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输入/输出耦合器对准

    公开(公告)号:CN11294682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35473.2

    申请日:2019-03-28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光子输入/输出耦合器对准。光连接器与光子集成电路的输入/输出耦合器的光学对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首先将光连接器与形成在PIC的光子芯片中的光学不相连于PIC的两个环回对准特征连续地主动对准,并且然后基于环回对准特征相对于PIC的输入/输出耦合器的位置的精确知识,将光连接器移动到与PIC的输入/输出耦合器对准的位置并且将其锁定就位。

    利用可变热导性热管的热管理

    公开(公告)号:CN113534365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18962.8

    申请日:2019-06-24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利用可变热导性热管的热管理。光子和电子集成电路可以使用可变热导性热管来冷却,可变热导性热管除了相变工作流体之外还包括不凝性气体。为了将热管与包括集成电路的子组件封装在提供散热器接触区的标准外壳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蒸发器端与冷凝器端之间的热管的轴来定向热管,该轴与集成电路子组件和散热器接触区分离的方向大致垂直,并且利用合适的隔热结构,热管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与散热器接触区热隔离。

    光子输入/输出耦合器对准

    公开(公告)号:CN110412692B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1910243516.1

    申请日:2019-03-28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光子输入/输出耦合器对准。光连接器与光子集成电路的输入/输出耦合器的光学对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首先将光连接器与形成在PIC的光子芯片中的光学不相连于PIC的两个环回对准特征连续地主动对准,并且然后基于环回对准特征相对于PIC的输入/输出耦合器的位置的精确知识,将光连接器移动到与PIC的输入/输出耦合器对准的位置并且将其锁定就位。

    利用可变热导性热管的热管理

    公开(公告)号:CN110658594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910548082.6

    申请日:2019-06-24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利用可变热导性热管的热管理。光子和电子集成电路可以使用可变热导性热管来冷却,可变热导性热管除了相变工作流体之外还包括不凝性气体。为了将热管与包括集成电路的子组件封装在提供散热器接触区的标准外壳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蒸发器端与冷凝器端之间的热管的轴来定向热管,该轴与集成电路子组件和散热器接触区分离的方向大致垂直,并且利用合适的隔热结构,热管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与散热器接触区热隔离。

    利用可变热导性热管的热管理

    公开(公告)号:CN110658594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548082.6

    申请日:2019-06-24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利用可变热导性热管的热管理。光子和电子集成电路可以使用可变热导性热管来冷却,可变热导性热管除了相变工作流体之外还包括不凝性气体。为了将热管与包括集成电路的子组件封装在提供散热器接触区的标准外壳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蒸发器端与冷凝器端之间的热管的轴来定向热管,该轴与集成电路子组件和散热器接触区分离的方向大致垂直,并且利用合适的隔热结构,热管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与散热器接触区热隔离。

    利用可变热导性热管的热管理

    公开(公告)号:CN113534365B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110818962.8

    申请日:2019-06-24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利用可变热导性热管的热管理。光子和电子集成电路可以使用可变热导性热管来冷却,可变热导性热管除了相变工作流体之外还包括不凝性气体。为了将热管与包括集成电路的子组件封装在提供散热器接触区的标准外壳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蒸发器端与冷凝器端之间的热管的轴来定向热管,该轴与集成电路子组件和散热器接触区分离的方向大致垂直,并且利用合适的隔热结构,热管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与散热器接触区热隔离。

    光子输入/输出耦合器对准

    公开(公告)号:CN110412692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243516.1

    申请日:2019-03-28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光子输入/输出耦合器对准。光连接器与光子集成电路的输入/输出耦合器的光学对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首先将光连接器与形成在PIC的光子芯片中的光学不相连于PIC的两个环回对准特征连续地主动对准,并且然后基于环回对准特征相对于PIC的输入/输出耦合器的位置的精确知识,将光连接器移动到与PIC的输入/输出耦合器对准的位置并且将其锁定就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