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于提升大黄鱼预制菜品质的贮藏设备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5833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17234.2

    申请日:2024-0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大黄鱼贮藏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提升大黄鱼预制菜品质的贮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原料,从水产品养殖处选择鲜活的大黄鱼作为原料;S2:冷冻储存,将收集的大黄鱼原料进行冷冻储存。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可用于提升大黄鱼预制菜品质的贮藏设备,包括腌制桶,所述腌制桶的圆周外壁位于中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抱箍,所述抱箍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连接板。本发明通过检测不同贮藏条件下大黄鱼的质量变化,提升预制菜产品的品质,推动水产品预制菜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方便、美味的食品,而且方便对腌制桶进行移动和倾倒,提高了大黄鱼腌制的便捷性。

    一种可贮藏的大黄鱼预制菜的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7733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93732.8

    申请日:2024-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贮藏的大黄鱼预制菜的加工方法,属于预制调理加工方法技术领域,所述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大黄鱼预处理:选取鲜活大黄鱼为原料,刮净鱼鳞,剪去鱼头和尾鳍,挖净鱼鳃及内脏,高压淋洗后沥干水分进行贮藏,然后在室温下解冻原料鱼肉、清水漂洗干净后开背并改刀;2)低盐腌制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大黄鱼放入10%盐浓度的低盐腌制液料桶中腌制,后捞出沥干料液;3)抗氧化处理:将茶多酚和维生素E复配制得抗氧化剂,在低盐腌制处理的大黄鱼中含浸抗氧化剂;4)成品包装:速冻抗氧化处理后的大黄鱼,包装并冷藏制得可贮藏的大黄鱼预制菜;本发明所加工的大黄鱼预制菜鱼肉富有弹性,具有浓郁大黄鱼固有气味。

    澳洲淡水龙虾养殖系统及其生态养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75894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210097448.4

    申请日:2022-0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澳洲淡水龙虾养殖系统及其生态养殖方法。养殖系统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从上至下相互保持平行的设置有多个相互独立的养殖组件,养殖组件中独立设置有多个养殖盒。养殖盒的顶部边缘设置有凸出部,其凸出部与设置在养殖组件之中的凹型槽相接。养殖盒的上表面设置有供增氧装置使用的通孔接口,养殖盒的外部下表面设置有供排水组件使用的通孔接口,排水组件下端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的设置使其在排放养殖废水时可以根据排水管的布置将养殖盒内部废水排放至指定位置。还包括喂料装置,喂料装置通过连接架安装于固定架上。

    一种水产选别系统及其养殖系统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19485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683609.6

    申请日:2019-07-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装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水产养殖过程中的选别系统。包括养殖池、排鱼管、选别池、选别器、操作平台、起吊装置、吊篮、分鱼口和送鱼漏斗,所述养殖池由排鱼管连接至选别器,所述选别器摆放于选别池中,所述操作平台固定设置于选别池的上部,所述分鱼口开设于操作平台上,所述送鱼漏斗与分鱼口相接通,并由排鱼管连接至养殖池,起吊装置设置于操作平台上,用于将吊篮从选别池吊起或落下,所述选别池内包括2-5个网兜,所述网兜的一端固定于选别池的一个内侧壁,另一端固定于选别器的出鱼口。该水产选别系统将养殖池的鱼直接通过排鱼管排入选别池内的选别器,大大降低了人力资源投入,并提高了鱼的成活率。

    一种水产品循环水养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150208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540372.6

    申请日:2019-06-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装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水产品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大棚,该大棚内设置有养殖池、循环水处理系统、选别池、排污沟和输水系统。所述养殖池包括养殖单体,且养殖单体的数量为1-16,每2-4个养殖单体组合成一个养殖区,所述输水系统包括循环水泵、进水管和回水渠,所述排污沟设置于进水管和回水渠的下部,所述回水渠和排污沟的内侧壁均涂覆有光滑的环保涂料,且底壁均具有5-15°的倾斜,每个养殖区设置一根所述进水管,所述养殖池、循环水处理系统和输水系统相互接通,所述循环水泵的数量为3-8个。该水产品循环水养殖系统可方便地向养殖单体均匀供水,水循环效果好、养殖容量大、功能强、效率高,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生态效益。

    一种水产品循环水养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15020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1910540372.6

    申请日:2019-06-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装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水产品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大棚,该大棚内设置有养殖池、循环水处理系统、选别池、排污沟和输水系统。所述养殖池包括养殖单体,且养殖单体的数量为1‑16,每2‑4个养殖单体组合成一个养殖区,所述输水系统包括循环水泵、进水管和回水渠,所述排污沟设置于进水管和回水渠的下部,所述回水渠和排污沟的内侧壁均涂覆有光滑的环保涂料,且底壁均具有5‑15°的倾斜,每个养殖区设置一根所述进水管,所述养殖池、循环水处理系统和输水系统相互接通,所述循环水泵的数量为3‑8个。该水产品循环水养殖系统可方便地向养殖单体均匀供水,水循环效果好、养殖容量大、功能强、效率高,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生态效益。

    一种红虫养殖与水稻种植共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33657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378184.3

    申请日:2018-04-25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稻田田间工程建设、施加肥料、晚稻插秧、投放红虫种苗、捕捞成熟红虫、晚稻收割等步骤,在同一块水稻田中交替设置水稻种植田与红虫养殖田,向所述水稻种植田与所述红虫养殖田施加含有机质、钾、氮、磷、硅钙、硫酸锌和游离氨基酸等组分氨基酸多肽肥,此技术方案可使水稻与红虫在同一水稻种植田共生,红虫的活动对相邻的水稻种植田起到松土的作用,同时施加的氨基酸多肽肥既可以作为红虫养殖饲料也可以作为水稻种植肥料,实现了肥力共用,土地和肥料资源的综合利用效果都得以提高,并且由于整个共作过程未施加畜禽粪便和腐殖质,因此得到的水稻和红虫均为有机产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