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动化汽车轮毂轴承精密锻造模具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3803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10137122.X

    申请日:2022-0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轮毂轴承锻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自动化汽车轮毂轴承精密锻造模具设计方法,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与下模用于成型带飞边和冲孔连皮的轮毂轴承锻件,本发明通过提出上下模侧壁与锻件产生的粘着力的计算方法从而优化分模面位置和冲孔连皮尺寸,并针对上下模的拔模斜度设计做出了修改。通过上述的优化和修改,获得相对较小的锻件与上模产生的粘着力,从而避免自动化锻造产线中轮毂轴承锻件的粘连上模。

    一种蒸汽腔毛细芯及其制备方法
    9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8831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91543.2

    申请日:2023-03-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汽腔毛细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取金属基板,在所述金属基板上制备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层;将覆盖有所述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层的所述金属基板、多巴胺和反应促进剂置于溶剂中形成聚合反应体系,反应预设时间,以在所述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层表面形成聚多巴胺层;将覆盖有所述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层和所述聚多巴胺层的所述金属基板进行最终加热处理,得到蒸汽腔毛细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蒸汽腔毛细芯具有更加优异的相变传热性能。

    一种电流-热氢双辅助钛合金增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2329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833270.5

    申请日:2022-07-14

    Abstract: 一种电流‑热氢双辅助钛合金增塑方法,本发明涉及钛合金材料的高温塑性变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流‑热氢双辅助钛合金增塑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钛合金氢致塑性成形方法中相界等氢陷阱较多,限制了氢在合金内的扩散,导致氢致增塑效果减弱的问题。方法:一、将钛合金板材进行固态置氢处理,获得最佳置氢量;二、搭建高温环境下的电流回路,对非成形区域做绝缘处理;三、在设定温度下通入电流同步进行高温变形,得到塑性变形后置氢钛合金板材构件;四、塑性变形后置氢钛合金板材构件进行真空脱氢处理。本发明用于提高钛合金塑性成形能力。

    一种金属双极板电磁预成形-模压复合成形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7522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59038.9

    申请日:2022-07-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双极板电磁预成形‑模压复合成形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将金属料板放置于凹模上方,将所述凹模移动至放电线圈下方,将所述放电线圈贴近所述凹模,对所述放电线圈进行放电,使所述金属料板电磁预成形,得到电磁预成形料板,其中,所述凹模上设置有微沟槽;保持所述电磁预成形料板位于所述凹模上,将所述凹模转移至凸模下方,所述凸模上设置有与所述微沟槽相匹配的微凸起,将所述凸模和所述凹模合模,对所述电磁预成形料板进行模压成形,得到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本发明提供的金属双极板电磁预成形‑模压复合成形方法能够同时提高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的成形极限深度、厚度减薄均匀性以及尺寸精度。

    一种微纳多尺度结构蒸汽腔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60099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581516.4

    申请日:2022-05-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纳多尺度结构蒸汽腔及其制造方法,微纳多尺度结构蒸汽腔包括蒸发端、冷凝端和位于所述蒸发端与所述冷凝端之间的多个支承柱,且所述支承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蒸发端和所述冷凝端连接,所述蒸发端和所述冷凝端组成蒸汽腔,所述蒸汽腔内填充有传热工质;其中,所述蒸发端与所述冷凝端靠近的一侧表面具有超亲水微纳多尺度结构,所述冷凝端与所述蒸发端靠近的一侧表面具有超亲水纳米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微纳多尺度结构蒸汽腔的冷凝端表面具有超亲水纳米结构,在微重力环境下能够依靠超亲水纳米结构强大的毛细芯吸作用实现冷凝后的传热工质高效回流,且多支承柱设计方案能够在高压环境下提供可靠的承载力。

    一种轴类锻件自由锻全过程实时调控专家系统、设计方法及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76810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11256147.3

    申请日:2021-10-27

    Abstract: 一种轴类锻件自由锻全过程实时调控专家系统、设计方法及应用方法,设计方法包含:一、确定自由锻工艺方案;二、智能决策算法搭建;三、专家系统设计;四、搭建轴类锻件自由锻工艺库及知识库;五、结合智能决策算法和知识库,搭建轴类锻件自由锻全过程实时调控专家系统;应用方法包括:一、将专家系统嵌入上位机,并与PLC、锻造机器人和检测机器人通信;二、锻前检测;三、自由锻及全过程实时优化;四、锻后检测;记录自由锻全过程时间,检测终锻温度,并进行锻件形状尺寸及组织性能检查。本发明搭建的轴类锻件自由锻全过程实时调控专家系统及其设计和应用方法,能对轴类锻件自由锻过程进行实时调控。

    一种采用组合式凹模提高材料利用率的铝合金车轮等温模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41679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1242285.6

    申请日:2021-10-25

    Abstract: 一种采用组合式凹模提高材料利用率的铝合金车轮等温模锻方法,涉及一种铝合金车轮等温模锻方法。为了解决铝合金车轮等温模锻材料利用率低和成本高的问题。方法:设计锻件和模具,凹模为组合模,凹模由凹模座、凹模A和凹模B构成,凹模A和凹模B为半环形,凹模座上设置有加热孔;选用6063铝合金挤压棒材,镦粗成饼状坯料,在饼状坯料中心压一个凹坑,在液压机上进行等温模锻的预锻至凸模与凹模的间隙达到6‑8mm,终锻至凸模与凹模的间隙达到3‑5mm。本发明提出一种材料利用采用组合式凹模的铝合金车轮等温模锻方法,等温锻造采用一套模具,降低成本,材料利用率达到71.8%。本发明适用于铝合金车轮等温模锻。

    一种液态金属柔性可穿戴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56404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085520.1

    申请日:2022-0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态金属柔性可穿戴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液态金属柔性可穿戴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甲基丙烯酸酐与明胶反应,得到取代率为10‑30%的甲基丙烯酸化明胶;将所述取代率为10‑30%的甲基丙烯酸化明胶与光引发剂加入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制得水凝胶溶液;将所述水凝胶溶液制成柔性封装水凝胶,其中,所述柔性封装水凝胶中预留有微通道;将液态金属注入所述柔性封装水凝胶的微通道中,从而制得液态金属柔性可穿戴器件。本发明通过采用了取代率在10‑30%的甲基丙烯酸化明胶,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抗拉强度和断裂应变能较高,不容易发生泄漏,并且容易成型,能够在柔性封装水凝胶内部创建形貌均一的微通道,使水凝胶和液态金属充分混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