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23420B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611265532.3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变角度风扇,包括风扇主体、设于风扇主体的叶片扭转角调节机构和多个叶片组件,每个叶片组件包括叶片以及扇叶转轴,在扇叶转轴的自由端设置有转轴浮动块,转轴浮动块与扇叶转轴的轴线不共线;扇叶转轴枢接于风扇主体;叶片扭转角调节机构包括间隔设于风扇主体的上盖、下盖以及设在上盖和下盖之间的活塞,上盖朝向下盖的一侧设有压力源凹槽,在上盖设有与压力源凹槽连通的介质通道,活塞可滑动套设于压力源凹槽,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介质的压力源腔;在活塞与下盖之间设有弹簧;在活塞的外壁上设有与转轴浮动块配合的拨动部。该风扇系统能够调整风扇叶片的扭转角。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变角度风扇的角度调整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767086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611265561.X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领域,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结构,包括换热器壳体,换热器壳体内设有水散热器和中冷器,水散热器包括多根散热水管,中冷器包括多根中冷风管,换热器壳体设有进风侧和出风侧,散热水管包括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以及连接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的第一弯管,第一弯管围绕中冷风管设置,以将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分设于中冷风管的两侧,且第二水管位于进风侧,第一水管位于出风侧;或,中冷风管包括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以及连接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的第二弯管,第二弯管围绕散热水管设置,以将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分设于散热水管的两侧,且第二风管位于进风侧,第一风管位于出风侧。本发明能够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285900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610768270.6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热清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可变角度风扇及换向阀,其中,可变角度风扇包括基体、可滑动地设置于基体的内腔中的环形活塞、可转动地设置于基体的周向侧壁上的扇叶轴、可转动地设置于基体上的进油部件及复位装置;扇叶轴伸入内腔中一端设置有偏心轴,偏心轴与环形活塞周向侧壁上的环形轨道配合用于将环形活塞的滑动转换为扇叶轴的转动;液压油通过进油部件进出内腔并在复位装置的配合下实现环形活塞的往复滑动;换向阀用于控制液压油在进油部件中的进出以实现风扇的变向及复位;上述散热清洁系统同时具有散热及清洁功能,并接入整车油路,无需增加单独的供油系统,简化了结构,能够代替人工清除杂物,便于操作及提高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523420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265532.3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7/002 , F01P5/02 , F01P7/06 , F05D2270/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变角度风扇,包括风扇主体、设于风扇主体的叶片扭转角调节机构和多个叶片组件,每个叶片组件包括叶片以及扇叶转轴,在扇叶转轴的自由端设置有转轴浮动块,转轴浮动块与扇叶转轴的轴线不共线;扇叶转轴枢接于风扇主体;叶片扭转角调节机构包括间隔设于风扇主体的上盖、下盖以及设在上盖和下盖之间的活塞,上盖朝向下盖的一侧设有压力源凹槽,在上盖设有与压力源凹槽连通的介质通道,活塞可滑动套设于压力源凹槽,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介质的压力源腔;在活塞与下盖之间设有弹簧;在活塞的外壁上设有与转轴浮动块配合的拨动部。该风扇系统能够调整风扇叶片的扭转角。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变角度风扇的角度调整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767086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65561.X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6 , F28D21/00 , F02B29/0443 , F28D2021/004 , F28F9/262 , F28F13/12 , F28F225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领域,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结构,包括换热器壳体,换热器壳体内设有水散热器和中冷器,水散热器包括多根散热水管,中冷器包括多根中冷风管,换热器壳体设有进风侧和出风侧,散热水管包括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以及连接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的第一弯管,第一弯管围绕中冷风管设置,以将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分设于中冷风管的两侧,且第二水管位于进风侧,第一水管位于出风侧;或,中冷风管包括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以及连接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的第二弯管,第二弯管围绕散热水管设置,以将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分设于散热水管的两侧,且第二风管位于进风侧,第一风管位于出风侧。本发明能够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481432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1263722.1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P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智能风扇系统,包括ECU、压力源和变角度风扇,变角度风扇包括风扇主体、设于风扇主体的叶片扭转角调节机构和叶片组件,叶片组件包括叶片以及扇叶转轴,在扇叶转轴上设有转轴浮动块;扇叶转轴枢接于风扇主体;叶片扭转角调节机构包括上盖、下盖以及活塞,上盖朝向下盖的一侧设有压力源凹槽,在上盖设有介质通道,活塞可滑动套设于压力源凹槽,共同限定用于容纳介质的压力源腔;在活塞与下盖之间设有弹簧;在活塞的外壁上设置有与转轴浮动块配合的拨动部。该智能风扇系统能够提高风扇效率,降低发动机油耗,使风扇冷却能力始终与发动机实际工况相匹配。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风扇系统的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285900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768270.6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5/02 , F01P7/02 , F01P11/06 , F01P2011/0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热清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可变角度风扇及换向阀,其中,可变角度风扇包括基体、可滑动地设置于基体的内腔中的环形活塞、可转动地设置于基体的周向侧壁上的扇叶轴、可转动地设置于基体上的进油部件及复位装置;扇叶轴伸入内腔中一端设置有偏心轴,偏心轴与环形活塞周向侧壁上的环形轨道配合用于将环形活塞的滑动转换为扇叶轴的转动;液压油通过进油部件进出内腔并在复位装置的配合下实现环形活塞的往复滑动;换向阀用于控制液压油在进油部件中的进出以实现风扇的变向及复位;上述散热清洁系统同时具有散热及清洁功能,并接入整车油路,无需增加单独的供油系统,简化了结构,能够代替人工清除杂物,便于操作及提高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3452909U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20458610.7
申请日:2013-07-30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B67/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客车用柴油机前端轮系,包括第一皮带、曲轴皮带轮、第一发电机皮带轮、水泵皮带轮、第一惰轮和第一张紧轮,其还包括第二惰轮、第二皮带、第二张紧轮、第二发电机皮带轮和第三发电机皮带轮,第一皮带依次绕过曲轴皮带轮、水泵皮带轮、第二惰轮、第一发电机皮带轮、第一惰轮、第一张紧轮,第二皮带依次绕过水泵皮带轮、第二发电机皮带轮、第三发电机皮带轮、第二张紧轮。本前端轮系,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实现在1个、2个、3个发电机之间的任意选择安装,增加了配套范围,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在发电机总功率相同的情况下,三个小功率发电机代替一个或两个大功率发电机,成本将大大降低,提高了整车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04877653U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20450787.1
申请日:2015-06-26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用出水管总成,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出水管、节温器壳体、节温器和节温器盖,所述出水管固定连接所述节温器壳体的一端,所述节温器壳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节温器盖,所述节温器壳体内设有所述节温器,所述节温器壳体位于所述节温器的下方设有小循环通道,所述节温器盖上设有大循环通道,所述大循环通道的延伸方向和所述出水管的延伸方向相一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用出水管总成不仅流动阻力小,成本低,而且铸造工艺好,废品率低。
-
公开(公告)号:CN204453385U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420838033.9
申请日:2014-12-25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运输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发动机运输周转架,其包括基础框架、第一支架旋转轴、第二支架旋转轴及整机固定架,其中,基础框架包括两根第一框架方钢、两根第二框架方钢、两根第三框架方钢及四根叉车导向杆组成,第一框架方钢上分别设有与旋转轴安装孔,相间隔的两组旋转轴安装孔内安装有第一支架旋转轴和第二支架旋转轴,第一支架旋转轴和第二支架旋转轴上分别设有至少两个整机固定架,从而实现将整机固定架安装于第一支架旋转轴或第二支架旋转轴上,使整机固定架与基础框架为一体式结构,避免了分离式运输支架回收率低,容易丢失,增加成本的问题,避免使用脚螺栓紧固,提高了装配效率。
-
-
-
-
-
-
-
-
-