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23348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711229374.0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Q1/6865 , C12Q1/689 , C12Q1/04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单增李斯特菌1/2c血清型的NASBA检测引物及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正向引物序列为5’‑GAAATACATTTTGGTC TAG‑3’,反向引物序列为5’‑aattctaatac gactcactatagggATTACTGGGAATAACTTGA‑3’,单增李斯特菌1/2c血清型检测用分子信标探针序列为5’‑JOE‑CGATCGAGGAAATGCTTATGCAGATA TTACGATCG‑DABCYL‑3’,检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单增李斯特菌RNA提取,实时NASBA反应,定性分析。本发明构建的引物和分子信标对单增李斯特菌1/2c血清型菌株的鉴定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所述的检测方法操作步骤简单,检测时间短,可进行实时定性分析,并且可对活菌和死菌有效区分。
-
公开(公告)号:CN110050942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203377.X
申请日:2019-03-1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酿酒酵母生物降解棒曲霉素的方法,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将酿酒酵母在培养基中培养至细胞浓度约为1.1~1.3×106CFU/mL,加入棒曲霉素后静置发酵,从而进行棒曲霉素的降解,96~120h后可以完全降解4.0~5.0mg/L棒曲霉素,在上述工艺条件下,棒曲霉素刺激酿酒酵母产生的可溶性胞内酶对该降解过程起决定作用。本发明使用酿酒酵母降解棒曲霉素,具有效率高、操作简单、安全环保等优点,对控制食品中棒曲霉素污染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9265525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021326.7
申请日:2018-09-03
Applicant: 南京福斯弗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07K14/335 , C12N15/31 , C12N15/70 , C07K1/113 , A23C3/08 , A23L3/3526 , A23L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瑞士乳杆菌素及其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应用。它是以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NX2-6)基因组测序数据为基础,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得到瑞士乳杆菌素的基因,并且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本发明通过对瑞士乳杆菌素复性的缓冲液及参数的选择,实现了瑞士乳杆菌素NX267和NX371的高效表达和复性。本发明还利用复性后的瑞士乳杆菌素控制人工污染牛奶中的微生物的数量,在25℃条件下,可显著降低牛奶中微生物的数量,为瑞士乳杆菌素作为绿色食品添加剂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4450940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410833123.3
申请日:2014-12-29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核苷酸序列及检测方法与检测试剂盒,其中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检测方法为首先提取待测样品的基因组DNA;然后以该基因组DNA为模板,与特异性引物Lm16、PCR缓冲液、MgCl2溶液、脱氧三磷酸核苷混合物和Taq‑DNA聚合酶混合配置PCR反应体系,进行PCR反应;最后检测PCR产物是否为大小为1623bp的单一扩增产物。试剂盒包括特异性引物、PCR缓冲液、MgCl2溶液、脱氧三磷酸核苷混合物和Taq‑DNA聚合酶。本发明提供的试剂盒能够有效地检测出食品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氏菌,且细菌的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抗干扰能力强。
-
公开(公告)号:CN103820404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10053650.2
申请日:2014-02-1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酶活与热稳定性同时提高的脂肪氧合酶突变体及制备方法,利用定向进化技术对鱼腥藻脂肪氧合酶分子进行定向改造,经多轮易错PCR和DNA Shuffling,获得了酶活与热稳定性同时提高的脂肪氧合酶突变体,酶活力为21420 U/mL,比野生型提高了2.17倍,其在50℃的半衰期t1/2提高了1.9倍。利用此策略可以显著提高脂肪氧合酶的酶活和热稳定性,解决了脂肪氧合酶活低和热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基础。改造后的脂肪氧合酶更适用于工业生产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478509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10505342.4
申请日:2013-10-2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 无锡健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无锡恒泽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抗菌脂肽的生产方法及其在对虾饲料中的应用,属于农业领域中的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和生物技术领域。以保藏号为CGMCC No.6249的解淀粉芽孢杆菌fmb-50为菌种,依次通过种子培养、扩大培养和发酵生产获得发酵液;发酵液经微滤去除菌体或经膜过滤和纳滤,加入玉米淀粉或多孔淀粉吸附、喷雾干燥得所述的抗菌物质饲料添加剂抗菌效价为40000~50000IU或250000IU/g。本发明利用解淀粉芽孢杆菌fmb-50为原料发酵生产抗菌物质,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大大降低,用于对虾饲料中,可以降低死亡率,提高对虾的饲料利用率、促进对虾非专一性免疫反应和提高能量代谢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3820404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53650.2
申请日:2014-02-1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0069 , C12N15/1027 , C12N15/1031 , C12N15/70 , C12Y113/1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酶活与热稳定性同时提高的脂肪氧合酶突变体及制备方法,利用定向进化技术对鱼腥藻脂肪氧合酶分子进行定向改造,经多轮易错PCR和DNAShuffling,获得了酶活与热稳定性同时提高的脂肪氧合酶突变体,酶活力为21420U/mL,比野生型提高了2.17倍,其在50℃的半衰期t1/2提高了1.9倍。利用此策略可以显著提高脂肪氧合酶的酶活和热稳定性,解决了脂肪氧合酶活低和热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基础。改造后的脂肪氧合酶更适用于工业生产和应用。
-
-
公开(公告)号:CN103610213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610685.7
申请日:2013-11-26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23L3/357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3/3571 , A23Y2220/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级嗜酸乳杆菌发酵产天然防腐剂的制备方法及产品,属于食品生物技术领域。将番茄汁、啤酒、脱脂乳、纯净水按照5~10:15~25:5~20:65~80的比例配制成发酵培养基,121℃灭菌7min,即为发酵培养基。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NX2-6种子培养基扩大培养后,2~4%接种,37℃静置培养36h,发酵液离心收集上清液,-20℃预冻24h后真空冷冻干燥,获得天然生物防腐剂。该产物对食品中主要致病菌和腐败菌,均有显著抑制作用。该天然防腐剂抑菌谱广、安全性高,因此可用于食品、医药、饲料等行业。
-
公开(公告)号:CN103300083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180887.2
申请日:2013-05-15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重组脂肪氧合酶提高面包焙烤特性的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重组脂肪氧合酶以10‐50U/g面粉的比例添加到小麦粉中;小麦粉、酵母粉、糖、水加入到搅拌机中进行搅拌,加入食盐搅拌至面团可拉伸成均匀的薄膜;将得到的面团依次进行预发酵、分割称重、成型、二次发酵;焙烤得到成品。本发明的重组脂肪氧合酶能有效提高面团的操作性能,强化面筋网络,显著改善面包的比容、硬度、质地、面包芯颜色等烘焙品质,可成为替代溴酸钾的新型生物面粉品质改良剂。同时,提高面食制品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