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向混合量子信息交流的蝶形网络编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5364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80484.X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向混合量子信息交流的蝶形网络编码方法,包括构建蝶形网络模型,源节点、目的节点和控制方交叉共享一个五比特Brown信道并进行粒子分配;目的节点先引入辅助粒子并执行CNOT操作,两对对话方选择合适的测量基对粒子进行测量,对话方将测量结果发送给另一方,如果控制方同意对话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则控制方执行单粒子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发送给对话方;对话方将测量结果发送给相应的中间节点;中间节点将信息编码发送给四个对话方;各对话方进行解码,通过执行适当的幺正操作恢复目标态。本发明采用蝶形网络极大提高信息传输速率,源节点与目的节点的地位相同扩大量子信道的适用范围,降低操作难度系数。

    基于未知参数GHZ信道的概率远程实系数量子态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50521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811230510.2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未知参数GHZ信道的概率远程实系数量子态制备方法,包括:通信的双方Alice与Bob预先共享两个相同的GHZ纠缠态作为量子信道且信道的参数未知,通过Alice执行单粒子测量操作及H测量并公开结果和Bob执行Bell测量、H测量操作,完成发送方Alice为接收方Bob远程态制备的目标。它主要包含四个步骤:(1)通信准备阶段。Alice为通信的发送方,Bob为通信的接收方,Alice与Bob共享两对相同的参数未知GHZ态。本发明通过Bell测量、单粒子测量及H基测量及公布结果从而能实现信息的双向传递,将未知参数GHZ信道的概率态制备变为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实现在环境干扰的情况下进行信息传输,降低量子通信环境噪声对量子通信的干扰,减少信息失真。

    基于GHZ态和Bell态的长距离远程量子态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17576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074603.8

    申请日:2020-10-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HZ态和Bell态的长距离远程量子态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量子纠缠信道资源;将每个方向的Bell链同时进行测量操作,并根据测量操作的结果对远端节点进行相应的幺正操作,获取远端节点粒子的态分布;分别对两个远端节点处的粒子进行幅值测量和相位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告知其它远端节点,其它远端节点根据测量结果进行幺正操作得到目标态。其借助本地节点的GHZ信道和中间节点间的Bell链克服远距离量子态制备中距离的限制,远端节点最终形成了态制备所需的量子信道,从而实现对目标节点Cn的单粒子任意态制备。

    门限值可调的任意未知n粒子最优受控量子隐形传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86547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910389270.9

    申请日:2019-05-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门限值可调的任意未知n粒子最优受控量子隐形传态方法。本发明一种门限值可调的任意未知n粒子最优受控量子隐形传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服务节点制备相应的纠缠态,并将相应的纠缠粒子通过量子信道分发给通信双方Alice和Bob,以及三个控制组C1、C2、C3的任意一个成员;三个控制组C1、C2、C3的其他成员以中心服务节点发来的粒子为控制量子比特,以|0>作为目标量子比特执行C‑NOT操作生成控制粒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一种门限值可调的任意未知n粒子最优受控量子隐形传送方法,由门限值可调的最优受控方法来实现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基于交流机制的双向蚁群算法的脑白质纤维追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67978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614608.9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交流机制的双向蚁群算法的脑白质纤维追踪方法,采用基于交流机制的双向蚁群算法,利用两个蚁群分别独立进行神经纤维的路径追踪。一方面,将蚂蚁的移动选择过程按照轮盘赌分为:线性延伸和根据信息素的移动,其中线性延伸的引入增强了算法的时间有效性,根据信息素移动增加了路径优化的能力。另一方面,当算法迭代陷入局部最优时,交换两个蚁群的信息素挥发系数,变更蚁群原有的搜索状态,突破局部最优的限制。大大缩短了纤维追踪的时间,提高了神经纤维的搜索空间和搜索效率。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交流机制的双向蚁群算法的脑白质纤维追踪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其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的技术效果相对应。

    一种基于量子网络中分流流量传送的量子态隐形传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12689B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710964251.5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网络中分流流量传送的量子态隐形传送方法,Alice发送未知多维多量子比特纠缠态给Bob,包括:Alice通过经典信道告知中心服务器该未知多维多量子比特纠缠态的qudit总数,中心服务器选择传送路径数和该路径上的中继节点数,使qudit并行且均衡地通过p条路径传输;在各中继节点的协助下,中心服务器协调,Alice和Bob之间建立起p条量子信道;Alice利用量子隐形传态原理将未知的多维多量子比特纠缠态通过不同的量子信道协调并行传送给Bob;Bob执行幺正操作恢复未知多维多量子比特纠缠态,完成传送过程。本发明实现了一个未知多维多量子比特纠缠态在多条传送路径上的并行传输,链路具有动态性和灵活性,能够满足构建复杂量子通信网络的要求。

    基于非最大纠缠信道N方控制的联合循环远程态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55876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413770.4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非最大纠缠信道N方控制的联合循环远程态制备的方法:在N个控制方D1,D2…Dn的控制下,Alice,Bob,Charlie两两联合进行循环制备各自所需的目标态;整个方案由Alice,Bob,Charlie,N个控制方及非最大纠缠信道组成。其中,Alice,Bob和Charlie既是发送者同时又是接收者,在N个控制方的监控下,利用非最大纠缠态作为信道,Alice和Bob为Charlie联合制备目标态,Alice和Charlie为Bob联合制备目标态,Bob和Charlie为Alice联合制备目标态。本发明的优势:只有当控制方全部同意,目标信息才可能传递,与单个控制方相比,N个控制方的引入,有效的提升了方案的安全性,利用非最大纠缠态作为信道,降低了对信道使用的性能要求。

    基于Brown态的受控量子对话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11899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32579.5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rown态的受控量子对话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rown态的受控量子对话方法,通信双方Alice、Bob,借助单比特幺正操作将待传信息编码至与控制方Cindy共享的Brown态量子信道中,接着控制方Cindy对其所拥有的粒子做单比特测量,最后Alice与Bob根据Cindy的测量结果和纠缠交换技术解码出对方的信息,实现了容量为4n-bit的量子对话。本发明有益效果:(1)基于控制方Cindy的测量结果,通信双方将会使用两种可能的解码方式来获取对方的信息,故本方案可更好地监控对话过程,提高了通信的安全性;(2)本方案可重复使用Brown态,有效地降低了量子资源损耗。

    一种基于最大纠缠GHZ态的多方量子对话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88085B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710075582.3

    申请日:2017-02-1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最大纠缠GHZ态的多方量子对话方法,第一步:第三方TP与每一位参与量子对话的客户都提前共享一组秘钥,TP从制备好的多粒子GHZ态中选取M*个组成原始数据序列;第二步:TP将这N个传输数据序列分别发送给N位客户。客户收到序列后进行安全检测,同时检测TP是否忠诚;第三步:测量该实际数据序列并编码得到一组二进制数序列,再与自己的秘密信息作异或运算得到一组新的二进制数序列Ci;第四步:TP根据初始的最大纠缠GHZ态得到一组编码Ct;第五步:TP记录下请求对话的双方秘密信息不同的位置,并将该位置序列通过Kai发送给进行比较的客户双方,收到位置序列后,客户根据位置序列将自己秘密信息的相应位置取反。

    基于参数未知的非最大纠缠Bell态的多方量子密钥协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32849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183649.0

    申请日:2019-11-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参数未知的非最大纠缠Bell态的多方量子密钥协商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参数未知的非最大纠缠Bell态的多方量子密钥协商方法,包括:整个方案中包含m个参与者Ti(i=1,2,…,m),并且网络中心服务器要确保每个参与者都已经通过量子身份安全认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是首次使用参数未知的非最大纠缠Bell态进行多方密钥协商方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密钥协商的安全性,提高了粒子的利用效率。2、本发明只涉及单粒子测量,参与协商的用户不需要实施复杂的多比特态测量,降低了用户端的测量难度和设备需求,使得本方法更易实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