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16353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11031984.9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纯高导铜及其制备方法。该高纯高导铜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O≤0.0020%,0.0002%≤改善性元素≤0.0200%,0.0010%≤S≤0.0100%,余量为铜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改善性元素为B、Y、Ce、La、Ca、Li、Be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以上。本发明提供的高纯高导铜,通过添加一种或几种改善性元素,以改变杂质元素硫在高纯高导铜基体中的分布,抑制杂质元素硫的晶界偏聚。由于晶界无含硫化合物的形成,该高纯高导铜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耐高温氧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616339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11033226.0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或铜合金的脱氧方法、高纯铜或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及由该方法得到的高纯铜或铜合金,属于铜及铜合金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或铜合金的脱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铜或铜合金的熔体底部通入携带还原性金属蒸汽或粉末的保护气体。还原性金属作为脱氧剂,能够有效脱除熔体中的氧,形成易上浮的低密度金属氧化物,从熔体底部通入携带还原性金属的保护气体的方式有助于还原性金属蒸汽或粉末的上浮,提高了还原性金属蒸汽或粉末的利用率,强化了脱氧效果,有利于脱氧过程实现自动化控制,保护气体不仅起到携带还原性金属的作用,还作为防护气体避免铜或铜合金熔体被氧化,且具有搅拌和携带脱氧产物上浮的作用,脱氧彻底。
-
公开(公告)号:CN110607465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1032006.6
申请日:2019-10-28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熔体的脱氧方法、纯铜材料、纯铜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有色金属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铜熔体的脱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铜熔体中加入碱金属;所述碱金属选自钠、钾中的一种或两种。本发明的铜熔体的脱氧方法,利用碱金属钠和钾还原性极强、极易与氧结合的特性,能够将铜熔体中的氧含量降至极低水平。此外,钠和钾与氧结合后生成的氧化物,密度低、熔点低,易于从铜熔体中上浮排除,并且金属钠和钾的沸点远低于铜熔炼温度,多余的金属钠和钾易于从铜熔体排除,从而在降低铜熔体中氧含量的同时,不在熔体中增加新的杂质。
-
公开(公告)号:CN107805733B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711100111.X
申请日:2017-11-09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元高导铍青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铜基合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多元高导铍青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铍青铜合金铸坯进行塑性加工,控制塑性加工的变形量为85~95%,得到塑性加工料;2)将步骤1)得到的塑性加工料进行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即得;固溶处理过程中,塑性加工料从出炉到下水的时间不超过5s。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多元高导铍青铜合金,具有优良力学性能和导电导热性能的多元高导铍青铜合金,其导电率≥70%IACS,导热率≥270W·(m·K)‑1,室温抗拉强度≥550MPa,延伸率≥4%。
-
公开(公告)号:CN110343963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91054.X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作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该热作模具钢由以下各组成元素组成:碳0.396-0.397wt%,硅0.975-1.03wt%,锰0.427-0.514wt%,钼1.55-1.59wt%,铬4.94-5.10wt%,钒0.984-1.04wt%,钛0.044-0.127wt%,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的热作模具钢,在H13钢成分的基础上添加Ti元素,一方面起到控制晶粒尺寸,防止晶粒过大增长,增加析出强化和细晶强化的作用,从而提升钢的强度和硬度;另一方面,钛与碳反应生成碳化钛具有硬度高和热稳定性好的优点,起到沉淀强化的作用,形成微Ti合金化。本发明的热作模具钢的室温洛氏硬度、室温抗拉强度,室温拉伸断面收缩率,高温下拉伸断面收缩率和高温下抗拉强度均得到显著的提高,综合力学性能明显增强。
-
公开(公告)号:CN107739877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711098288.0
申请日:2017-11-09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Inventor: 周延军 , 宋克兴 , 国秀花 , 张彦敏 , 王旭 , 杨少丹 , 赵培峰 , 郜建新 , 刘亚民 , 张学宾 , 杨冉 , 陈赛 , 宋正成 , 郭保江 , 张丹丹 , 龙飞 , 张启航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合金辊套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零件成形加工领域。本发明的铜合金辊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铜合金液浇注、成型,得铸造管坯;2)将步骤1)所得的铸造管坯于900~950℃保温2~4h,然后通过锻造方式进行扩径处理,得锻造管坯;3)将步骤2)所得的锻造管坯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退火处理,即得。本发明铜合金辊套的制备方法,采用离心铸造制得管坯,金属补缩效果好,铸件外层组织致密,非金属夹杂物少,然后进一步通过锻造和热处理工艺进行扩径和组织性能改善,同时减少了单单采用离心铸造管坯的机械切削加工量,提高材料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475562B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710758537.8
申请日:2017-08-29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及海洋装备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耐海水冲蚀用加工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铜合金的元素组成及质量百分比为:0.5‑5%的镍,2‑5%的铝,1‑2.5%的镁,0.05‑0.15%的磷,0.15‑0.85%的铬和0.01‑0.02%的锡,余量为铜。制备时,采用中频无铁芯感应电炉,烘烤和预热至暗红形成炉胆;升温;依次加入电解铜、覆盖剂、纯铬、电解镍、电解铝、纯镁、纯锡、覆盖剂和合金CuP;搅拌捞渣,升温,出炉,大气环境熔炼;退火。该制备方法成本较低、制品硬度高,制得的铜合金具有耐海水高流速冲蚀及冲蚀腐蚀等性能,可用于海洋工程中的螺旋桨、海洋工程管道用管、阀体等与海水接触的结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7447127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710758527.4
申请日:2017-08-29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海洋工况用耐冲蚀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铜合金的元素组成及质量百分比为:7‑10%的Ni,5‑10.5%的Al,0.15‑1%的Fe,0.5‑1.5%的Mn,0.15‑1%的Ti,0.05‑0.15%的P,0.2‑0.6%的Mg,0.005‑0.01%的B,余量为铜。制备中,顺序加入电解铜、覆盖剂、CnMn中间合金、CuCo中间合金、CuFe中间合金、电解镍、纯铬、电解铝、纯硅和覆盖剂,然后磷铜脱氧,搅拌捞渣,升温,出炉。该制备方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铜合金材料具有耐含砂海水冲蚀腐蚀、海洋生物腐蚀和海水高流速腐蚀等性能,可满足海洋工程对耐腐蚀磨损材料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735740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95042.0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添加有稀土的多相强化型电子封装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构成:1.0~8.0%的镍,0.25~2%的硅、0.1~0.2%的铁、0.01~0.05%的磷、0.1~0.4%的镁、0.2%~0.6%的稀土元素,余量为铜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所述的稀土元素为铈和钇中的一种或两种。本发明采用独特的制备工艺,通过在Cu-Ni-Si合金中添加合金元素Fe、P、Mg以及微量稀土元素Ce和Y,对铜合金整体进行了多相强化合金处理。制备出了一种抗拉强度较高,导电率可达63 IACS%以上,且各项综合性能优异的Cu-Ni-Si合金电子封装材料,以满足电子封装用铜合金的性能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058796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710257942.1
申请日:2017-04-19
Applicant: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微合金化铜基合金、制备方法及挤压成棒材的方法,属于耐蚀铜合金加工领域,本发明的稀土微合金化铜基合金,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Ni:7.0%~7.5%,Al:6.8%~7.3%,Fe:2.0%~2.5%,Mn:1.8%~2.4%,RE:0.01%~0.15%,余量为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还公开了铜基合金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配料,熔炼,浇铸三个过程,所述熔炼按照铜、镍、铁、锰、铝、稀土加料顺序进行熔炼。本发明还涉及挤压成棒材的方法。本发明的稀土微合金化铜基合金在海洋工程中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