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89326A
公开(公告)日:2003-01-08
申请号:CN02125594.6
申请日:2002-07-24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B23K35/24
Abstract: 一种纳米颗粒增强的锡铅基复合钎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钎料由颗粒状的锡铅基体及纳米颗粒状增强体混合制成,其特征是:所述的颗粒状的锡铅基体尺寸在35-75μm之间,其中锡的重量百分比为60-65%,Ce基混合稀土的重量百分比为0-0.3%,其余为铅;所述的纳米颗粒状增强体为TiO2、Al2O3、工业纯Ag或Cu,名义尺寸在25-90nm之间,在复合钎料中的体积比为0.5-5%;该钎料通过将上述颗粒状的锡铅基体、纳米颗粒状增强体及中性助焊剂均匀混合,搅拌30-40min制成复合钎料膏,熔化后形成的钎焊接头具有很高的抗蠕变性能,并在钎焊过程中保持了锡铅钎料熔化温度低、润湿性好、抗拉强度及物理性能优良等优点,且制备方法简单,可广泛应用在电子或光电子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337293A
公开(公告)日:2002-02-27
申请号:CN01131275.0
申请日:2001-09-05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B23K35/22
Abstract: 一种含稀土的锡基无铅钎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锡基无铅钎料制造技术领域。该钎料含有重量百分比为4~10%的Zn,0.05~1%的Re,其余为Sn。该钎料的制备方法是将氯化钾∶氯化锂=1.3∶1(重量比)的混合盐在500~600℃加热熔化后浇在称好的锡上,待锡完全熔化后,将Zn加入到熔融的锡液中使Zn熔化,再将稀土迅速压入熔融的混合盐和Sn-Zn合金中,在400~500℃保温,静置,凝固后去除表面的混合盐。本发明的钎料抗腐蚀性能优良,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广泛应用于电子行业。
-
公开(公告)号:CN201051706Y
公开(公告)日:2008-04-23
申请号:CN200720148942.X
申请日:2007-04-27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H02K33/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电磁激振器,是均匀射流断裂设备的主要部件,而均匀射流断裂设备可应用于生产电子封装用微焊球。亦可用于材料净成型制造。主要包括上盖(10)、永磁体(13)、磁心(11)、螺线管(7)、盖板(12)、胶垫(14)、底座(15)、振动传动杆(16);其中,振动传动杆从底座的中心孔伸出,振动传动杆的上下设有弹性胶垫并用带有螺纹的盖板压在底座上,底座上有用于固定的螺栓孔,在盖板的上方是内部有磁心的螺线管,在磁心的上方设有永磁体,磁心和永磁体用带有螺纹的上盖固定;螺线管的电源导线由上盖的导线孔接入。本实用新型工作效率高,在工作所需频率范围内工作效果好,不具有危险性,投资少,并且一次投资后可长期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01681119U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20146158.7
申请日:2010-03-26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焊点电迁移电压的数据采集系统,属于材料测试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计算机,计算机连接数据采集卡,至少一个电迁移试样,每个试样都阻值相同,然后通过各个试样的接线端子将多个试样分别、同时接入上述数据采集卡的各个采集通道;当有两个以上试样,试样选用串联模式;试样由恒流源供电。然后将待测试样置于真空恒温干燥箱中,模拟高温、真空等实际应用环境。本实用新型可实时监测电迁移过程电压值的变化,建立了焊点电迁移过程电压值变化与显微组织演化的关系,数据采集采样速率可调,可灵活掌握实验试样的数量,试样的环境条件可控,数据记录格式灵活。克服了原位观察法不能实时观察与价格昂贵的缺点,且数据采集法工业适用性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201203649Y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820080450.6
申请日:2008-05-09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1R27/02
Abstract: 一种虚拟仪器控制的四电极法电导率测试装置属于材料性能测试的领域。本装置由硬件测试平台和虚拟软件控制平台两部分组成。硬件测试平台由X-Y-Z三维移动平台(7)、垂直电极支撑平台(8)、水平电极支撑载物平台(9),以及弹簧电极组成,主要起到放置待测样品和调整位置的作用,通过调整移动平台满足不同形状尺寸样品的测试需要。虚拟软件控制平台由电压表(5)、电流源表(6)、通用接口总线控制卡(2)和计算机(1)组成。电压表与电流源表之间通过触发电缆(4)连接,它们与计算机的通用接口总线控制卡通过通用接口总线电缆进行连接,从而形成整个虚拟仪器控制的四电极法电导率测试装置。此实用新型测量结果更具可信性,并同时实现了数据的采集与自动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202175744U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120153413.5
申请日:2011-05-13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Sn基钎料合金可控凝固平台,属于材料性能基础研究领域。整个平台围绕定向凝固炉可分为两个模块,加热模块和冷却模块。定向炉的加热模块由与控温仪连接的侧向保温装置和底部热补偿电炉两部分构成,冷却模块由升降云台和冷却水循环两部分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整个装置简单便捷,易拆卸,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冷却介质以及冷却介质循环方式达到不同的冷却速率,从而控制钎料合金的凝固显微组织。
-
公开(公告)号:CN201076960Y
公开(公告)日:2008-06-25
申请号:CN200720172886.3
申请日:2007-08-31
Applicant: 北京工业大学
IPC: B23K3/00 , B23K3/047 , B23K3/08 , B23K101/3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可控铜线对接钎焊平台,属于材料制备与连接领域。铜线(9)一端置于模具U型槽(23)中,另一端与X-Y-Z三维移动平台(7)相连接;钎料(10)放置于铜线之间的U型槽内。模具(8)与下方的加热板(3)直接接触,加热板与控温仪(4)连接。热电偶(5)一端连在控温仪(4)和记温仪(6)上,另一端与模具(8)表面接触,从而控制和获得钎焊温度。通过冷却风扇(12)为模具及接头提供快速的降温速率。通过与目镜相连的摄像头(13)采集图像,并将整个钎焊过程显示在计算机屏幕(16)上,可方便铜线间距调节。本实用新型可精确控制钎焊铜线间隙,固定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厚度,钎焊材料既可以是焊球也可以是焊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