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5998033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20707.4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31/56 , A61K31/517 , A61P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56 , A61K31/517 , A61K2300/00
Abstract: 一种含有厄洛替尼和熊果酸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其中包含物质的量比为10‑20:1‑50的熊果酸与厄洛替尼。该药物组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通过将EGFR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与高效低毒的抗肿瘤天然产物熊果酸进行联合用药,其可降低组合物中药物的毒副作用,同时具备良好的抗增殖作用,最终提高治疗癌症的效果,可应用于制备抗肿瘤的药物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854027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610302910.4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47/59 , A61K47/69 , A61K9/107 , A61P35/00 , C08G83/00 , A61K31/517 , A61K31/56 , A61K31/519 , A61K31/6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低代PAMAM树状分子的两亲性自组装纳米胶束及其应用。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低代PAMAM树状分子与疏水药物进行偶联后,通过超声震荡在水中自组装而得。其具备载药能力的活性分子或前体药,疏水性药物与低代PAMAM树状分子的化学偶联,可以改善疏水性药物溶解度差、生物利用率较低的缺陷,为解决临床传统化疗药物存在毒性大、安全系数低的问题提供新思路。同时其也可作为纳米载体,包载其他疏水药物,实现药物的联合用药,增强疗效。
-
公开(公告)号:CN106420664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50086.3
申请日:2016-11-0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9/51 , A61K31/616 , A61K45/06 , A61K49/0032 , A61K49/0093 , A61K49/0433 , A61K49/0485 , A61K49/1833 , A61K2300/00
Abstract: 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阿司匹林偶联物作为药物载体或者分子探针载体的应用;所述的阿司匹林偶联物为阿司匹林与含羟基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或含有氨基类抗癌药物的偶联物。该应用的实现为阿司匹林偶联物包载药物或者分子探针形成纳米粒。本发明解决了很多药物水溶性问题;该偶联物作为载体具有抗癌活性但细胞毒性不大,包载药物可达到更好的疗效果,包载分子探针可达到实现诊疗一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06309457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950087.8
申请日:2016-11-0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31/616 , A61K31/56 , A61K47/55 , A61P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616 , A61K31/56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式I所示的熊果酸-阿司匹林偶联物的应用,具体的是在制备保肝护肝药物中的应用。通过测定AST、ALT和SOD的活性,证明此偶联物具有较好的保肝护肝的作用,在制备保肝护肝药物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111271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510466210.4
申请日:2015-08-0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7J63/00 , A61K31/56 , A61K31/616 , A61P3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式(I)所示的熊果酸‑阿司匹林偶联物及其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肿瘤转移药物中的应用。通过体外实验表明,本发明涉及的熊果酸‑阿司匹林偶联物对肿瘤细胞的粘附、迁移、侵袭等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体内动物实验表明,其可有效减少小鼠4T1乳腺癌的实验性肺转移,显示其具有较好的抗肿瘤转移作用。本发明的熊果酸‑阿司匹林偶联物可应用于肿瘤转移的预防药物中,为开发肿瘤转移的新生药物,预防恶性肿瘤的术后再转移提供了新的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05111271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466210.4
申请日:2015-08-0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7J63/00 , A61K31/56 , A61K31/616 , A61P35/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式(I)所示的熊果酸-阿司匹林偶联物及其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肿瘤转移药物中的应用。通过体外实验表明,本发明涉及的熊果酸-阿司匹林偶联物对肿瘤细胞的粘附、迁移、侵袭等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体内动物实验表明,其可有效减少小鼠4T1乳腺癌的实验性肺转移,显示其具有较好的抗肿瘤转移作用。本发明的熊果酸-阿司匹林偶联物可应用于肿瘤转移的预防药物中,为开发肿瘤转移的新生药物,预防恶性肿瘤的术后再转移提供了新的选择。
-
公开(公告)号:CN104688748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097801.9
申请日:2015-03-0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31/675 , A61P35/00 , A61K31/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重量比为1-10:1的熊果酸和环磷酰胺,优选比例为2-5:1。将熊果酸和环磷酰胺联用治疗肿瘤可以产生明显的协同效应。所述组合物既可以增强单组分的抗肿瘤药效,也能降低其对正常组织的毒性,从而提高肿瘤治疗的效果,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998033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610520707.4
申请日:2016-07-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31/56 , A61K31/517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其中包含物质的量比为10‑20:1‑50的熊果酸与厄洛替尼。该药物组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通过将EGFR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与高效低毒的抗肿瘤天然产物熊果酸进行联合用药,其可降低组合物中药物的毒副作用,同时具备良好的抗增殖作用,最终提高治疗癌症的效果,可应用于制备抗肿瘤的药物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854027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02910.4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47/48 , A61K9/107 , A61P35/00 , C08G83/00 , A61K31/517 , A61K31/56 , A61K31/519 , A61K31/6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517 , A61K31/519 , A61K31/56 , A61K31/616 , C08G83/003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低代PAMAM树状分子的两亲性自组装纳米胶束及其应用。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低代PAMAM树状分子与疏水药物进行偶联后,通过超声震荡在水中自组装而得。其具备载药能力的活性分子或前体药,疏水性药物与低代PAMAM树状分子的化学偶联,可以改善疏水性药物溶解度差、生物利用率较低的缺陷,为解决临床传统化疗药物存在毒性大、安全系数低的问题提供新思路。同时其也可作为纳米载体,包载其他疏水药物,实现药物的联合用药,增强疗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