上化合物的抗肿瘤机制实验,体内药理实验,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提供了化合物基础,且合成的新化合物具备更加优异的抗肿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851469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70828.4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温州大学
IPC: C07C29/14 , C07C33/22 , C07C41/26 , C07C43/23 , C07C33/20 , C07C33/24 , C07C319/20 , C07C323/19 , C07C33/46 , C07C67/31 , C07C69/78 , C07C33/18 , C07D213/30 , C07D307/44 , C07D333/16 , C07C31/135 , C07C31/125 , C07B59/00 , B01J3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手性氘代伯醇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将醛类化合物在手性钴催化剂作用下,以联硼酸频那醇酯和氘代试剂的组合为还原剂,以NaBHEt3作为激活剂,于非质子性有机溶剂中,在室温下反应,获得手性氘代伯醇。本发明的方法以廉价易得的醛类化合物为原料,联硼酸频那醇酯和氘代试剂的组合为还原剂,于非质子性有机溶剂中,在手性钴催化剂的作用下,高效地合成相应的手性氘代伯醇化合物。该方法采用的手性钴催化剂中,手性配体为PAOR1,激活剂为NaBHEt3,不仅提高了反应的产率,产率在80%以上,而且光学纯度在9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403522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59058.X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B01J31/22 , B01J35/10 , C07B41/02 , C07C29/14 , C07C33/32 , C07C33/22 , C07C37/00 , C07C39/08 , C07D307/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介孔槲皮素锆催化剂及其在制备α,β‑不饱和醇中的应用,属于化学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特定配比的槲皮素与锆源制备得到介孔槲皮素锆催化剂所得介孔槲皮素锆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在本发明介孔槲皮素锆催化剂的作用下,以醇类化合物作为溶剂和供氢,实现α,β‑不饱和醛/酮发生转移氢化反应,制备得到α,β‑不饱和醇。本发明制备α,β‑不饱和醇的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且安全环保。介孔槲皮素锆催化剂是由常见的过渡金属所制备,成本可控,且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实现对α,β‑不饱和醛高效高选择性加氢生成相应的不饱和醇,营养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2279749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207915.1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镇江卡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7C29/14 , C07C33/20 , C07C45/00 , C07C47/228 , C07C249/02 , C07C25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甲基‑3‑(4‑叔戊基苯基)丙醇的合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丙醛在脱水剂的存在下,与伯胺R1‑NH2反应生成化合物A,第二步,在碱存在下,化合物A和化合物B发生反应,再经酸性水解生成2‑甲基‑3‑(4‑叔戊基苯基)丙醛,第三步,在还原剂存在下,2‑甲基‑3‑(4‑叔戊基苯基)丙醛被还原为2‑甲基‑3‑(4‑叔戊基苯基)丙醇,该方法仅需3步,无需使用昂贵的钯催化剂或者原子经济性较差的叶立德试剂,操作简便,试剂廉价易得,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