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40890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410168197.X
申请日:2014-04-24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NA-AuNPs纳米网络结构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Au NPs的制备、DNA功能化Au NPs的制备和DNA-AuNPs纳米网络结构的层层组装;本发明利用DNA-AuNPs做纳米信标,利用DNA的互补特性形成双链DNA,进而形成纳米网络结构,有利于RuHeX这种电活性物质的吸附;而利用DNA的互补的性能形成DNA-Au NPs的网状结构,为电活性物质的吸附提供了大量的位点,从而实现电化学信号的放大,用于蛋白激酶活性及其抑制剂分析,通过锆离子的配位作用,利于纳米网络结构修饰在电极表面,为活性物质提供了大量的负载位点,极大增强了电化学信号,因此,该生物传感器对激酶活性的最低检测限值达到0.03U/mL,同时稳定性高、线性范围宽。
-
公开(公告)号:CN103992839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10212428.2
申请日:2014-05-19
Applicant: 青岛大学
IPC: C10M125/22 , C10M125/02 , C10N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基石墨烯-二硫化钼纳米管润滑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水溶性石墨烯的制备、水溶性二硫化钼纳米管的制备、水基石墨烯-二硫化钼纳米管润滑添加剂的制备三个过程,本发明利用二硫化钼纳米管的性质和结构插入到石墨烯之间,从而将石墨烯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有效地提高了石墨烯的润滑性能,而且二硫化钼纳米管本身就可作为润滑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本发明将石墨烯和二硫化钼纳米管分别功能化使其具备水溶性再复合配制成一定比例的润滑添加剂,该润滑添加剂具有稳定性高,润滑性能好且污染小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055805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025890.7
申请日:2013-01-21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作空分富氧吸附剂的介微孔层序结构LSX分子筛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合成分子筛原粉;A2、锂离子交换:将制备的Na-LSX分子筛先与NH4+进行交换,经焙烧后再与Li+进行交换;本发明采用一步法合成工艺制备具有介微孔结构的分子筛,基于两亲性高分子具有亲油和亲水的双重性质,将其作为分子筛合成的模板剂,探索了一套更简单、更环保、能耗更低的先进生产工艺,产品生产过程简单易控制,其耗能降低超过50%。
-
公开(公告)号:CN104258848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525090.6
申请日:2014-10-08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t/三维石墨烯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采用一种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氨基丙酸钠辅助合成了Pt/三维多孔石墨烯复合材料(Pt/3D GN)。研究发现该复合材料中Pt纳米粒子分布均匀且平均粒径较小。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该多孔的Pt/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催化甲醇氧化活性和稳定性,可作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高效阳极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4073558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284134.0
申请日:2014-06-23
Applicant: 青岛大学
IPC: C12Q1/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58 , C12Q2531/137 , C12Q2563/103 , C12Q2563/1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发光成像技术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1)连接酶扩增:准确加入G12C突变型k-ras基因与探针1、探针2、10×连接酶Ampligase反应缓冲液和TE缓冲液于离心管中,进行扩增;(2)将链霉亲和素磁性微球用HEPES缓冲溶液洗两次,加入上述离心管中,室温振荡孵育,磁分离后,弃去上清液,用HEPES缓冲液清洗;(3)上述离心管分别加入HEPES缓冲溶液和氯化血红素,室温振荡反应,得到磁性微球-DNA复合物;(4)将磁性微球-DNA复合物用HEPES缓冲溶液清洗,磁分离后,各加入鲁米诺、H2O2于全白96孔板中,采用美国UVP公司的化学发光成像分析仪测定其化学发光图像及发光强度;实现了对单核苷酸多态性的高灵敏、高选择性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462174B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310452574.8
申请日:2013-09-27
Applicant: 青岛大学
IPC: A23L3/3472 , A23L3/357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保鲜剂,以重量百分数计,其原料包括海藻酸钠0.5~2.5%、明胶0.2~7.5%、卡拉胶0.2~7.5%、黄原胶0.2~7.5%、溶菌酶0.1~1.5%、五味子木脂素提取物5~20%、亚麻籽木脂素提取物5~20%和水35~85%。其中五味子木脂素和亚麻籽木脂素在溶菌酶的作用下形成可阻断细菌分裂繁殖的物质,从而得到保鲜效果良好、以天然提取物为主要原料的复合保鲜剂。
-
公开(公告)号:CN104051735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301364.3
申请日:2014-06-27
Applicant: 青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 , B82Y30/00 , H01M4/62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单质硫的球状MoS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得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向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加入Na2MoS4和单质硫,于95℃回流处理,得固体产物;将所述固体产物离心分离、回收并用去离子水洗涤,100℃真空干燥,最后将真空干燥后的产物在800℃在氮气中退火处理,一步即得均匀负载单质硫的球状MoS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针对锂硫电池研究与实际应用中遇到的主要问题,通过一步法制备负载单质硫的球状MoS2/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形成一种以微孔为主的可有效抑制多硫聚合物扩散的多孔球状结构,能显著提高该复合材料的锂硫电池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926294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67710.3
申请日:2014-04-24
Applicant: 青岛大学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CS/IL-GR修饰的牛血清白蛋白分子印迹电极的制备,其步骤包括CS/IL-GR/GCE的制备,MIPs/CS/IL-GR/GCE的制备;还公开了CS/IL-GR修饰的牛血清白蛋白分子印迹电极在检测BSA的应用,以[Fe(CN)6]3-/4-作为电化学探针,采用电化学阻抗(EIS)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MIPs/CS/IL-GR/GCE的性能进行表征,该印迹电极对1.0×10-10-1.0×10-4g/L浓度范围内的BSA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探针的峰电流变化值ΔI(μA)=27.42+2.21logCBSA(g/L),R=0.996,检出限达到了2.02×10-11g/L,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基于IL-GR复合物的协同效应及壳聚糖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的相互作用,印迹传感器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灵敏度和重现性,可用于痕量样品的临床分析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506161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10460108.4
申请日:2013-09-22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复合物,包括石墨烯层、设置于所述石墨烯层上的普鲁士蓝层和设置于所述普鲁士蓝层上的纳米铂颗粒。在本发明中,普鲁士兰的存在使得沉积在普鲁士蓝表面的纳米铂颗粒具有较小的平均粒径,从而赋予催化剂更大的活性表面积;而且普鲁士兰配合物的特点也有利于增强Pt和石墨烯之间的相互作用,降低了催化剂在电极表面的脱落,从而提高了其催化稳定性;再者普鲁士兰中心的铁离子与CO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CO对Pt催化剂的毒性吸附,并促进了CO的脱附氧化过程,因此催化剂的抗毒性明显提高。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石墨烯复合物对甲醇的催化氧化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且具有较强的抗毒性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487104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276476.3
申请日:2013-07-03
Applicant: 青岛大学
IPC: G01F2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仪器中的细管液面式数据的图像采集识别系统及方法,可以完成测量仪器中需要人工读取的细管液面式数据的智能读取与记录。测量仪器中的细管液面式数据的图像采集识别系统包括液面拍摄装置、条形码扫描模块、数据传输模块、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客户端用户界面模块、数据库、监控模块。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可移动夹持机构将可闭合的液面拍摄装置固定于测量仪器的细管液面位置,并采用条码扫描器控制在不触碰摄像机以及支架的情况下拍摄图像,保证可以获得无抖动、无其他物体图像干扰的液面图像,降低了液面数据智能识别的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