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808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474923.0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 , 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N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浸没式液冷系统液体含水量自动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边缘计算技术领域,解决了浸没式液冷容易出现含水量增加,导致液冷系统短路烧毁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在浸没式液冷系统中布设液体含水量传感器,并设置含水量的正常阈值范围;在基板管理控制器BMC与服务器电源之间设置紧急关机信号;对浸没式液冷系统中液体的含水量进行实时监测;若含水量超过正常阈值范围,基板管理控制器自动启动紧急关机信号;服务器电源收到紧急关机信号后启动紧急关机。本发明对浸没式液冷系统的液体含水量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并根据监测数据对含水量是否异常进行判断,在含水量异常时启动紧急关机,避免短路烧毁,确保系统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81081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03609.2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平高新松电力智能装备(河南)有限公司 , 平高集团电力检修工程有限公司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nventor: 闫亚刚 , 彭朝德 , 龙锦霞 , 王晓 , 张凯 , 尤晓亮 , 蔡杰 , 李中旗 , 谢慧 , 陈亮 , 蒋壮强 , 马亮 , 张恒 , 徐豪 , 史泽源 , 朱听鹏 , 袁明宇 , 李腾飞 , 赵崇良 , 李宏涛 , 陈峰 , 刘媛婧 , 贺王鹏 , 叶俊杰 , 张效飞 , 刘亦辰 , 徐若萱
IPC: G06V20/60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V10/75 , G06T7/136 , G06T7/33 , G06T7/60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仪表智能读数方法。本公开实施例使用YOLOv5模型检测图像中的仪表,通过基于模板匹配算法对待读数表盘图像进行图像配准;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提取指针区域,并通过像素值累加比较方式得到指针直线所在位置;采用像素累加的距离法计算示数,提高了仪表示数的检测精度,实现了仪表检测和读数的一体化实现,满足部署在低成本边缘设备的要求。该方法在实时性能和智能化水平上均有明显提升,据此可实现仪表的智能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817585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58521.0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层阴极界面层协同改性实现的柔性双模OPD及方法,包括柔性透明衬底、柔性透明电极、第一阴极修饰层、第二阴极修饰层、活性层、阳极修饰层以及金属电极。本发明通过对阴极界面层进行精细调控,使OPD在反向和正向偏置下,分别以光伏(PV)和光电倍增(PM)模式工作。引入第一阴极修饰层用于降低电极功函数,优化器件的能级排列,从而在反向偏置下获得优异的PV性能;同时引入具有丰富陷阱态的第二阴极修饰层(量子点)用于捕获光生空穴,导致能带弯曲从而在正向偏置下实现PM效应。本发明提供的柔性双模OPD不仅可以同时适应于强光和弱光的探测,而且为柔性光电器件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
公开(公告)号:CN11481736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63854.0
申请日:2022-04-0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F16/2458 , G06F16/215 , G06F16/29 ,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迹伴随模式挖掘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校准轨迹数据以提高轨迹伴随挖掘时效性的方法,包括:一、从出租车轨迹数据库获取近期历史数据;二、提取数据中经纬度、车辆标识以及时间戳;将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清洗噪声数据以及填补空缺值;三、挖掘轨迹点的额外属性;四、结合车辆移动特征,过滤出具有强特征的移动特征轨迹点,将过滤出的点添加网格索引生成以网格为索引的车辆轨迹参考系统;五、基于生成的参考系统,根据轨迹流数据中的轨迹点索引以基于欧式距离实时校准到参考系统中距离最小的移动特征点;步骤六、将被校准后的特征点进行实时通用伴随模式挖掘。本发明能较佳地提高轨迹伴随挖掘时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51781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0593002.6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小型化的2.5维吸透一体化频选吸波器,包括若干连续周期性排列的超材料单元,超材料单元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的顶层谐振层、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第三介质层和底层谐振层,顶层谐振层包括第一金属贴片单元、薄膜电阻和4个第二金属贴片单元;第一介质层的底部设置有4个第三金属贴片单元,每一个第三金属贴片单元通过金属化通孔与第二金属贴片单元对应连接,底层谐振层上设置有镂空结构。本发明的2.5维吸透一体化频选吸波器,采用石墨烯薄膜代替集总电阻,便于平面集成化和批量化生产,利用折叠形金属条带与通孔结合的设计,做到结构超小型化,抑制了栅瓣的出现,降低斜入射下的双站RCS,提高了斜入射隐身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165355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910589151.8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散热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微通道散热器、一体化制造及其在控阵天线的应用,本发明采用3D打印制造散热器,通过分布渐变的流体通道、分别设置于流通道最大最小一端的注液口、出液口,使冷却液均匀地通过整个流体通道,使用时散热器的最高温度为298K,最低温度为295K,散热后的温差为3℃,与单纯流道结构相比,散热能力更强,散热后的温度分布更均匀,具有散热性、均温性好、一次成型无需使用螺母密封圈等进行封装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865754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10523338.8
申请日:2019-06-1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QTT的远程监控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至少一个设备终端通过MQTT与MQTT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并发送检测信号至MQTT服务器,检测信号包括设备终端的标识;MQTT客户端通过MQTT服务器第n次获取至少一个设备终端的标识并生成第一标识列表;MQTT客户端第n+1次获取至少一个设备终端的标识并生成第二标识列表;MQTT客户端对第一标识列表和第二标识列表进行比对,并在第二标识列表与第一标识列表存在差异时,发送提醒信息至预先设置的用户端。本发明通过MQTT协议实现了对设备终端的远程监控,而且本发明通过MQTT框架,能有效地减少系统架构的复杂度,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76673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1093181.6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富阳电子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S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指栅结构的太赫兹辐射源器件及其调控方法。该太赫兹辐射源器件包括沟道层、沟道提供层、源极和漏极,该沟道层中感生有二维电子气(2DEG)沟道;且在沟道提供层上交替排布有两组栅极,当在该两组栅极上分别施加不同电压时,则位于该两组栅极下方的沟道区域及位于任意两个相邻栅极之间区域正下方的沟道区域中的2DEG浓度将存在差异,从而在这些沟道区域之间形成2DEG浓度差界面,继而若在源、漏极之间加载电压,将在沟道中构建周期性浓度差的驻波振荡结构,由此产生太赫兹辐射。本发明的太赫兹辐射源器件具有易于激发、高功率、可调制和便于小型化等优点,辐射频率可以在0.3THz-1.9THz范围内调整,轻便、易于集成,适于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725058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811561304.X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兰姆波的双跨孔距层析重建成像方法,其特点是采用了按双跨孔距放置的激光发生器和空气耦合换能器作为兰姆波检测的检测系统。在进行反投影滤波重建前,兰姆波走时信息被重排为变投影个数、变间距及变转角的平行投影数据,然后再进行变间距微分操作和变角度有限和的反投影操作,扩大重建区域范围,对反投影数据进行有限希尔伯特的逆运算,获得待检测工件的重建图像。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具有非接触待检测工件的表面,提高重建精度,避免迭代欠采样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63296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561302.0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9/0672 , G01N29/069 , G01N29/4472 , G01N2291/023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任意扫描轨迹的非接触式兰姆波缺陷检测成像方法,其特点是采用了激光发生器和空气耦合换能器作为兰姆波的检测系统,空气耦合换能器端面与待检测的薄板工件表面呈一定的角度,使得接受器仅能接受A0模态的兰姆波,方便兰姆波走时信息的提取。重建算法采用了凸二次规划方法,复合兰姆波传播路径的投影权重值、重建网格对权重的贡献值和兰姆波的走时信息,获得线性方程组作为凸二次规划的约束条件,将重建网格的全变差进行开方运算,将重建网格元素的系数写成矩阵,获得一个正定矩阵,进而将变形后的全变差转化为满足凸二次规划的目标函数,最终利用拉格朗日优化算法进行重建。该发明的方法具有非接触、兰姆波信号提取简单、不限薄板的形状、允许兰姆波发射端稀疏布置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