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跨胶带运输机的自移式行车桥

    公开(公告)号:CN106638272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0108291.X

    申请日:2017-02-27

    Abstract: 一种用于跨胶带运输机的自移式行车桥,属于露天采矿技术领域,所述行车桥包括主桥体与副桥体,副桥体一端固定有传动轴,传动轴两端设第一链轮,主桥体长度方向相对的两端通过传动轴与副桥体铰接,形成弧形桥面,主桥体宽度方向相对的两端各设两台减速电机,减速电机输出端设第二链轮,第二链轮与相邻第一链轮通过传动链条连接,主桥体长度方向相对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一举升液压缸,第一举升液压缸底部设桥墩支座,主桥体下表面中心处固定有主举升液压缸,主举升液压缸与第一举升液压缸之间距离可供胶带运输机通过,主举升液压缸底部转动连接于履带运输车。本发明所述行车桥移动方便,可根据不同运输路线的设定进行移动和更改行车桥的搭设位置。

    一种自动装卸钻杆的工程钻机

    公开(公告)号:CN106703691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104265.X

    申请日:2017-0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7/02 E21B19/18 E21B44/00

    Abstract: 一种自动装卸钻杆的工程钻机,尤其针对露天矿山端帮开采的采煤钻机,所述工程钻机包括:钻机架体,钻机平台,设置在所述钻机架体上用于放置待装卸钻杆和推进机,与所述待装卸钻杆和推进机之间用于放置装卸钻杆的位置相对应的所述钻机平台上设置有装卸钻杆移送通道;钻杆角相位调整机构,设置在所述钻机平台底部,用于调整放置在其上的所述装卸钻杆的圆周角度,以使钻杆正常对接;钻杆水平移送机构;钻杆竖直移送机构。通过从钻机平台底部位置调整装卸钻杆的角相位并且运输待装卸钻杆,解决现有工程钻机的钻杆角相位调整机构和钻杆输送装置需要设置在钻机侧面,要单独占用钻机以外的施工通道空间并且还需要配置附属起重吊装设备的问题。

    一种自动装卸钻杆的工程钻机

    公开(公告)号:CN106703691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710104265.X

    申请日:2017-02-24

    Abstract: 一种自动装卸钻杆的工程钻机,尤其针对露天矿山端帮开采的采煤钻机,所述工程钻机包括:钻机架体,钻机平台,设置在所述钻机架体上用于放置待装卸钻杆和推进机,与所述待装卸钻杆和推进机之间用于放置装卸钻杆的位置相对应的所述钻机平台上设置有装卸钻杆移送通道;钻杆角相位调整机构,设置在所述钻机平台底部,用于调整放置在其上的所述装卸钻杆的圆周角度,以使钻杆正常对接;钻杆水平移送机构;钻杆竖直移送机构。通过从钻机平台底部位置调整装卸钻杆的角相位并且运输待装卸钻杆,解决现有工程钻机的钻杆角相位调整机构和钻杆输送装置需要设置在钻机侧面,要单独占用钻机以外的施工通道空间并且还需要配置附属起重吊装设备的问题。

    一种基于极限上限法的排土场基底承载力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71744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1811286993.8

    申请日:2018-10-31

    Abstract: 一种基于极限上限法的排土场基底承载力计算方法,属于露天矿山工程中排土场基底承载力计算及分析计算技术领域。所述基于极限上限法的排土场基底承载力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排土场人工堆积物和基底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步骤2,根据极限分析上限法原理求出基底承载力极限值;步骤3,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原理,将塑性区内划分为若干具有倾斜界面的土条,每一土条都视为刚体,得到计算排土场基底承载力的极限分析上限法基本方程;步骤4,求出极限平衡时的极限载荷和稳定系数。所述基于极限上限法的排土场基底承载力计算方法,解决了基底承载力分析与测量的精准度不足的技术问题,且结果准确,提高了排土场基底承载力的利用空间。

    一种露天矿非工作帮中下部煤层协调回采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05239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100567.1

    申请日:2023-08-2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露天矿非工作帮中下部煤层协调回采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中,通过对非工作帮的残煤回采方案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估,确定露天矿非工作帮残煤是否具备回采可行性,若露天矿非工作帮残煤具备回采可行性,则按照露天矿非工作帮的残煤回采方案对非工作帮的下部煤层、中部煤层进行协调回采;且在回采时,基于预先构建的评价模型,根据实际回采数据与残煤回采方案中的回采目标数据确定预设评价指标,以通过挣得值法,对残煤回采方案进行实时调整。籍此,通过中下部煤层的协调回采,对残煤回采目标的不断实时调整,使得残煤回采方案更加合理,有利于对回采进度及费用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保证露天矿非工作帮的回采工期、预算与计划目标相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