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丝压印法制备塑料毛细管电泳芯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90809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209275.8

    申请日:2010-06-2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毛细管电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热丝压印法制备塑料毛细管电泳芯片的方法。将电热丝从两头拉紧,置于裁成芯片大小的矩形热塑性塑料板的长边中线上,夹于两片玻璃板间后施加压力。然后,在电热丝上两端施加电压,电热丝由于发热使与其接触的塑料板表面软化,在压力的作用下电热丝嵌入其表层,冷却后抽出电热丝即在塑料板表面留下开口的分离通道。按同样的方法在另一片同尺寸的热塑性塑料板上的一头加工与分离通道垂直的进样通道,然后将这两片塑料片的有通道的一侧面对面合上,封装后可得单十字交叉塑料毛细管电泳芯片。通过电热丝的排列组合可加工结构复杂的塑料毛细管电泳芯片,如阵列毛细管电泳芯片。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97208B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710042327.5

    申请日:2007-06-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陈刚 魏邦国 姚潇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电极及其制备方法。该电极的电极体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偶氮二异丁腈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组成的预聚溶液与碳纳米管混合均匀,填充于电极管中,加热原位聚合,使碳纳米管和甲基丙烯酸甲酯预聚溶液混合物硬化得到电极体;将电极管的复合材料填充端抛成圆盘状,用粘合剂将金属导线与电极管另一端固定,即制得所需电极成品。该电极制作简便,价格低廉,可批量加工,是一种高灵敏度的电化学传感器,可用做毛细管电泳、微流控芯片、流动注射分析系统、液相色谱的电化学检测器,在环境监测、临床诊断和食品分析等领域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聚二甲基硅氧烷阳模原位聚合制备有机玻璃微流控芯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77391C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510024053.8

    申请日:2005-02-2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二甲基硅氧烷阳模原位聚合制备有机玻璃微流控芯片的方法。采用光刻和微复制技术制作含有微流控芯片微流通道结构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阳模。将甲基丙烯酸甲酯与少量热引发剂和光引发剂混合、加热,使单体溶液预聚成甘油状清亮溶液。将一中间镂空为芯片尺寸的矩形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片放在聚二甲基硅氧烷阳模上,构成芯片模具,将上述预聚溶液注满模具空腔,再将一有机玻璃片盖在模具空腔上,用紫外光照射预聚溶液引发本体聚合,制得含微流通道的微流控芯片基片。基片与相同材料的盖片或盖膜通过溶剂辅助热压封装后,得有机玻璃微流控芯片。本发明方法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可进行批量生产。该芯片在环境监测、临床诊断和食品分析等领域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红外线辅助本体聚合法制备有机玻璃微流控芯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34377A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810203769.8

    申请日:2008-11-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微流控芯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线辅助本体聚合法制备有机玻璃微流控芯片的方法。本发明采用可控温红外线辅助本体聚合系统,将含少量热引发剂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于水浴中预聚,得到的铸模溶液直接夹在有机玻璃板和微流控芯片阳模间,在红外线的辐照下所述铸模溶液于0.5-1小时内完全聚合,得含微流通道的微流控芯片基片。基片经钻溶液连接孔后与有机玻璃盖膜或盖片通过热压封装,得有机玻璃微流控芯片成品。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化、简便和成本低廉的特点,能用于有机玻璃微流控芯片的批量低成本加工。

    一种可换芯式微流控芯片蛋白酶解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01096636A

    公开(公告)日:2008-01-02

    申请号:CN200710044001.6

    申请日:2007-07-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流控芯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换芯式微流控芯片蛋白酶解反应器及其制备方法。该反应器由具有双尖端单通道的微流控芯片和固定有蛋白酶的玻璃纤维(即酶芯)组成,其中,酶芯贯穿芯片的微流通道并从两尖端穿出。酶芯由玻璃纤维通过浸涂方式在表面修饰壳聚糖膜等,然后通过吸附、包埋或共价键合等技术将蛋白酶固定在玻璃纤维表面而获得。使用前,将该玻璃纤维酶芯插入微流控芯片的微通道中,即得可换芯式微流控芯片酶反应器。本发明中,玻璃纤维酶芯价格低廉,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从而提高了芯片和酶试剂的使用效率,降低了酶法测定的成本。本发明制作的反应器在临床诊断、环境监测、生命科学研究和食品分析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氧化还原引发聚合制备有机玻璃微流控芯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63525A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610119291.1

    申请日:2006-12-0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陈刚 陈挚 姚潇

    Abstract: 本发明属微流控芯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氧化还原引发聚合制备有机玻璃微流控芯片的方法。将少量热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溶解于甲基丙烯酸甲酯中,加热预聚成甘油状预聚溶液,该预聚溶液在铸模前与含有氧化还原引发剂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混合,得有机玻璃微流控芯片铸模溶液。将上述铸模溶液浇在硅片阳模上,然后将有机玻璃片直接盖在铸模溶液上。室温下,铸模溶液发生本体聚合反应,得到含微流通道的微流控芯片基片。微流控芯片基片经钻溶液连接孔后和盖膜或盖片通过热压封装,得有机玻璃微流控芯片成品。本发明方法使用的设备简单,成本低廉,可用于芯片批量生产。制作的有机玻璃微流控芯片在临床诊断、环境监测、生命科学研究、食品分析和工业在线分析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流控芯片溶剂辅助热压封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45137A

    公开(公告)日:2005-07-27

    申请号:CN200510023645.8

    申请日:2005-01-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流控芯片溶剂辅助热压封装方法。选择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溶解度较小且沸点较高的有机溶剂如环戊酮和冰乙酸等为粘合剂,使用硅阳模原位聚合制作的含微流通道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流控芯片基片,将上述有机溶剂均匀滴涂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盖膜上并与基片合上,置于75-85℃的烘箱中,通过两块玻璃板施加1-2牛顿/平方厘米的压力10-15分钟,冷却到室温,即得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流控芯片成品。本发明方法封装成功率和封装强度均大幅提高,而且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可用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流控芯片的大规模生产。

    一种检测粉尘螨变应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29914A

    公开(公告)日:2003-07-16

    申请号:CN02158275.0

    申请日:2002-12-2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化学检验领域,具体涉及检测粉尘螨主要变应原的方法。本发明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技术(CE-AD)测定粉尘螨主要变应原Der f2变应原的含量,本方法采用检测技术中分离毛细管长熔融石英毛细管,检测池三电极体系的优化条件,可高效地分离和检测粉尘螨制剂中的Der f2含量,为有关粉尘螨变应原的提取和药厂的质量控制提供简便快速,且灵敏度高的分析检测方法。本发明方法还适用于检测其他蛋白质类变应原成分。

    一种可用于冲洗和导丝通过的引流管

    公开(公告)号:CN221601016U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323480898.0

    申请日:2023-12-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用于冲洗和导丝通过的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引流管本体包括体内穿刺引流段和体外段,体内穿刺引流段由环绕引流管本体轴心布设的多根支撑筋条构成,体外段由中空管构成,支撑筋条的尾端与中空管的头端衔接;相邻两根支撑筋条的间隙形成引流区域;引流管本体内设有内管,内管由体内穿刺引流段的头端延伸至体外段,内管的末端可用于连接外接引流袋或穿入导丝;中空管的尾部可用于外接负压球。通过将引流管本体的体内穿刺引流段不设有管壁,只有间隔设置的支撑筋条,整段支撑筋条的间隙都可用于引流,降低堵塞风险,也能引流术区和穿刺区的残液,内管可以配合植入体内导丝实现定向引导作用便于更换引流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