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03332B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610917263.8
申请日:2016-10-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引入非线性弹簧的微型桩基‑土动力响应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假定土体是均匀的、各项同性的具有非线性的粘弹塑性连续介质,非线性规律按照经验p‑y骨架曲线给出;步骤二:假设截面为圆形,其它截面进行截面变换折算成圆形截面,考虑桩体的水平运动和变形;步骤三:考虑承台的质量和桩‑土相对位移;步骤四:假定荷载作用为简谐波,计算其稳态下的响应情况。本发明基于Wenkler地基梁模型,通过对建立的动力平衡控制方程引入所得到经验p‑y上骨架作为弹簧刚度,得到考虑非线性弹簧刚度的微型桩‑土相互作用横向动力响应半解析解,因此本发明具有简化、效率高、精确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612142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510057956.X
申请日:2015-02-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复合柔性桩的整体式桥台桥梁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沿护坡卧放设置的桥台,所述桥台由埋设于护坡内的若干竖直柔性桩支撑,所述柔性桩由埋设于地表线下地质中的普通混凝土区域和连接于其上的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复合材料区域组成,所述桥台及柔性桩与岸边地面之间的空间里堆设有填土,所述填土上铺设有搭板,所述搭板的近台端与放置于桥台上的主梁端部相搭接。来消除因普通混凝土桩水平刚度大,纵桥向变形能力差,普通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小,在外界作用下容易产生混凝土开裂,甚至最终导致桩基结构截面断裂失效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528469A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510133220.6
申请日:2015-03-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整体式无缝桥梁搭板的内力计算和设计方法,其是在传统有缝桥梁搭板内力计算的理论基础上,考虑了在温变荷载等作用下近台端的搭板(4)与主梁(6)连接处受到主梁伸缩、梁端弯曲变形等作用因素而提出的针对半整体式无缝桥梁的搭板内力计算的一种修正方法。通过此计算方法可将半整体式桥梁的搭板内力计算转化为简支梁进行计算。另外,通过参数查表的形式,使搭板设计过程更为简单,大大减少了搭板内力的计算难度,更适用于实际工程应用。简支梁修正法对桥头搭板的设计理论进行了补充,为半整体式桥梁搭板的设计提供建议和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5887875B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610420237.4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桩与桩帽柔性连接结构,包括顶端钢板、弹性套管、嵌入钢板以及若干剪力钉,所述桩采用钢管混凝土桩,所述钢管混凝土桩包含钢管,所述钢管内浇筑有混凝土,所述顶端钢板焊接固定在钢管的顶端,所述弹性套管套设在顶端钢板与钢管外,所述若干剪力钉焊接固定在嵌入钢板的顶面,所述若干剪力钉与嵌入钢板均设置在桩帽内,所述桩帽套设在桩的顶端,且所述桩帽在嵌入钢板处开设有用以与弹性套管相配合的盲孔,所述嵌入钢板的底面与弹性套管、顶端钢板的顶面相接触;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桩与桩帽柔性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桩头与桩帽之间能发生相对旋转,增加了顶部结构的横向位移允许量,同时,桩的弯矩也会因横向位移而显著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06503332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17263.8
申请日:2016-10-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引入非线性弹簧的微型桩基-土动力响应求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假定土体是均匀的、各项同性的具有非线性的粘弹塑性连续介质,非线性规律按照经验p-y骨架曲线给出;步骤二:假设截面为圆形,其它截面进行截面变换折算成圆形截面,考虑桩体的水平运动和变形;步骤三:考虑承台的质量和桩-土相对位移;步骤四:假定荷载作用为简谐波,计算其稳态下的响应情况。本发明基于Wenkler地基梁模型,通过对建立的动力平衡控制方程引入所得到经验p-y上骨架作为弹簧刚度,得到考虑非线性弹簧刚度的微型桩-土相互作用横向动力响应半解析解,因此本发明具有简化、效率高、精确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887875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420237.4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5/52 , E01D19/02 , E02D260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桩与桩帽柔性连接结构,包括顶端钢板、弹性套管、嵌入钢板以及若干剪力钉,所述桩采用钢管混凝土桩,所述钢管混凝土桩包含钢管,所述钢管内浇筑有混凝土,所述顶端钢板焊接固定在钢管的顶端,所述弹性套管套设在顶端钢板与钢管外,所述若干剪力钉焊接固定在嵌入钢板的顶面,所述若干剪力钉与嵌入钢板均设置在桩帽内,所述桩帽套设在桩的顶端,且所述桩帽在嵌入钢板处开设有用以与弹性套管相配合的盲孔,所述嵌入钢板的底面与弹性套管、顶端钢板的顶面相接触;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桩与桩帽柔性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桩头与桩帽之间能发生相对旋转,增加了顶部结构的横向位移允许量,同时,桩的弯矩也会因横向位移而显著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04631436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060248.1
申请日:2015-02-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H型超高韧性混凝土桩改善整体式无缝桥梁桥台桩基础受力性能的方法,属于桥梁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有限元软件模拟支撑桩并与实验桩对比,在两者相符的情况下将支撑桩截面设计成使桩体受力性能最优的H型截面,该H型截面强弱轴分明;2)制备超高韧性混凝土;3)制模、布筋,并将超高韧性混凝土支承桩分成多单元预制,且每段单元的端部截面为矩形,中部截面为H型;4)将各单元通过连接钢板和螺钉连接成一体,连接部位由实体的矩形截面段渐变成H型截面段,并外伸若干根螺纹杆且至少伸入到下一单元约1/4处;5)于支撑桩桩头布置若干螺纹剪力钉并现浇整体式桥台。该方法能有效降低桩的水平抗推刚度、显著增加桩的耐久性,并能省去高额的维护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612142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10057956.X
申请日:2015-02-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336 , E02D27/12 , E01D19/02 , E02D5/30 , E02D5/48 , E02D2300/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复合柔性桩的整体式桥台桥梁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沿护坡卧放设置的桥台,所述桥台由埋设于护坡内的若干竖直柔性桩支撑,所述柔性桩由埋设于地表线下地质中的普通混凝土区域和连接于其上的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复合材料区域组成,所述桥台及柔性桩与岸边地面之间的空间里堆设有填土,所述填土上铺设有搭板,所述搭板的近台端与放置于桥台上的主梁端部相搭接。来消除因普通混凝土桩水平刚度大,纵桥向变形能力差,普通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小,在外界作用下容易产生混凝土开裂,甚至最终导致桩基结构截面断裂失效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594185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410775695.0
申请日:2014-12-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部位埋设吸能材料的半整体式桥台桥梁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主梁,所述主梁与桥台连接,所述桥台包括设置在主梁下部用以支撑主梁的下桥台及与主梁端部连接的上桥台,所述上桥台与连接板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板另一端连接有搭板,所述连接板与搭板连接处设置有枕梁,所述搭板、连接板以及枕梁的下部均设置有微型桩,所述微型桩桩长边或长轴方向应与桥梁纵向变形方向垂直,不同位置的微型桩桩长和截面面积不同,所述桥台以及微型桩桩顶与周围土体之间均设置有吸能材料,所述微型桩桩顶周围的的吸能材料横截面形状为正方形,桥台与台后的土体之间的吸能材料为长方体,该桥型改善了连接板、搭板和桥台受力,保证了台后土体稳定性,减轻了微型桩桩身损伤,不影响桥梁纵向变形能力,最重要的是提高了桥梁的抗震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594185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410775695.0
申请日:2014-12-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部位埋设吸能材料的半整体式桥台桥梁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主梁,所述主梁与桥台连接,所述桥台包括设置在主梁下部用以支撑主梁的下桥台及与主梁端部连接的上桥台,所述上桥台与连接板一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板另一端连接有搭板,所述连接板与搭板连接处设置有枕梁,所述搭板、连接板以及枕梁的下部均设置有微型桩,所述微型桩桩长边或长轴方向应与桥梁纵向变形方向垂直,不同位置的微型桩桩长和截面面积不同,所述桥台以及微型桩桩顶与周围土体之间均设置有吸能材料,所述微型桩桩顶周围的吸能材料横截面形状为正方形,桥台与台后的土体之间的吸能材料为长方体,该桥型改善了连接板、搭板和桥台受力,保证了台后土体稳定性,减轻了微型桩桩身损伤,不影响桥梁纵向变形能力,最重要的是提高了桥梁的抗震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