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156C
公开(公告)日:2000-10-04
申请号:CN93117075.3
申请日:1993-08-30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246 , B60H1/3227 , F25B39/022 , F28D1/0341 , F28F3/025 , F28F3/04 , F28F9/025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叠层型热交换器,由出入口槽部和中心部组成的扁平管与波纹翅片交替层叠许多层,叠层方向最外部的一方的槽部安装入口箱,同时,叠层方向最外部的另一方的槽部安装出口箱,中心部的两侧装有边板作为外壁板;上述各边板的上端分别与上述入口箱下端和上述出口箱下端相接,压力加上时,施加于出入口槽部的扩张方向的力由出入口箱的与边板连接处承受,能抑制叠层型热交换器整体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99162A
公开(公告)日:1998-11-18
申请号:CN98106635.6
申请日:1998-02-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杰克赛尔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341 , F28F9/001
Abstract: 为了不使用粘结剂之类的物质便可把用以密封热交换器和容纳该热交换器的壳体之间的间隙的密封材料装到热交换器上并进而方便地将密封材料除去,以实现对热交换器的回收利用性的改进,在热交换器的外周部的特定位置上设置了用以安放密封材料的安放装置。例如,通过向内弯折在各个管件的纵向一端形成的伸出片的、在气流方向的中间部分而提供一个导座,或者通过切断并垂直立起该中间部分而提供一个导座。在相对于气流方向来说位于热交换器的侧面的外周部分的特定位置形成有卡爪部分,以便用一对卡爪部分固定密封材料的两端。
-
公开(公告)号:CN1197198A
公开(公告)日:1998-10-28
申请号:CN98108271.8
申请日:1998-03-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杰克赛尔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253 , F25B39/022 , F28D1/0341 , F28F9/0246 , F28F19/00 , F28F2275/06 , Y10S165/465 , Y10S165/466
Abstract: 为了防止在热交换器一端的由一个平板和一个成型极板组成的管状件与连通管之间由于有缺陷的钎焊而形成的缝隙中汇集的水(尤其是排水)反复结冰和融化损坏连通管,一个凸缘(32)和一个与凸缘(32)连接的焊接边缘(11)在与一个平板(15)一起组成一个管状件(3b)的一个成型极板(6)上的一个凹口部分(9)内侧中心的几乎整个周边被切去。因此,当连通管(27)与平板(15)的管道连接孔(28)的一个凸缘(29)的内表面接触时,它不与成型极板(16)接触,由此形成一个由平板(15)、成型极板(16)和连通管(27)围成的缝隙。
-
公开(公告)号:CN1195103A
公开(公告)日:1998-10-07
申请号:CN98106245.8
申请日:1998-03-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杰克赛尔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F13/14 , C23F2201/00 , F25B39/022 , F25B47/003 , F28D1/0341 , F28F9/0246 , F28F9/0253 , F28F19/004 , F28F19/06 , Y10S165/905
Abstract: 为了改善设置在层叠热交换器的层叠方向的最外端的平板或者进口/出口通道板的抗腐蚀性能,一个其电势低于心部材料的电势的牺牲层设置在位于层叠热交换器的层叠方向的最外端的平板的或者进口/出口通道板的外表面上,因此心部材料的腐蚀通过牺牲层的牺牲腐蚀而得以防止。
-
公开(公告)号:CN1148158A
公开(公告)日:1997-04-23
申请号:CN95118443.1
申请日:1995-09-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杰克赛尔
IPC: F28D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341 , F16L39/00 , F28F9/0246 , F28F9/0253
Abstract: 为了减少热交换器上安装膨胀阀所用的膨胀阀安装构件的生产成本和改进批量生产的适应性,本发明的膨胀阀安装构件包括一对管状构件,均由一端与一对冷却剂进流/出流部分相连的管所构成,这对冷却剂进流/出流部分在热交换器中彼此平行,而另一端与膨胀阀相连,这对管状构件在它们的外圆周端表面的确定位置处具有凸缘,还有一个板件,具有一对把一对管状构件插入的孔。当管状构件装入板件的孔中时,凸缘与孔的圆周边缘相接触而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083584A
公开(公告)日:1994-03-09
申请号:CN93116791.4
申请日:1993-08-26
Applicant: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IPC: F28D1/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22 , B60H1/3227 , F28D1/0341 , F28D2021/00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叠层型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用波形内翅片52、53将扁平管41的室48、49内的流路54、55划分成若干区段,在U形转折部50将U字状流路56划分成若干区段,使致冷剂流动更顺畅,增大流路面积,消除在U形转折部50的致冷剂的停滞。使得因离心力而产生的气液两相流致冷剂的分离只发生在U字状流路56内,减小气液分配量的分布,提高扁平管41的可靠性,防止致冷剂泄漏。
-
公开(公告)号:CN203489533U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20156552.2
申请日:2013-03-29
Applicant: 德尔福技术有限公司
IPC: F25B3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328 , B60H1/005 , F25B39/02 , F25B2400/24 , F28D1/0341 , F28D15/02 , F28D20/02 , F28D2020/0013 , F28D2021/0085 , Y02E60/145
Abstract: 一种用于空气调节系统(20)的蒸发器(100),该蒸发器具有歧管(108)和多个制冷剂管件(106),该多个制冷剂管件远离该歧管沿重力方向向下延伸。蒸发器(100)包括至少一个相变材料壳体(102),该至少一个相变材料壳体与制冷剂管件(106)的上部区域(104)配合来存储相变材料。在第一操作模式下操作时,热量从相变材料传递至制冷剂,以冻结并冷却该相变材料。在第二操作模式下操作时,热量从制冷剂传递至冻结的相变材料,以冷凝该制冷剂。经冷凝的制冷剂向下掉落通过管件(106)并且接纳来自空气流的热量,以冷却空气并蒸发该制冷剂。经蒸发的制冷剂向上上升返回至冷式歧管(108)。
-
公开(公告)号:CN2200130Y
公开(公告)日:1995-06-07
申请号:CN94213466.4
申请日:1994-05-30
Applicant: 宏贯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341 , F24F1/02 , F24F2011/0002
Abstract: 一种空调机,包括一体机,其内设有一引导室外空气经热传送组进入室内的导风扇;一导引室内空气经热传送组排至室外的另一导风扇;一热传送组,包括若干传热板,板分为两侧,一侧供室内空气进入并导向室外,一侧供室外空气进入并导向室内,一冷媒容器及泵,它提供冷媒,由泵引至传热板;在机体内含有在传送组内进行热传送,并将室外空气导入室内,将室内空气导出室外的互不交错两组风道。
-
公开(公告)号:CN204188027U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290001099.1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贝洱两合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341 , F28D1/0333 , F28D1/0435 , F28D1/05383 , F28D20/02 , F28D2020/0013 , F28D2021/0085 , Y02E60/14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特别是用于机动车的板式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具有多个用于形成第一、第二和第三流动通道的板对,其中在相邻的板对之间形成用于第四流动通道的空间区域,所述板对由至少一个第一板和第二板形成,以用于在第一和第二板之间形成第一流动通道和第二流动通道,其中第三流动通道同样在第一和第二板之间形成,或者在第一和/或第二板上放置附加板以用于在第一板与附加板之间和/或在第二板与附加板之间形成第三流动通道。
-
公开(公告)号:CN201087817Y
公开(公告)日:2008-07-16
申请号:CN200720157159.X
申请日:2007-07-26
Applicant: 艾雷克股份公司
Inventor: 斯文·珀斯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341 , F28D9/0043 , F28F3/0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用以对两种不同的介质进行热交换的交流式热交换器(1)。该热交换器(1)包含一由热转移板型构成的堆叠板体(2),其中该热转移板型包含第一板型及第二板型(3)、(4)。在该堆叠板型(2)之中,两种板型(3)、(4)彼此交互堆叠。每一板型(3)、(4)各具有一A侧及一B侧,并包含一热交换表面(9)。该热交换表面(9)设有结构为(10a)、(10b)的凹穴。在该堆叠板体(2)中。毗邻之板型(3)、(4)分别构成第一贯流导管(14)及第二贯流导管(15)。该第一贯流导管(14)较该第二贯流导管(15)具有较大的容积,因此流动于该第一贯流导管(14)中的第一介质(16)较流动于该第二贯流导管(15)中的第二介质(17)具有较大的体积:其中,该介质(16)、(17)是经由该热交换表面(9)进行其间的热转移;流动于第一贯流导管(14)中的该介质(16)较流动于第二贯流导管(15)中该介质(17)具有较小的压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