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热交换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102A

    公开(公告)日:1998-10-07

    申请号:CN98105935.X

    申请日:1998-0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246 F25B39/00 F28D1/0341 F28F9/0253

    Abstract: 为了固定一个把膨胀阀或类似物安装到一个在层状方向具有入流/出流孔的板上的连接件,并且在炉内钎焊时,不把暂时支撑热交换器的夹具钎焊到板上,钎焊材料仅镀在层状方向的分布板的内表面上,并且通过毛刺化在入流/出流孔处形成圆环形突起。此外,结合到分布板上的连接件设有圆盘形突起,它可以插入到圆环形突起的里面并与其吻合,以便突起部分在炉内与圆环形突起的内周边表面存在的钎焊材料钎焊。相反,由于在层状方向的分布板的外表面没有镀钎焊材料,夹具不会被钎焊。

    热交换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162A

    公开(公告)日:1998-11-18

    申请号:CN98106635.6

    申请日:1998-0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341 F28F9/001

    Abstract: 为了不使用粘结剂之类的物质便可把用以密封热交换器和容纳该热交换器的壳体之间的间隙的密封材料装到热交换器上并进而方便地将密封材料除去,以实现对热交换器的回收利用性的改进,在热交换器的外周部的特定位置上设置了用以安放密封材料的安放装置。例如,通过向内弯折在各个管件的纵向一端形成的伸出片的、在气流方向的中间部分而提供一个导座,或者通过切断并垂直立起该中间部分而提供一个导座。在相对于气流方向来说位于热交换器的侧面的外周部分的特定位置形成有卡爪部分,以便用一对卡爪部分固定密封材料的两端。

    层状热交换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198A

    公开(公告)日:1998-10-28

    申请号:CN98108271.8

    申请日:1998-03-31

    Abstract: 为了防止在热交换器一端的由一个平板和一个成型极板组成的管状件与连通管之间由于有缺陷的钎焊而形成的缝隙中汇集的水(尤其是排水)反复结冰和融化损坏连通管,一个凸缘(32)和一个与凸缘(32)连接的焊接边缘(11)在与一个平板(15)一起组成一个管状件(3b)的一个成型极板(6)上的一个凹口部分(9)内侧中心的几乎整个周边被切去。因此,当连通管(27)与平板(15)的管道连接孔(28)的一个凸缘(29)的内表面接触时,它不与成型极板(16)接触,由此形成一个由平板(15)、成型极板(16)和连通管(27)围成的缝隙。

    膨胀阀安装构件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8158A

    公开(公告)日:1997-04-23

    申请号:CN95118443.1

    申请日:1995-0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341 F16L39/00 F28F9/0246 F28F9/0253

    Abstract: 为了减少热交换器上安装膨胀阀所用的膨胀阀安装构件的生产成本和改进批量生产的适应性,本发明的膨胀阀安装构件包括一对管状构件,均由一端与一对冷却剂进流/出流部分相连的管所构成,这对冷却剂进流/出流部分在热交换器中彼此平行,而另一端与膨胀阀相连,这对管状构件在它们的外圆周端表面的确定位置处具有凸缘,还有一个板件,具有一对把一对管状构件插入的孔。当管状构件装入板件的孔中时,凸缘与孔的圆周边缘相接触而定位。

    叠层热交换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7636A

    公开(公告)日:1996-12-11

    申请号:CN96103418.1

    申请日:1996-0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27 F25B39/022 F28D1/0341

    Abstract: 一种叠层热交换器,它带有在每个管状零件一侧形成的一对液槽部分和在叠层方向或其垂直方向的一端处设置的供热交换介质进出的进口/出口部分,在其中介质流在多条通路中从偶数通路转换到奇数通路的液槽部分的区域中设一限制流动通道横截面的约束部分,使介质可以足够量流入靠近隔开部分的出口侧的管状零件。在与其中设置有隔开部分的液槽组相对的液槽组中形成的约束部分设在与隔开部分同一叠层位置处。约束部分可用多个孔形成。

    层状热交换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995A

    公开(公告)日:1996-05-08

    申请号:CN94118668.7

    申请日:1994-10-28

    Abstract: 一种层状热交换器,它藉助一种结构便于安装调节阀,可以节省空间和改进热交换能力,其中,输入/输出通道成型板具有一个安装了调节阀的入口/出口部分,在该输入/输出部分的一侧和冷却剂通路的一端之间连通的第一冷却剂通道,及连接该输入/输出部分的另一侧的第二冷却剂通道,所述冷却剂通道的另一端经由一个连通管道连接到一些端板之一内。藉此可以改变第一和第二冷却剂通道的形状,使入口/出口部分自由地与冷却剂通路的流出/流入侧连通。

    层式热交换器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267A

    公开(公告)日:1996-03-27

    申请号:CN95105771.5

    申请日:1995-04-21

    Inventor: 西下邦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341 F28F9/0246 F28F9/0253

    Abstract: 通过将在叠层方向上延伸的两组腔体中的一组腔体分隔开,其中所述的分隔腔体在其近似中间处将其分成一个第一连通区域22和一个第二连通区域23,这样将热交换介质不易流过的管件取消。第一连通区域22与一个流入冷却剂的入口20相连通。第二连通区域23与一个流出冷却剂的出口21相连通。构成第一连通区域22的管件数量多于构成第二连通区域23的管件数量。在这种四通道系统层式热交换器中,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被减少至最小,这样就取得了热交换性能的提高。

    多层热交换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962A

    公开(公告)日:1995-09-06

    申请号:CN94119938.X

    申请日:1994-10-22

    Inventor: 西下邦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3/025 F28D1/0341 Y10S165/465 Y10S165/466

    Abstract: 关于在空气流动方向上的散热片宽度FW,散热片厚度FT,散热片间距FP,散热片高度FH,管部件厚度TW,它们的尺寸关系是:50毫米≤FW≤65毫米,0.06毫米≤FT≤0.10毫米,2.5毫米≤FP≤3.6毫米,7.0毫米≤FH≤9.0毫米,和2.0毫米≤TW≤2.7毫米。所提供的最佳的散热片形状和管部件厚度,其中热交换效率和空气流动阻力得到了很好的平衡,因此确保了热交换器热交换效率的提高和尺寸的减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