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98288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186727.9
申请日:2016-12-2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2 , C21D8/0226 , C22C38/002 , C22C38/04 ,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8/16
Abstract: 一种含Ti耐海水腐蚀钢带及其制备方法,属低合金钢生产制造领域;钢带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C:0.02~0.15%,Si:0.2~0.4%,Mn:0.8~1.5%,P:0.07~0.1%,S≤0.005%,Cu:0.2~0.5%,Ti:0.15~0.4%,V:0~0.06%,Ni:0~0.4%,余量为Fe及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厚度为4~7mm;制备方法:1)制备连铸坯;2)将连铸坯,加热至奥氏体化;3)先粗轧,再精轧;4)将精轧钢带,层流冷却后卷取,最后空冷至室温,制得耐海水腐蚀钢带;本发明钢带成分独特,具有良好的腐蚀性和抗腐蚀疲劳性能;制备方法不需回火,可热轧态供货,钢板的屈服强度在435MPa以上,抗拉强度在540MPa以上,延伸率大于35%,-40℃夏比冲击功大于48J。
-
公开(公告)号:CN106216817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696863.6
申请日:2016-08-1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V-N微合金化Q550D中厚板焊前不预热焊后不热处理的焊接方法。本发明通过合理的焊丝的选取,以及焊接参数的优化,开发出焊前不预热焊后不热处理的焊接工艺,利用V-N微合金钢中奥氏体内VN析出相促进针状铁素体形核的作用,改善焊接热影响区的强韧性能,该焊接工艺对V-N钢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057849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18359.5
申请日:2015-07-1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9/16 , B23K35/3073 , B23K2103/04
Abstract: 一种1100MPa级热轧超高强高韧钢不预热焊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在待焊接板材的接头处开V形坡口;(2)打磨去除氧化铁皮和铁屑;(3)四周固定后进行Ar+CO2混合气体保护固定焊;(4)进行打底焊,打底焊的焊接电压为22~24V,焊接电流为220~240A,焊接速度为390~480mm/min;(5)进行填充焊;(6)在200±5℃条件下保温50~70min。本发明的方法焊前及焊接道次间不需要进行预热,能耗低生产效率高,能够解决1100MPa级高强钢焊接问题;焊接接头平整光滑,强度和韧性均能达到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1624676B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0910012546.8
申请日:2009-07-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抗拉强度高于710MPa的热轧大梁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大梁钢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06~0.12%,Si?0.01~0.20%,Mn?1.40~1.70%,Nb?0~0.03%,Ti?0.05~0.10%,P<0.01%,S<0.01%,余量为铁Fe;屈服强度至少600MPa,抗拉强度至少710MPa,断后伸长率至少23%。制备方法为:按设定成分冶炼钢水并铸轧成铸坯,加热至1220~1280℃进行粗轧,获得中间坯;将中间坯精轧,然后以10~40℃/s的速度冷却至450~620℃。本发明热轧大梁钢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及成型性能,且生产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624676A
公开(公告)日:2010-01-13
申请号:CN200910012546.8
申请日:2009-07-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抗拉强度高于710MPa的热轧大梁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大梁钢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06~0.12%,Si 0.01~0.20%,Mn 1.40~1.70%,Nb 0~0.03%,Ti 0.05~0.10%,P<0.01%,S<0.01%,余量为铁Fe;屈服强度至少600MPa,抗拉强度至少710MPa,断后伸长率至少23%。制备方法为:按设定成分冶炼钢水并铸轧成铸坯,加热至1220~1280℃进行粗轧,获得中间坯;将中间坯精轧,然后以10~40℃/s的速度冷却至450~620℃。本发明热轧大梁钢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及成型性能,且生产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0376336C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200510046822.4
申请日:2005-07-0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1B45/02
Abstract: 一种线材和棒材热轧生产线用超快速冷却装置,包括至少一台冷却器、至少一个主阀门、至少一根主水管、高压水泵、冷却器箱体外壳、台架和至少一对固定在台架底部的移动轮,其特征在于:(1)冷却器由入口喇叭管、出口导管、本体和导管套筒用螺栓或者螺口连接而成,并由入口喇叭和出口导管之间的间隙形成喷水环圈;(2)冷却器本体为一空腔其中轴上要安有入口喇叭管和出口管,底部设有通过主水管、主水阀和高压水泵相连的进水口;(3)台架上除冷却器本体外还安有旁通辊道和驱动台架平移的油缸。为了防止高压水的“喷溅”,还设计了同冷却器结构相似的反向扑水器。本发明的超快速冷却装置可以成功地实施高强度带肋钢盘轧后快速冷却新工艺,简便有效地提高了带肋钢筋的性能指标,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255570C
公开(公告)日:2006-05-10
申请号:CN200310104863.5
申请日:2003-10-2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520MPa级复合强化超细晶粒带钢的制备方法,以C、Si、Mn、Nb、P、S和Fe为原料,经过冶炼,并连铸成坯料并加热,然后进行控轧控冷。坯料加热温度为1190~1210℃;在奥氏体再结晶区、未再结晶区及形变诱导相变区控制轧制,粗轧开轧温度为1140~1160℃,粗轧终轧温度为1040~1050℃,中间坯厚度为32~45mm,精轧开轧温度为1000~980℃,精轧终轧温度为790~820℃,在精轧机架间进行水冷,轧后冷却速度20~30℃/s,卷曲温度为430~470℃,制得的超细晶粒带钢屈服强度520~570MPa,抗拉强度为620~690Mpa。
-
公开(公告)号:CN1765568A
公开(公告)日:2006-05-03
申请号:CN200510047742.0
申请日:2005-11-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晶粒低碳微合金钢的制备方法,设定低碳钢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配比是:C 0.12~0.20%,Si 0.13~1.56%,Mn 1.30~1.85%,P≤0.015%,S≤0.007%,Nb 0.02~0.051%,或者还含有V 0.066~0.071%和Ti 0.047~0.06%,其余为铁Fe;选上述组成成分之一的热轧板坯加热至500℃,5~10道次轧制,累积压下量为80%;在50~300℃下,垂直上述500℃温轧方向压下变形20~40%,之后以100℃/S的速度升温到900℃,保温1S;或经500℃温轧后直接将温轧板坯以100℃/S的速度升温到900℃,保温1S;之后以20℃/S速度冷却至650~700℃,再沿垂直于500℃温轧方向压下变形,此方向累积变形80~90%,之后空冷或水雾冷却至室温。本发明钢的晶粒尺寸控制在50~70nm,其产品具有相对小的变形量有利于实现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234899C
公开(公告)日:2006-01-04
申请号:CN200310104864.X
申请日:2003-10-2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碳420MPa级复合强化超细晶粒带钢的制备方法,以化学成分重量比是C:0.10~0.14%,Si:0.18~0.40%,Mn:0.85~1.10%,P<0.01%,S<0.01%,其余为平衡量的Fe为原料,经过冶炼,并连铸成坯料,将坯料加热至温度为1190~1210℃;在奥氏体再结晶区、未再结晶区及形变诱导相变区控制轧制,粗轧开轧温度为1140~1160℃,粗轧终轧温度为1040~1050℃,中间坯厚度为38~50mm,精轧开轧温度为945~955℃,精轧终轧温度为770~790℃,在精轧机架间进行水冷,轧后冷却速度20~30℃/s,卷取温度为430~470℃,所获产品金相组织为晶粒尺寸3~5μm的铁素体基体,其它为5~10%的贝氏体和<5%的珠光体的复相组织;带钢的屈服强度为420~450MPa,抗拉强度为530~550MPa;本产品完全可以替代同强度级别的低合金高强度钢,有效地节省合金元素、降低钢材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84316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898716.8
申请日:2024-12-23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46 , C22C38/50 , C21D8/02 , C21D6/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拉强度1000MPa级抗大应变水电钢板及制备方法。其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比为C:≤0.08%,Si:0.20%~0.30%,Mn:0.30%~0.70%,Cr:0.30%~0.60%,Mo:0.20%~0.40%,Ni:2.50%~3.00%,Al:0.02%~0.03%,Nb:0.03~0.06%,V:0.03~0.06%,Ti:0.01~0.02%,S:≤0.004%,P:≤0.015%,余量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本发明通过合理的成分设计,控制轧制和在线弛豫‑快冷的组织调控工艺,获得组织为铁素体、贝氏体及残余奥氏体,通过调控残余奥氏体、铁素体含量获得低屈强比、高塑性、高韧性的抗大应变水电钢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