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4497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720340.2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干眼SPA雾化的抑菌草本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可用于干眼SPA雾化的抑菌草本组合物包括:白茶水提物,菊花水提物,枸杞芽茶水提物,茶树精油稀释液,山茶油稀释液;其制备方法为:将白茶水提物、菊花水提物、枸杞芽茶水提物、茶树精油稀释液、山茶油稀释液加入到容器中,搅拌均匀,即得到所述可用于干眼SPA雾化的抑菌草本组合物。本发明通过设计可用于干眼SPA雾化的抑菌草本组合物,利用各草本成分的药用功能,发挥各组分协同作用,高效抑制干眼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
-
公开(公告)号:CN112403682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161415.9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 ,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茶静电除杂降尘装置,属于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该白茶静电除杂降尘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进料装置、吸尘装置和除杂装置;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进料板和推料杆;进料板上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茶叶滤网;吸尘装置包括风筒和风筒内的风机、除尘管和茶尘滤网;除尘管包括内部中空的滚筒和设置于滚筒内的喷水管;除杂装置包括送料板、出料板、水平传输带、静电发生辊、静电消除辊。该白茶静电除杂降尘装置可对茶尘进行集中分离收集,可有效避免茶尘在设备中大量积累损坏设备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茶尘悬浮在空气中被作业人员吸入的风险;茶尘中还含有大量的茶多酚,集中收集后的茶尘可用于二次开发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974792B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610504300.2
申请日:2016-07-0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乌龙茶智能做青装置及方法,包括综合做青机、控制模块;所述综合做青机包括小型同步摇青机、加热装置、吹风装置;所述同步摇青机设置于一电子秤上方;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有温度采集模块、湿度采集模块、RGB参数采集模块、所述电子秤;所述温度采集模块用以采集做青环境的温度,所述湿度采集模块用以采集做青环境的湿度,所述电子秤用以采集茶青的减重率;所述控制模块嵌入有工艺数据库与专家数据库。本发明引入模糊控制,能够节省劳动力,并且控制精准,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642574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97581.X
申请日:2015-03-0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23F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LED光源的茶叶萎凋装置及其萎凋方法,将茶鲜叶平铺于所述传送带上,茶鲜叶的摊放厚度控制在5mm~50mm,通过热风装置吹30℃热风,进行自然摊放预处理0.5h,去除表面水;控制光萎凋环境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为60%~70%;设定所述LED灯带与茶叶之间的距离为100mm~400mm;启动步进电机,将茶叶经所述传送带输送到具有不同特征光谱的LED光源萎凋装置正下方,通过所述控制单元控制光谱调节模块,使得光合有效辐射为100~600μmol·m-2·s-1,照射时间为0.5h~3.0h;开启所述电源模块,使得LED光源萎凋装置辐照茶叶,光照结束后继续萎凋至茶叶失水率达至68%结束萎凋工序。与同等温湿度条件下的传统热风萎凋工艺相比,缩短茶鲜叶的萎凋时间为1.0h~2.0h;相较自然萎凋,茶叶的品质提高1~2个等级。
-
公开(公告)号:CN11584497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11720340.2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干眼SPA雾化的抑菌草本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可用于干眼SPA雾化的抑菌草本组合物包括:白茶水提物,菊花水提物,枸杞芽茶水提物,茶树精油稀释液,山茶油稀释液;其制备方法为:将白茶水提物、菊花水提物、枸杞芽茶水提物、茶树精油稀释液、山茶油稀释液加入到容器中,搅拌均匀,即得到所述可用于干眼SPA雾化的抑菌草本组合物。本发明通过设计可用于干眼SPA雾化的抑菌草本组合物,利用各草本成分的药用功能,发挥各组分协同作用,高效抑制干眼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
-
公开(公告)号:CN107927238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374351.9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麻六堡茶及其加工方法,其是在六堡茶的揉捻工序中加入榆钱,并在渥堆与压箩工序中分别添加天麻粉,从而使天麻、榆钱与茶叶充分融合,以利用天麻、榆钱和六堡茶功效成分的相互融合作用,在提升六堡茶品质的同时,起到帮助消化、减肥降脂、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抗风湿及中枢神经调节等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07996760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711374585.3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 福建七境茶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麻红茶及其加工工艺。工艺流程为:鲜叶萎凋、揉捻、添加天麻粉、揉捻、添加天麻粉、揉捻、发酵、干燥。本发明由于在茶叶揉捻时添加了名贵中药材天麻粉,还添加有葛根粉、亚麻籽油;充分拌匀并干燥,能使天麻粉充分融于茶叶中,茶叶吸收能其有效成分,使茶叶在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基础上,增添了新的营养成分,既改善了茶叶风味,提高茶叶的甜醇度,又增强了茶叶对人体的保健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08913648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765261.0
申请日:2018-07-1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提取茶树鲜叶茸毛的方法及其应用,具体步骤如下:(1)取带茸毛的茶树芽或叶片等鲜嫩组织,自然放入50ml离心管,在液氮中快速冷冻;(2)手握冷冻后的离心管样品在旋涡混合器上连续振动20s~30s,使样品表面的茸毛摩擦脱落并附着在管壁和管底上;(3)用液氮冷冻过的药匙迅速将附着于管壁和管底上的茸毛刮下,放入液氮冷冻的离心管中保存,重复数次,直至收集到所需量的茸毛。本方法提取出的茸毛样品,最大程度上保持了样品的新鲜,提取出的茸毛能够用于RNA提取,可以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和代谢物分析,为茶树茸毛的研究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8077477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373485.9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23F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健普洱袋泡茶及其加工工艺,将天麻、灵芝、火龙果干花用粉碎机打成颗粒状,与拼配后的优质普洱散茶(熟茶)混合,天麻占成品质量的6%,灵芝占成品质量的3%,火龙果干花占成品质量的1%,然后再经过粉碎、焙火等步骤最后成型包装。该法操作简便,可行性高,为充分发挥普洱茶与天麻、灵芝、火龙果花的药用保健功效提供了一种更为便捷的使用方式,所制备的保健普洱茶具有清热解毒、强身健体、祛风通络及延缓衰老的功效,对治疗眩晕眼黑、加速体内毒素的消解和转化以及防癌抗癌具有很好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996760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374585.3
申请日:2017-12-1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 福建七境茶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麻红茶及其加工工艺。工艺流程为:鲜叶萎凋、揉捻、添加天麻粉、揉捻、添加天麻粉、揉捻、发酵、干燥。本发明由于在茶叶揉捻时添加了名贵中药材天麻粉,还添加有葛根粉、亚麻籽油;充分拌匀并干燥,能使天麻粉充分融于茶叶中,茶叶吸收能其有效成分,使茶叶在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基础上,增添了新的营养成分,既改善了茶叶风味,提高茶叶的甜醇度,又增强了茶叶对人体的保健功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