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人机的智能取样装置及取样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6918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09419.5

    申请日:2024-09-19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取样装置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智能取样装置及取样控制方法,包括无人机,以及搭载在无人机上的取样机器人;取样机器人上设置有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储气装置以及输气管;第一机械臂末端设置有电动扳手与爪状器件,用于对取样口处的安装部件进行拆除和复位;第二机械臂末端设置第一闸口和接口,用于实现与取样口的匹配连接,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联动动作实现取样;输气管一端连接至储气装置,另一端连接至第二机械臂的第一闸口,通过第一闸口和接口连接至取样口上。本公开的装置适用于变压器的瓦斯气体取样环境,不受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CS/IL-GR修饰的牛血清白蛋白分子印迹电极的制备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926294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67710.3

    申请日:2014-04-24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CS/IL-GR修饰的牛血清白蛋白分子印迹电极的制备,其步骤包括CS/IL-GR/GCE的制备,MIPs/CS/IL-GR/GCE的制备;还公开了CS/IL-GR修饰的牛血清白蛋白分子印迹电极在检测BSA的应用,以[Fe(CN)6]3-/4-作为电化学探针,采用电化学阻抗(EIS)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MIPs/CS/IL-GR/GCE的性能进行表征,该印迹电极对1.0×10-10-1.0×10-4g/L浓度范围内的BSA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探针的峰电流变化值ΔI(μA)=27.42+2.21logCBSA(g/L),R=0.996,检出限达到了2.02×10-11g/L,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基于IL-GR复合物的协同效应及壳聚糖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的相互作用,印迹传感器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灵敏度和重现性,可用于痕量样品的临床分析检测。

    一种用于牛血红蛋白检测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13499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10114806.3

    申请日:2014-03-26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牛血红蛋白检测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先对玻碳电极进行表面处理,然后取分散好的石墨烯(GR)水溶液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再滴涂离子液体(IL)水溶液,然后浸入含有牛血红蛋白(BHb)和吡咯单体的除氧的磷酸盐缓冲液中,通过循环伏安扫描进行电聚合,再浸入洗脱液中洗脱模板分子BHb,得到MIPs/IL/GR/GCE;将MIPs/IL/GR/GCE作为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对电极连接在电化学工作站上以组成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本发明基于IL能够在电极表面固定更多的模板分子BHb从而产生更多的印迹孔穴以提高其灵敏度,且能够缩短再键合平衡的时间,可成功地用于BHb的电化学检测,具有优异的灵敏度,高的选择性和快速的平衡响应,为BHb的免疫分析和临床检测提供了可能。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学术期刊智能推荐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84603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39053.3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学术期刊智能推荐系统及方法,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根据目标期刊的引用关系,得到目标期刊的引用关系相关的学术期刊集,将目标期刊中的某一引用内容作为目标引用内容,将目标引用内容在目标期刊中与被引用期刊中不同的特征作为目标特征,获取目标期刊中包括目标引用内容的段落,获取所述段落的主题特征,构建目标特征对应主题特征贡献度的特征向量,对学术期刊作者是研究工作的学科和研究方向进行衡量,通过特征向量对推荐期刊的学术相似度进行评估,根据学术期刊集中的学术期刊的特征向量组与目标向量组进行比对,对学术期刊进行推荐排序,从而提高推荐的学术期刊的针对性。

    负载非水溶性眼内药物控释的可注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00071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210118742.9

    申请日:2022-02-08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缓控释领域,涉及一种负载非水溶性眼内药物控释的可注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方法包括:采用配制β‑环糊精溶液,加入高碘酸钠溶液反应;透析得到醛基化β‑环糊精;然后向透明质酸溶液中加入盐酸乙二胺和4‑二甲氨基吡啶溶解,再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级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反应;透析得到氨基化透明质酸;配制含有伏立康唑和醛基化β‑环糊精的PBS溶液,含有氨基化透明质酸的PBS溶液;混合制备负载非水溶性眼内药物控释的可注射水凝胶。本发明将负载非水溶性药物的环糊精分子笼同时作为小分子交联剂直接交联到体系中,获得相对更均匀的可注射水凝胶,具有长效缓释控释的药物释放效果。

    CS/IL-GR修饰的牛血清白蛋白分子印迹电极的制备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926294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410167710.3

    申请日:2014-04-24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CS/IL-GR修饰的牛血清白蛋白分子印迹电极的制备,其步骤包括CS/IL-GR/GCE的制备,MIPs/CS/IL-GR/GCE的制备;还公开了CS/IL-GR修饰的牛血清白蛋白分子印迹电极在检测BSA的应用,以[Fe(CN)6]3-/4-作为电化学探针,采用电化学阻抗(EIS)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MIPs/CS/IL-GR/GCE的性能进行表征,该印迹电极对1.0×10-10-1.0×10-4g/L浓度范围内的BSA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探针的峰电流变化值ΔI(μA)=27.42+2.21logCBSA(g/L),R=0.996,检出限达到了2.02×10-11g/L,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基于IL-GR复合物的协同效应及壳聚糖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的相互作用,印迹传感器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灵敏度和重现性,可用于痕量样品的临床分析检测。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学术期刊智能推荐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8460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939053.3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学术期刊智能推荐系统及方法,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根据目标期刊的引用关系,得到目标期刊的引用关系相关的学术期刊集,将目标期刊中的某一引用内容作为目标引用内容,将目标引用内容在目标期刊中与被引用期刊中不同的特征作为目标特征,获取目标期刊中包括目标引用内容的段落,获取所述段落的主题特征,构建目标特征对应主题特征贡献度的特征向量,对学术期刊作者是研究工作的学科和研究方向进行衡量,通过特征向量对推荐期刊的学术相似度进行评估,根据学术期刊集中的学术期刊的特征向量组与目标向量组进行比对,对学术期刊进行推荐排序,从而提高推荐的学术期刊的针对性。

    一种用于牛血红蛋白检测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13499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10114806.3

    申请日:2014-03-26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牛血红蛋白检测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先对玻碳电极进行表面处理,然后取分散好的石墨烯(GR)水溶液滴涂在玻碳电极表面,再滴涂离子液体(IL)水溶液,然后浸入含有牛血红蛋白(BHb)和吡咯单体的除氧的磷酸盐缓冲液中,通过循环伏安扫描进行电聚合,再浸入洗脱液中洗脱模板分子BHb,得到MIPs/IL/GR/GCE;将MIPs/IL/GR/GCE作为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对电极连接在电化学工作站上以组成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本发明基于IL能够在电极表面固定更多的模板分子BHb从而产生更多的印迹孔穴以提高其灵敏度,且能够缩短再键合平衡的时间,可成功地用于BHb的电化学检测,具有优异的灵敏度,高的选择性和快速的平衡响应,为BHb的免疫分析和临床检测提供了可能。

    一种聚醚砜/氧化石墨烯复合超滤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14788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49061.8

    申请日:2012-02-29

    Applicant: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醚砜/氧化石墨烯复合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氧化石墨烯用超声波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均匀、稳定的分散液,然后在此分散液中加入聚醚砜和添加剂,并经过搅拌溶解与静置脱泡后形成均匀稳定的铸膜液,再将铸膜液倒在玻璃板上,刮膜,然后浸没到室温下的凝固浴中,待膜自动脱落后得到聚醚砜/氧化石墨烯复合超滤膜;其中铸膜液中聚醚砜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21%,成孔剂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2%,氧化石墨烯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5%~4.0%。本发明制得的聚醚砜/氧化石墨烯复合超滤膜具有更好的亲水性、较高的孔隙率、抗静电和富有弹性等性能,而且其纯水通量、截留率、耐污染性及机械性能等多方面的性能也得到提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