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元素掺杂氟化物的长余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32158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830578.4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尺寸可调的稀土元素掺杂氟化物的长余辉材料及其大批量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为:在不含任何配体的条件下,将稀土盐、氟化钠、氟化铵与水混合并调节溶液pH至中性后,加入醇溶剂进行水热反应,得β‑NaReF4型的长余辉材料;其中,所述Re选自钇、钪、镧、铈、钕、钐、铕、钆、钷、镝、钬、铒、铥、镱、镨、镥和铽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氟化钠和氟化铵的摩尔比为1:(0~9)。本发明所提供的稀土元素掺杂氟化物的长余辉材料的制备方法可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单次生产产物可达到26g,产率约为95%。

    一种盐酸二甲双胍和7-乙基-10-羟基喜树碱自组装的纳米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0448549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1910872968.6

    申请日:2019-09-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酸二甲双胍和7‑乙基‑10‑羟基喜树碱自组装的纳米材料(MH NPs)及其在肿瘤免疫治疗协同化疗中的应用。本发明纳米材料的粒度均匀、分散性好,且其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耗时少、能耗低、温和、绿色、易于规模化等优点。细胞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材料具有免疫和化疗协同治疗功能,比传统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L1抑制剂具有更高安全性,且更易保存、更平价,在未来的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一种急救用双仿生凝胶止血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9238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73112.4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急救用双仿生凝胶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急救用双仿生凝胶止血材料受海洋贻贝和藤壶生物水下黏附机理启发,同时包含仿生海洋贻贝生物物质以及仿生海洋藤壶生物物质,并含有生物活性分子。本发明所制得的急救用双仿生凝胶止血材料在湿润环境下粘合速度快,同时具有止血效率高、组织修复快、抑菌性强、安全无毒、生物相容性好的优点,并且可以通过一体化装置挤出,操作方便,有望代替传统止血方式,成为未来止血材料发展的新方向。

    一种用于监测和治疗尿路感染的复合水凝胶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15962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586549.X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监测和治疗尿路感染的复合水凝胶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涂层的制备方法为:以丙烯酰胺羧基甜菜碱单体、海藻酸钠为原料,去离子水为反应介质,碳酸钙为离子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四甲基乙二胺为交联促进剂,过硫酸铵为光引发剂,制备得到水凝胶预聚物溶液;利用柠檬酸钠还原硝酸银制备得到银纳米粒子溶液;以牛血清白蛋白、四氯金酸为原料合成金纳米粒子,用壳聚糖修饰金纳米粒子,得到金纳米粒子溶液;将水凝胶预聚物溶液、银纳米粒子溶液和金纳米粒子溶液混合,即得到所述复合水凝胶涂层。该复合水凝胶涂层可用于制备用于监测和治疗尿路感染的复合水凝胶涂层导尿管,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氟取代核酸修饰金颗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28771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098131.4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取代核酸修饰金颗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氟取代核酸FNA和金颗粒为原料,通过分子静电引力、电子云变化、氢键作用,FNA在金颗粒上形成了一层核酸分子。本发明制备的FNA修饰金颗粒,方法简单、绿色、成本低廉,并且本发明的FNA修饰金颗粒上的FNA保留了核酸的功能。核酸可以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互补序列的杂交。同时FNA修饰的金颗粒可以在高盐条件下稳定存在,并且能够抵抗生物体中生物硫醇如谷胱甘肽(GSH)的干扰,从而获得高保真的目标信号避免假阳性信号的出现。因此,本发明有望为制备高保真的金颗粒探针提供理论和实验的技术支持。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金银纳米花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227816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910634755.X

    申请日:2019-07-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金银纳米花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以茶多酚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快速合成金银纳米花颗粒,无需使用额外的表面活性剂及晶种,低能环保。所得金银纳米花颗粒表面分布着致密的呈多枝状的金花瓣,使其表现出显著的近红外光吸收性质和良好的光热升温性能,能应用于基于近红外光的光热治疗;同时,所得金银纳米花颗粒还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好的表面增强拉曼性能,有望用于细胞的拉曼成像,故其在癌症诊断和治疗方面应用前景良好。

    一种稀土掺杂的氟化物长余辉粒子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876154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0411734.4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掺杂的氟化物长余辉粒子,包括氟化物基质和掺杂于所述氟化物基质内的稀土掺杂离子Ln3+,所述氟化物基质选自AReF4或BaF2;其中,所述A选自碱金属,所述Re选自Y、La、Gd和Lu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稀土掺杂离子Ln3+选自Pr3+,Sm3+,Dy3+,Ho3+,Er3+,Tb3+,Nd3+和Tm3+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氟化物长余辉粒子在X射线照射后余辉时间可高达150天。本发明提供的稀土掺杂的氟化物长余辉粒子形貌易调控、尺寸均一、分散性良好,具有非常优异的长余辉发光性能,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所制备的稀土掺杂氟化物长余辉粒子在X射线停止后,材料表现出良好的长余辉发光性能。

    一种丝素蛋白骨水泥生物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44055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810621735.4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制备和生物医学应用领域,具体涉及合成一种具有优异湿态粘接和即刻高强度力学性能的丝素蛋白骨水泥生物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聚多酚类/羟基磷灰石或聚多酚类/磷酸钙引入丝素蛋白溶液体系中,制备具有超强粘附性能的丝素蛋白骨水泥生物粘合剂,该粘合剂具有优异的湿态粘接性,为创伤以及病理性疾病导致的骨、关节等硬组织损伤提供了新型可注射性骨水泥粘合剂,以此粘合剂也可作为皮肤、脏器、血管、神经、肌肉、粘膜等组织的止血粘合材料。

    一种用于乏氧肿瘤一氧化氮治疗的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46223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528188.9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乏氧肿瘤一氧化氮治疗的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是以精氨酸或多聚精氨酸和碳量子点掺杂的石墨相氮化碳为原料,使其通过酰胺缩合反应形成所述光催化剂。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绿色、温和且成本低廉,所得光催化剂中碳量子点掺杂的石墨相氮化碳在波长>630 nm的红色光激发下产生的光生空穴可以催化精氨酸或多聚精氨酸产生一氧化氮,从而可以在不依赖于肿瘤微环境的条件下实现乏氧肿瘤的治疗,有望为高效的一氧化氮癌症治疗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用于无背景检测血液中癌症抗原含量的基于X射线激发的镧系荧光纳米粒子的试剂盒及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08469445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810268614.6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无背景检测血液中癌症抗原含量的基于X射线激发的镧系荧光纳米粒子的试剂盒及制备,属于生物医学领域。本发明利用AFP一抗修饰的磁珠作为癌症抗原的捕捉探针,利用AFP二抗修饰的可被X射线激发发光的镧系稀土纳米粒子作为荧光标记,加入不同浓度相同体积的AFP标准液,经过洗涤和磁性分离后,在X射线激发下,检测不同浓度AFP存在下体系的荧光强度,得到荧光强度—AFP浓度标准工作曲线;将待测样在X射线诱导下的荧光强度代入标准工作曲线,即可得到待测样中的AFP浓度。利用X射线作为激发光源检测血清中的癌症标志物可有效避免自体荧光的干扰,提高灵敏度,操作过程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