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e-Mn-Al-V-C超高强度奥氏体低密度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0200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14382.7

    申请日:2024-0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Fe‑Mn‑Al‑V‑C超高强度奥氏体低密度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所述钢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 1.2~1.8wt%,Mn22~30wt%,Al 8~10wt%,V 0.2~1.5wt%,Nb≤0.1wt%,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所述方法通过对Fe‑Mn‑Al‑V‑C奥氏体低密度钢依次进行固溶处理、冷轧变形及后续退火和时效处理,使得组织中复合了位错强化、细晶强化、第二相强化和背应力硬化,且其强化效果互相加强,使强度显著提升。所述钢屈服强度达1500MPa,抗拉强度达1800MPa,实现高强度水平,同时延伸率保持在15%以上,密度为6.6~6.9g/cm3。

    一种实现无硅、无铝中锰钢的淬火-配分热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44887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211103629.X

    申请日:2022-09-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无硅、无铝中锰钢的淬火‑配分热处理方法,属于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将热轧或锻造的钢板升温至奥氏体单相区并保温一定时间获得完全奥氏体,然后冷却至铁素体和渗碳体的两相区,保温一定时间以获得完全珠光体组织,最后冷却至室温;再将具有珠光体初始组织的热轧钢板再次加热至奥氏体单相区并短暂停留;随后将热轧板从奥氏体单相区冷却至马氏体转变开始(Ms)和结束(Mf)之间的温度,使部分奥氏体发生马氏体相变;然后再加热到100~300℃进行碳的配分;最后冷却至室温;本发明巧妙利用Mn对碳的吸引作用,能更有效地抑制过渡碳化物和渗碳体的析出,实现了马氏体向奥氏体更有效的碳配分,从而获得高稳定性高含量的残余奥氏体,进而创新性的实现了无硅、无铝中锰钢的淬火‑配分热处理工艺。

    基于仿真模拟检测侵彻后战斗部外壳完整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4532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335977.8

    申请日:2023-03-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仿真模拟检测侵彻后战斗部外壳完整性的方法,属于机器学习过程中图像识别用于仿真结果数据预处理及挖掘的技术领域。提取战斗部模拟弹侵彻后侧面及底部视角下的形貌图;对提取的形貌图依次进行灰度化、二值化处理,之后对损伤区域识别并破损区域面积进行统计;基于统计的破损区域面积大小,对战斗部壳体结构的破损情况进行统计识别。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有限元模拟方法实现对战斗部外壳结构完整性自动检测的方法,能够极大提升人工查看判别的时间精力成本,适合大样本的侵彻结果预测仿真工作,而且能够探讨弹体结构不完整的主控因素,在一定意义上指导材料研发和制备。

    一种超细多层次结构TC4钛合金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74717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45916.5

    申请日:2023-0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细多层次结构TC4钛合金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在TC4钛合金中获得超细多层次结构及优异强塑性的方法,属于金属材料结构性能优化领域。制备TC4钛合金预成型坯体,对TC4钛合金预成型坯体进行表面处理,表面处理完成后进行预处理,利用轧制的方式对经过预处理后的TC4钛合金预成型坯体进行多道次热轧变形,得到热轧变形后的TC4钛合金坯体,将得到的热轧变形的TC4钛合金坯体进行固溶淬火处理,得到具有超细多层次结构的TC4钛合金。

    一种实现无硅、无铝中锰钢的淬火-配分热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44887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103629.X

    申请日:2022-09-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现无硅、无铝中锰钢的淬火‑配分热处理方法,属于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将热轧或锻造的钢板升温至奥氏体单相区并保温一定时间获得完全奥氏体,然后冷却至铁素体和渗碳体的两相区,保温一定时间以获得完全珠光体组织,最后冷却至室温;再将具有珠光体初始组织的热轧钢板再次加热至奥氏体单相区并短暂停留;随后将热轧板从奥氏体单相区冷却至马氏体转变开始(Ms)和结束(Mf)之间的温度,使部分奥氏体发生马氏体相变;然后再加热到100~300℃进行碳的配分;最后冷却至室温;本发明巧妙利用Mn对碳的吸引作用,能更有效地抑制过渡碳化物和渗碳体的析出,实现了马氏体向奥氏体更有效的碳配分,从而获得高稳定性高含量的残余奥氏体,进而创新性的实现了无硅、无铝中锰钢的淬火‑配分热处理工艺。

    一种提高Fe-Mn-Al-Mo-C系奥氏体低密度钢强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4298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87290.7

    申请日:2023-02-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Fe‑Mn‑Al‑Mo‑C系奥氏体低密度钢强度的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首先将经冶炼和均匀化处理后得到的Fe‑Mn‑Al‑Mo‑C系钢锭进行固溶处理,随后取出进行热轧;然后在室温下进行轧制变形处理;嘴周进行二步分级时效处理,一级时效处理:在温度为750‑950℃下,保温1‑6h,冷却至室温;再进行二级时效处理:在温度为400‑600℃下,保温1‑6h,冷却至室温,得到一种弥散Mo2C与κ‑碳化物复合强化的Fe‑Mn‑Al‑Mo‑C系奥氏体低密度钢。通过对所述Fe‑Mn‑Al‑Mo‑C系钢在热轧固溶和冷轧变形后,进行两步分级时效处理,在奥氏体晶粒中形成细小弥散分布的位错绕过型Mo2C,与κ‑碳化物协同析出强化,显著提高了钢的强度并保持较好的塑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