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仿鱼鳞型微通道及多层冷板安装架

    公开(公告)号:CN110636742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910760107.9

    申请日:2019-08-16

    Abstract: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仿鱼鳞型微通道散热器及采用该散热器的散热装置,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本发明散热结构的微通道冷板采用仿鱼鳞型结构,该仿鱼鳞型凸起结构前半部分选择星型结构,水平方向上所受压力小,后部分采用梭型结构,竖直的方向上能承受更大载荷,经过优化后将两结构结合使用,该冷板受力分布均匀。微通道冷板中的仿鱼鳞型凸起呈阵列型分布,采取了微小通道的设计,大大加强了液体流动的压强以及速度,同时,由于该型结构的叉分设计,使得相邻流道之间存有一定间隔,从而避免了局部区域压力过大以至破坏结构和均温设计,该结构使冷却液更加均匀地通过整个微通道冷板,针对相控阵T/R组件的散热,与单纯流道结构相比,散热能力更强,散热后的温度分布更均匀。

    一种采用复合相变材料与微通道液冷的复合散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911892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661909.7

    申请日:2020-07-10

    Abstract: 一种采用复合相变材料与微通道液冷的复合散热装置,涉及冷散热领域,具体来说是采用相变材料和液冷结合的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包括:相变区盖板、相变材料、散热器、液冷区盖板,所述散热器为板状结构,散热器的一侧设置放置相变材料的凹陷区,该凹陷区对应的另一侧设置微流道;相变材料采用相变区盖板封装,微流道采用液冷区盖板封装,液冷区盖板未封装的一侧设置冷却液的注液口和出液口;热源设置于相变区盖板的未封装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凹陷区内阵列设置有多个泡沫铝材料的柱状凸起,相变材料填充凹陷区内柱状凸起之间的间隙,凹陷区外侧设置有一圈密封槽。具有散热均匀散热效率高的优点。

    一种三维微通道及脉动流散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275311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810986568.3

    申请日:2018-08-28

    Abstract: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微通道及脉动流散热装置,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涉及采用脉动或间歇流体散热的新型三维微通道散热器及其3D打印制造方法。该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器、脉动泵、冷却器、连接管道;所述散热器紧贴于热源上,通过连接管道将散热器、脉动泵、冷却器依次串联,所述散热器包括:注液口、底层散热结构、中间层散热结构、顶层散热结构、出液口,所述底层散热结构、中间层散热结构、顶层散热结构依次堆叠,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采用3D打印的方法制作为一体的装置后散热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仿鱼鳞型微通道及多层冷板安装架

    公开(公告)号:CN110636742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10760107.9

    申请日:2019-08-16

    Abstract: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仿鱼鳞型微通道散热器及采用该散热器的散热装置,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本发明散热结构的微通道冷板采用仿鱼鳞型结构,该仿鱼鳞型凸起结构前半部分选择星型结构,水平方向上所受压力小,后部分采用梭型结构,竖直的方向上能承受更大载荷,经过优化后将两结构结合使用,该冷板受力分布均匀。微通道冷板中的仿鱼鳞型凸起呈阵列型分布,采取了微小通道的设计,大大加强了液体流动的压强以及速度,同时,由于该型结构的叉分设计,使得相邻流道之间存有一定间隔,从而避免了局部区域压力过大以至破坏结构和均温设计,该结构使冷却液更加均匀地通过整个微通道冷板,针对相控阵T/R组件的散热,与单纯流道结构相比,散热能力更强,散热后的温度分布更均匀。

    一种应用于食品及牙科监测的单自由度咬合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8088604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810122237.5

    申请日:2018-0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食品及牙科监测的单自由度咬合机器人,包括静平台、动力装置及传动装置,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相互传动连接且均设置于静平台上端,静平台上端还上下相对设置有上颌固定平台和下颌可调平台,上颌安装平台与所述传动装置转动连接,下颌可调平台与静平台滑动连接;下颌可调平台包括滑动平板,滑动平板上端设置有下颌安装平台,下颌安装平台和滑动平板之间通过平台升降组件连接;上颌固定平台和下颌安装平台还设置有监测系统。本发明可以模拟牙齿的咬合过程,观测食物在咬合过程中的形变状况,并且通过监测系统对牙齿模型的受力情况进行监控,从而可以检测和分析不同食物在咬合过程中牙齿的整个受力情况。

    一种多结构复合式异型微肋液冷散热均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710062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979664.7

    申请日:2021-0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结构复合式异型微肋液冷散热均温装置,属于芯片散热领域,包括微肋液冷散热器和均温装置,微肋液冷散热器包括相互拼合的散热器盖板和散热器基板,均温装置包括相互拼合的芯体和底板,散热器基板与芯体相互拼合,空腔内设置有多段主流道和多段微肋流道,多段主流道和多段微肋流道共同形成相变回路,微肋流道内设置有微肋结构。通过本发明通过相互拼合的微肋液冷散热器和均温装置,整个散热结构紧凑,整体噪声较小,增大了散热性能和均温性能;对整体发热源进行流道规划,采用主流道和微肋流道串并联结合的方式,本发明适用于任意分布不均匀多热源的情形,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分布不均、发热不均的多热源芯片的散热均温问题。

    一种3D打印一体化散热器及其在相控阵天线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165355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910589151.8

    申请日:2019-0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散热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微通道散热器、一体化制造及其在控阵天线的应用,本发明采用3D打印制造散热器,通过分布渐变的流体通道、分别设置于流通道最大最小一端的注液口、出液口,使冷却液均匀地通过整个流体通道,使用时散热器的最高温度为298K,最低温度为295K,散热后的温差为3℃,与单纯流道结构相比,散热能力更强,散热后的温度分布更均匀,具有散热性、均温性好、一次成型无需使用螺母密封圈等进行封装的特点。

    采用3D打印的仿机翼截面散热肋构成的微通道散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336045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126288.5

    申请日:2018-0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3D打印的仿机翼截面散热肋构成的微通道散热系统,包括微通道散热冷板、微流泵及循环水冷却器;微通道散热冷板包括相互贴合的微通道热沉和盖板,微通道热沉与盖板贴合的侧面内凹形成有集液腔,集液腔两端分别为集液腔进口端和集液腔出口端;集液腔内还并排设置有多组散热肋组,每组散热肋组包括多个由3D打印形成的散热肋,散热肋为仿飞机机翼截面的流线形结构,任意两组相邻散热肋组交错设置,任意散热肋之间形成相互连通的微流道。本发明仿机翼截面形的散热肋可增加散热肋的表面积,散热肋背流面的流线型还可避免回流区,间错布置的散热肋形成的复杂微通道可以增强流体的扰动和相互渗混,极大的提高了冷板的散热效率。

    一种应用于食品及牙科监测的单自由度咬合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8088604B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810122237.5

    申请日:2018-02-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食品及牙科监测的单自由度咬合机器人,包括静平台、动力装置及传动装置,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相互传动连接且均设置于静平台上端,静平台上端还上下相对设置有上颌固定平台和下颌可调平台,上颌安装平台与所述传动装置转动连接,下颌可调平台与静平台滑动连接;下颌可调平台包括滑动平板,滑动平板上端设置有下颌安装平台,下颌安装平台和滑动平板之间通过平台升降组件连接;上颌固定平台和下颌安装平台还设置有监测系统。本发明可以模拟牙齿的咬合过程,观测食物在咬合过程中的形变状况,并且通过监测系统对牙齿模型的受力情况进行监控,从而可以检测和分析不同食物在咬合过程中牙齿的整个受力情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